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KIAF+Frieze Seoul=? 韓國畫廊望「洋」興嘆,首爾期待的「後香港」美夢是否成真?

KIAF+Frieze Seoul=? 韓國畫廊望「洋」興嘆,首爾期待的「後香港」美夢是否成真?

KIAF+Frieze Seoul=? Korean Galleries Alarmingly Watch Ov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Can Seoul’s “Post-Hong Kong” Dream Come True?

首爾在9月初同時舉辦3檔大規模的藝博會,顯見韓國受到國際藝術產業前所未有的重視,韓國在地的藝術產業無不期待能在「後香港」時代順勢崛起。在Frieze以及國際畫廊的大舉登陸所產生的牽動效應,韓國在地藝博會除了斬獲亮眼的銷售成果之外,不免也產生西方畫廊搶客的擔憂,然而更應把握在今年同場爭豔的機會之下重新檢視產業結構,而此次經驗或許亦能成為亞洲各國發展藝術市場的參考。

亞洲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在2022年9月2日至6日短短五天間席捲首爾。由韓國畫廊協會主辦的KIAF和世界三大藝術博覽會之一的Frieze同時舉行,隨即成為COVID-19疫情之後在亞洲舉行的最大規模藝術活動,世界各地藏家、主要畫廊及美術館人士都在此時雲集首爾。也令首爾市登上「後香港」(Post-Hong Kong)的實驗台。KIAF及Frieze Seoul同時在首爾COEX開幕,而以多媒體藝術為主的KIAF Plus則亦於9月1日於首爾SETEC先行開幕。包含高古軒、Sprüth Magers、Hauser & Wirth、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厲蔚閣(LGDR)、佩斯畫廊、貝浩登、White Cube、David Zwirner等一線藍籌畫廊在內,總共有來自全球350餘間畫廊同時參與盛事,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等巨匠以及新生代藝術家的作品在此齊聚一堂。

2022 KIAF SEOUL參觀人潮踴躍。(KIAF提供)

陣仗空前、眾星雲集

KIAF有來自17國164間畫廊參與。韓國主要畫廊中,Gana Art帶來韓國實驗藝術先驅金丘林等專屬藝術家的作品,Gallery Hyundai則帶來韓國前衛藝術先驅李健鏞的代表作「身體繪圖」(Bodyscape)。若著眼海外畫廊帶來的亞洲作品,Axel Vervoordt Gallery帶來以韓國傳統包袱為系列作品的概念藝術家金守子的作品、Galerie Vazieux則介紹韓國藝術家夫妻李應魯、朴仁京及其子李隆世的作品。西方知名藝術家的部分,Esther Schipper則介紹斯洛伐克概念藝術家羅曼.翁達克(Roman Ondak)的作品。在韓國當地開設據點的貝浩登(Perrotin)則帶來朴栖甫(Park Seo-Bo)、博納德.弗瑞茲(Bernard Frize)、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等13位藝術家的精選傑作。

Gallery Hyundai在KIAF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Frieze Seoul則有來自21國110間畫廊參與,推出的作品陣仗不容小覷。高古軒的展覽囊括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路易絲.伯內特(Louise Bonnet)、馬克.格羅賈恩(Mark Grotjahn)、亞伯.厄倫(Albert Oehlen)、南希.魯賓斯(Nancy Rubins)、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等作品。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則帶來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喬治.康多(George Condo)、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露琪塔.烏爾塔多(Luchita Hurtado)等古今大作。Sprüth Magers 也帶來喬治.康多(George Condo),以及羅伯特·埃爾夫根(Robert Elfgen)、安妮·英霍夫(Anne Imhof)、奧斯特洛夫斯基(David Ostrowski) 和 魯比(Sterling Ruby)、 韓國女性藝術家宋賢淑(Hyun-Sook Song )等傑出作品。

馬凌畫廊展位呈現陶輝作品《奔放》,影像作品進一步發展了藝術家在過去十年的創作中對遊蕩者形象的⻑期關注,檢視了後疫情時代的自然及人造世界。同於馬凌畫廊展位中展出的,還包括陶輝基於《奔放》影像作品創作的一系列攝影作品。立木畫廊展位的亮點包括 比尼恩(McArthur Binion )的全新大型畫作,與目前在立木首爾畫廊的個展平行展出;另外也有韓國著名藝術家徐道獲和李昢的新作品;加上 威姆(Erwin Wurm) 的擴增實境新作。厲蔚閣展出包括瑪麗娜·亞當斯(Marina Adams)、卡斯特拉尼(Enrico Castellani)、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封塔納(Lucio Fontanta)、李成泰、屠宏濤等藝術家作品。白立方帶來眾多國際知名藝術家的精選作品,包括:達倫·阿爾蒙德(Darren Almond)、克裡絲汀·艾珠 (Christine Ay Tjoe)、翠西·艾敏(Tracey Emin)、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 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朱莉·梅雷圖 (Julie Mehretu)、哈蘭·米勒 (Harland Miller) 、野口勇 (Isamu Noguchi)。

Stephen Friedman Gallery的展覽則帶來瑪瑪.安德森(Mamma Andersson)、莉拉.巴比耶(Leilah Babirye)、莎拉.鮑爾(Sarah Ball)、麗莎.布萊斯(Lisa Brice)等女性藝術家為主的作品。Mariane Ibrahim Gallery介紹迦納出身藝術家阿莫阿科.博阿福(Amoako Boafo)等,David Kordansky Gallery則帶來卡爾文.馬庫斯(Calvin Marcus)的個展。

豪瑟沃斯在Frieze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而今年新設的KIAF Plus則是以多媒體藝術與NFT等數位藝術與新生畫廊為主的藝術博覽會。有來自11國73間畫廊參與,大多數都是未滿5歲的新生畫廊。

展期間的訪客更是星光閃耀,除了三星Leeum美術館前館長洪羅熙、樂天會長辛東彬、可隆集團名譽會長李雄烈、現代信用卡副會長鄭泰英等財經界人士,也不乏防彈少年團成員RM(金南俊)、V(金泰亨),李政宰、元彬、李娜英、金泰熙、Rain、劉亞仁、韓孝珠等韓國影藝界明星。截至閉幕為止,今年KIAF共迎來7萬名訪客觀展。韓國畫廊協會表示今年的訪問人數是有排除重複進場的實際人數統計,因此推估是比去年的累計訪客統計(8.8萬多人)還要來得多;而提早一天閉幕的Frieze Seoul,則表示在會期間共有7萬人以上來訪。可見KIAF明顯有獲得Frieze Seoul的加成效果。但其中不乏只為Frieze而來的觀眾,從會展後幾天兩館的人潮差異可見一斑。

卓納(David Zwirner)畫廊在Frieze Seoul展出Rose Wylie作品。(攝影 / 楊爾寧)
佩斯(Pace)畫廊在Frieze Seoul展出Elmgreen & Dragset作品。(攝影 / 楊爾寧)

Frieze熱潮嚇呆韓國畫廊,KIAF未達預期「三倍」成果

雖然Frieze尚未發表正式統計數據,但銷售成果推測較過往Frieze NY、Frieze LA來得好。若單看個別畫廊銷售成果,豪瑟沃斯將喬治,康多(George Condo)繪畫以280萬美元售予韓國的私立美術館,拉希德.約翰遜(Rashid Johnson)的作品以55萬美元賣給日本的私立美術館,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的畫作也以180萬美元售出。而參與Frieze Masters的韓國畫廊學古齋,則將韓國畫家李鳳商的《天、山、林》(1963)售予首爾機構,同時也將河麟斗兩件作品(90、20萬美元)和李相昱的作品一併售予首爾的藏家。雖然其他畫廊也傳出銷售數百萬美元作品的佳績,但未全部對外公開。

學古齋在KIAF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參與Frieze的某位韓國畫廊負責人說道:「除了觀眾相當多以外,昂貴作品都瞬間賣出,相當驚人。雖然事先有些心理準備,但親眼見到還是造成各種精神上的衝擊。也不免開始擔心外國畫廊會逐漸進來韓國競爭。韓國的畫廊是該皮繃緊一點了。」

韓國畫廊協會決定自今年起不發表KIAF的銷售成績,理由是「藝術博覽會的特性上,在會前會後都有交易達成,故在統計上有其困難」。不過業界從各畫廊透露的數據中推測,今年的銷售額應比去年發表的史上最高值650億韓元(約4,700萬美元)要來得高一些。但是也有因為這次和Frieze Seoul同時舉辦,讓今年KIAF銷售成績直接腰斬一半的傳聞。而就筆者現場的觀察,KIAF的展出作品雖然不像Frieze Seoul那樣高價,但現場藏家對千萬韓元以下(約7,245美元)的作品詢問度及購買意願則相當高。

白立方(White Cube)在Frieze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著眼KIAF的主要畫廊銷售額,Gallery Hyundai取得42億韓元(約304萬美元)的銷售額,Kukje Gallery則賣出抽象藝術家先驅河鍾賢的3件作品、概念裝置藝術家康瑞璟的2件作品,推估價值超過17億韓元以上(約123萬美元)。Peres Projects則售出1件祕魯畫家Paolo Salvador的作品給匿名的韓國美術館,Mak2的展出作品8件全數賣完。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則取得7億韓元以上(約50萬美元)的成果。

一開始韓國畫廊協會雖然看好Frieze產生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給KIAF帶來較去年銷售額高出三倍的好成績,但明顯不敵Frieze的重力效應,無法達到如此的預期成果。韓國畫廊協會會長黃達城(音譯)表示:「韓國藝術市場從未被海外如此關注,雖然也有人提到被Frieze搶走客戶的現象,但這是因為兩展『重量級』不同而無可避免的狀況,但更重要的是,這次經驗是讓韓國成為世界藝術市場樞紐的墊腳石。」

Almine Rech Gallery在Frieze Seoul展出Tom Wesselmann作品。(攝影 / 楊爾寧)

韓國藝術市場的未來課題:打好多元化、國際化的基礎

這次Frieze會選擇首爾,最單刀直入的原因分析便是首爾的藏家開始活躍地購買藝術作品,而Frieze就是要來攻略他們的市場。但從宏觀視角來看,最主要目的則是選擇首爾為攻略亞洲藏家的樞紐據點。因為在明年類似Frieze的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也將在日本東京與新加坡舉行。而在香港藝術市場逐漸褪色後,亞洲的各個城市皆對「後香港」(Post-Hong Kong)時代的機會虎視眈眈。

唯一入選Frieze Seoul的台灣畫廊TKG+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而「韓國的藏家會被海外畫廊搶走嗎?」的擔憂或許早已預見。最近幾年藝術市場的國境快速消弭,韓國的藏家很有可能產生不再專注收藏國內藝術家作品,而產生喜好海外畫廊的傾向。早在2017年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貝浩登就在首爾開設據點,而其後不少海外畫廊也持續跟進,這樣的現象呈現只增不減的趨勢。

立木在Frieze Seoul展出韓國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作品。(攝影 / 楊爾寧)
貝浩登在Frieze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韓國Leeahn Gallery代表安惠玲(音譯)表示:「因為世界知名畫廊大舉參與,讓韓國藝術家能夠曝光於世界藝術市場,這是帶給韓國藝術家的一大機會。相反地,從韓國畫廊的角度來看,則是讓韓國藏家直接面對海外畫廊,稍不留神,客戶就被搶走了。」韓國藝術綜合學校教授梁廷茂也在會展後評論道:「參與Frieze的外國畫廊明顯足以動搖韓國藝術市場,從他們展出的大膽多元作品來看,便可顯得韓國藝術界仍然過於安逸。」「花畫、白瓷大壺等單純素材的作品、應和『單色畫』流行的抽象畫……韓國國內的畫廊應該已有自覺,得讓如此千篇一律風格的藝術博覽會樣貌消失。」

Sprüth Magers Gallery在Frieze Seoul展出Sterling Ruby作品。(攝影 / 楊爾寧)

而韓國畫廊協會會長黃達城在會展之前,就期待Frieze Seoul成為令韓國藝術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鯰魚」,期待為韓國畫廊業界帶來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藉由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得強大。藉由Frieze Seoul讓對亞洲有興趣的藏家、海外主要藝術界人士來訪,進而令首爾成為一亞洲藝術樞紐。

馬凌(Kiang Malingue)畫廊在Frieze Seoul展出中國藝術家陶輝錄像作品。(攝影 / 楊爾寧)

韓國年輕藝術家也的確是把握著機會向外界曝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次參與KIAF的韓國年輕藝術家如Lee Seulgi、李康潤、金載容等人的作品都在開展第一天就貼滿紅點。比起早前KIAF的與會畫廊將重點放在知名藝術家的大尺寸、高價作品,最近幾年則逐漸轉向年輕藝術家的小型、好收藏的作品,這也是最近湧入韓國藝術收藏界的MZ世代(千禧年世代和Z世代)對年紀相仿藝術家的同感與著重實用性,所產生的獨特藝術品味。而初次隨Frieze來亞洲嘗試的畫廊們,說不定對韓國藏家和藝術家年輕化的藝術市場現象還不太熟悉,帶來的仍以西方知名大作等比較有「把握」的作品為主。這也令今年的KIAF和Frieze Seoul展場形成了奇妙的互補現象──KIAF著重東方、Frieze帶來西方。

KIAF Plus展場一景。(KIAF提供)
厲蔚閣在Frieze Seoul展場一景。(攝影 / 楊爾寧)

厲蔚閣(LGDR)聯合創始人之一Brett Gorvy說道:「這次Frieze帶海外畫廊來首爾,主要還是要來亞洲試試水溫、探探韓國藏家的態度,未來會去台北辦也說不定。韓國藝術市場不能期待有Frieze來就能夠一步登天,萬丈高樓平地起,若沒有打好基礎,便會如泡沫般破滅。包含韓國在內的亞洲各地藝術市場,必須逐步健全基礎,才能讓自己的藝術市場與外來會展共榮共存,否則對當地市場來說,外來會展只會是過夜狂歡。」

目前Frieze尚維持著明年還要再來首爾舉辦Frieze Seoul的態度,看來韓國畫廊業界在未來一年之間要做的準備功課可不少。

延伸閱讀|【韓國藝術市場】專訪AIF美術經營研究所所長金允燮:向海外宣傳韓國當代藝術脈絡及開發多元藝術市場

楊爾寧( 8篇 )

台北出生,韓國學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Gyeonggi-do)語言學碩士,以及同院所博士學位候選人。貓派。目前在釜山討生活,時不時看展覽和寫東西,比起說話更擅長傾聽。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