正在閱讀
未帶地圖的夜騎士:莉莉.基米爾的繪畫征途

未帶地圖的夜騎士:莉莉.基米爾的繪畫征途

Night Ride Without Maps: Leelee Kimmel's Journey of Painting

藝術家莉莉.基米爾(Leelee Kimmel)從2019年的「黑色角鬥」(Nuwar),到近期在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畫廊上海空間展出的「夜騎」(Night Ride),乃至近作之一《騎士》,串聯起意境上的一致性,都暗示出某種反覆疊加的、自我追尋的風景。

想像一段旅程。騎士厭倦了亦步亦趨地跟隨君主,星夜兀自啟程獨行,遺忘地圖而闖入迷宮,也在所不惜。繽紛異世界竟就此在他面前展開,閃著藍光蜿蜒而過的多頭海蛇,翻倒在側的鮮紅無聲里拉琴,金色的無喙鳥從暗夜樹梢振翅而飛……騎士疾行於漫無邊際的迷宮,目不轉睛地捕捉著潮水般朝他傾瀉而來的線條、形狀與空氣。

想像這樣一位騎士和他的征程,是觀看藝術家莉莉.基米爾(Leelee Kimmel)一幅幅大型畫作時,輕而易舉可達成的事之一,當然這絕非意味著此為唯一可能的故事版本。而她最近兩次個展的展題,從2019年的「黑色角鬥」(Nuwar,即New與War的結合),到近期在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畫廊上海空間展出的「夜騎」(Night Ride),乃至近作之一《騎士》(Knight, 2021),串聯起意境上的一致性,都暗示出某種反覆疊加的、自我追尋的風景。基米爾坦言自己「想讓人們直接跳進我的肚子裡」,我們便更可確信,這些風景的源頭毋需外求,皆來自她深邃的內在世界。

莉莉.基米爾2019年個展「黑色角鬥」展覽現場。(©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Rebecca Fanuele)
莉莉.基米爾2019年個展「黑色角鬥」展覽現場。(©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Rebecca Fanuele)

從內在而生成的異世界

基米爾標誌性的繪畫語彙,是以千百種迂迴的動勢,讓繽紛的壓克力顏料在巨大畫布上組構起種種難以名狀的形態。那些動勢,包含有密織、厚塗、勾勒、圍堵、擺蕩、迴旋……等等,彷彿完全不受控地共存,爆炸般密佈於視野中,令人見之而忘言。她畫作內部那些難以定義之物的造形方式,以及它們彼此之間連結、擠壓或產生距離的形式,都超越了具象或抽象可界定的範疇,更是很早就被評論歸類為某種「生物形變」、或稱「生物形態」(biomorph)之貌。

最早描繪「生物形態」(Biomorphism)一詞在藝術中之表現的,包括1930年代時,分別由評論家傑佛瑞.葛里森(Geoffrey Grigson)以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首任館長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H. Barr)所提出,強調區別於現代幾何抽象,基於直覺和情感、結構性較弱的曲線形態。就基米爾的作品而言,這種「生物形態」同樣承襲了某種與超現實主義有機抽象相關聯的美學經驗,從米羅(Joan Miró)、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讓.阿爾普(Jean Arp)到伊夫.唐吉(Yves Tanguy)。然而若說基米爾與這些各自風格獨特的大師之間有什麼共通點,與其說是那些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可聯想至自然界生物形態的抽象造型物,更當留意在其背後的,與小至藝術家個人潛意識、大至集體潛意識相關的形象之源。

莉莉.基米爾,《夜之騎士》,油彩、油畫棒、壓克力、畫布,193×274.3 cm,2021。(©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Charles Roussel)
莉莉.基米爾,《夜之騎士》,油彩、油畫棒、壓克力、畫布,193×274.3 cm,2021。(©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Charles Roussel)

如同伊夫.唐吉曾表示他無法為自己筆下的任何一個形象給出明確定義,否則那將恐怕會「成為自己的牢籠」,基米爾也明確表示自己的作品中,大至整幅畫面所展現的總體形象,小至每一處微細的單元,在實際的物質世界中都不存在可參照的原型。對她而言,若要為它們尋找某種源頭,答案則是:「其根源由內而生,並且它們自身便具備心智。」或許我們可再藉助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所提出與強調的「直覺方法」(intuition)所提供的靈感,來切入對基米爾作品的感受:當基米爾描繪進入工作室的自己「無法預測任何事」時,「直覺」作為認識世界的另一重要管道,為她打開通至精神力量的連結;而柏格森式的「生命衝力」(l’élan vital)也提供創造性的驅力,讓化為物質世界端的藝術形象,凝結成複雜形態或組成的生命形象,接著它們兀自生長。

儘管具備某些共通之處,基米爾的創作意圖並不在於追隨藝術史上的任何風格流派,從而完成前述生命形象的塑造;她有意識地讓自己的繪畫方法沿著陌生的道路前進,所採取的方式則是花費大量時間在工作室中創作,讓潛意識在冥想般的時間綿延之下,催生出作品自然生長的方向。與此同時,物理性的時間或是文化性的時間,其本身在她的作品中卻是難以被感知的,她試圖創造的作品,同時存在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屬於一種精神性的時間維度。

衝力與克制兼具的平衡佈局

基米爾曾描繪自己用作品來承載了從內在世界噴灑而出的種種黑暗,雖然從她那些俏皮的繽紛線條來回穿梭的畫面中,並不容易馬上看到這一點,但卻不難體會到某種「生命衝力」在其創作中顯而易見地展現出的能量。儘管如此,基米爾從未表現出對某些或某類色彩的偏愛,甚至在其最簡約的畫面中也保持了一種色彩上的平衡。與此同時,顯而易見地,我們可在其每一幅畫面中觀察到這樣的傾向: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的角度來看,她的作品都同時具備精神性的張力與構成上的平衡,而這種構成一方面給人以某種對之進行形式主義式分析與解讀的衝動,另一方面也不斷營造出神秘主義氛圍,仿佛一簇簇在深水中結出花苞、進而綻放的咒語。不同氣氛、不同質地的能量暗自在她的畫面中,以種種此消彼長的互動往來達至平衡,未曾純然靜止,卻也從未偏向任何一側。衝力與克制,創造與摧毀,既矛盾又和諧地出現在基米爾的作品中,成為她持續與自己內心的創作能量對話的方式。

在過往的創作中,基米爾通常以純黑、偶時以純白為底,作為畫面主體之外與之相襯的存在。最常見的漆黑背景似深淵、也似宇宙虛空,不同的造形組合漂浮其上,彷彿無始無終,無去無從。深不見底的背景以及大尺幅畫作帶來的空間沉浸感,不若意圖創造意境的留白,而更像是觸動了某種連結不同時空的通道。正如基米爾2018年倫敦個展名「蟲洞」(Wormhole),藝術家也有意無意地讓這樣的通道浮現,引人探看其他時空中的宇宙腳本。基米爾表示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幾乎不具方向感,而面對其畫作時,上下左右也不應固定視之,這種無方向性也從另一角度支持了她作品畫面中的平衡。

出現在此次基米爾上海個展「夜騎」中的近年新作,則具備全新的格局。這一轉向早在2018至2019年便開始了。成為全職藝術家後的基米爾經歷高產的幾年,此時逐漸放緩步調,衝力依舊飽滿,但更多地讓時間進駐,這些畫作如日常密友般與她長期共處,隨歲月而發酵般,畫面主題變得愈發稠密,疊加的效應讓原本如深淵般的背景幾可被忽略,畫面的盈滿逐漸替代了此前作品主體的漂浮感,過去幾乎僅仰賴藝術家身心與手勢所催生的「生物形態」,此時更添時間性意義,它們之間的關係也不若此前那般鬆散,更以同呼吸的方式嵌合在一起。黑色背景並未完全消失,而以接近縫隙的狀態遍佈畫面,呼應某種平衡破碎之境況下,以新的互動形式繼續共同生活的人之狀態。

莉莉.基米爾肖像。(©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Charles Roussel)
莉莉.基米爾肖像。(©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Charles Roussel)

身體感與繪畫性的交會之處

基米爾的繪畫風格,自2018年首次個展「多頻道」(Channels)起便大致確立,以高彩度的壓克力顏料和畫布進行創作的她,不斷在色彩、筆觸、介面、肌理等繪畫性元素之間進行變幻萬千的表現,將內在世界翻轉在畫面上,或平滑如鏡,或崎嶇蜿蜒,或似油彩的渾厚,或像紡織的密織,又或如寫生的來回定位,基米爾手中的壓克力顏料為之所驅動,持續不斷地創造出各異其趣的形象。

與此相對應的,是其作品中指涉的若干重身體感。首先是藝術家自身的身體感。基米爾曾將自己作畫時的動作姿態,戲稱為好似在玩「扭扭樂」(Twister)遊戲,尤其在開始一幅畫的最初幾個星期內,她都需要面對著平攤於紐約工作室地面上的巨大畫布,以四肢支撐身體、隨作畫手勢而不斷調整和維持平衡的動作來創作。她坦言這樣一整日的工作時常令自己渾身疼痛,但卻是「自由選擇之下的疼痛」,是某種成長過程中、或是獲得成就之前,所必須經歷的痛楚。如此在巨大畫布上工作的藝術家,此時她的視野中僅剩慢慢出現色彩與造型的畫布,彷彿其外的世界都不復存在,如此形式足以讓基米爾在作畫時沉浸於正創造出的世界中。

莉莉.基米爾,《夜間叢林之鳥紛飛》,油彩、油畫棒、壓克力、畫布,165.1×175.3 cm,2021。(©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Charles Roussel)
莉莉.基米爾,《夜間叢林之鳥紛飛》,油彩、油畫棒、壓克力、畫布,165.1×175.3 cm,2021。(©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Charles Roussel)

接續而來的,是一定步驟後,當藝術家確認畫面中的「生物形態」已開始展開各自的故事,便將畫布垂直掛起,以這樣的方式繼續創作直至完成。此時基米爾已不完全是那個完全沉浸於畫面中的墾荒者,搖身一變成為駕馭戰馬的將軍,勘以統御全局。

最後,則與觀者的身體有關。置身一幅幅如此壯闊的畫作前,縱使抽象的意趣讓人不時專注於其間的繪畫性元素與佈局,這樣的尺幅依舊讓整個畫面可行、可望、可遊、可居。迷宮般的結構帶來一定程度的遊戲感,卻也足以讓人在漫漫征途中,逐漸覺察出那些曾藏匿於藝術家身體內部、繼而揮灑而出的,如深淵般吸引人的暗夜。

夜騎士的遠行

2018年「蟲洞」個展時,基米爾曾以數位工具投入VR作品的創作,將畫布上的迷宮轉為包覆自己與觀者的星際空間。然而繪畫依舊是最令她嚮往的創作媒介,當她真誠面對媒介問題,便發覺身處數位空間中時,身為創作者的身體與靈魂有了不同步的風險,儘管虛擬空間提供了極大尺幅的創作自由,但面對畫布感受到的觸感與嗅覺的魔力,始終在召喚著她。

莉莉.基米爾,《蟲洞》VR(靜態圖),2018。(©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莉莉.基米爾,《蟲洞》VR(靜態圖),2018。(©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此次「夜騎」展所欲展現的,有基米爾近年來新的創作轉向,更有這位長期與自己內部「生命衝力」持續對話的藝術家,透過驅使之自然流淌後,結晶轉化而成的生命精髓。夜騎士在未知國度的征途剛剛展開,沿途的奇異風景都將成為其養分,引導其朝向更深遠的未來前行。

莉莉.基米爾「夜騎」線上展廳,阿爾敏.萊希畫廊上海空間。(©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莉莉.基米爾「夜騎」線上展廳,阿爾敏.萊希畫廊上海空間。(© 莉莉.基米爾,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莉莉.基米爾「夜騎」個展

展期|2022.05.20-2022.06.25
線上|www.alminerech.com/exhibitions/8723-leelee-kimmel

嚴瀟瀟(Yan Xiao-Xiao)( 207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