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誰與故宮結為異姓兄妹?故宮與亞博館開啟深度對話

誰與故宮結為異姓兄妹?故宮與亞博館開啟深度對話

7月3日,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以及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在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孔世杰(Jesse Curtis)組長等人的見證下,共同簽署姐妹館合作備忘錄。未來,故宮將與亞博館開展更全面、深入的交流,透過亞博館的合作槓桿,故宮將來會更全面的與全球館博界合作。這也是林正儀的新故宮計畫中,一項重大的國際交流成果。
7月3日,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共同簽署姐妹館合作備忘錄。攝影|林亞偉
典:許館長能有這樣的成就非常令人佩服,你在博物館的募資與捐贈上也做得很成功,而台灣一直欠缺這樣的人才。比方台灣藏家現在如果想把藏品捐給國家博物館,有些公部門反而會懷疑藏家暗懷鬼胎;或是當前台灣的博物館環境,藏家也不放心把藏品交出去,但這些問題你們都克服了。
許:所謂「事在人為」,但是人要怎麼做,還是要有一個體制來掌控局面。在美國為什麼會有藏家樂於捐贈?除了對地方的感情,還有對你專業的認知度。就算對方並不欣賞你這個人,但他知道博物館還是靠得住,因為體制就在那裡,這是很重要的。這是一種「契約」的精神。
這在美國已經是一種良性循環的文化了,有人想捐贈,政府會給予便利,但便利不等於捷徑。至於要不要收,就是博物館專業的功力了。前面說「事在人為」也有這層意思,比方雜誌也要有優秀的編輯才能辦得好,博物館的專業人員也要有眼光。一切都是一種信任的體制,一個人跟一個機構的聲譽也很重要,這是最珍貴的財富,沒有了聲譽什麼事都辦不成。
美國確實有其不凡之處,雖然都是西方發展國家,但在美國,反饋社會的精神非常普遍。捐贈不光是有錢人的行為,中產階級在不同領域的捐贈也很普及。但時代會變,我們每一代人都要持續這個精神,不能坐享其成。
從中華文化的精神來講,中心點在「家」。所以中國人「私德」很好,比方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管好,社會就和諧了,禮儀就有了。但是中國人的「公德」不夠,因為只注重家而非社會,你看大陸現在還是「家天下」的感覺。當然中國傳統文化對家的重視是很珍貴的,但應該如何加強「公德」的部分,是一門學問。
7月3日,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共同簽署姐妹館合作備忘錄。攝影|林亞偉
典:你們收藏當代藝術多久了?
許:我們當代藝術的收藏在我的前任館長開始,早期包括捐贈的都沒有。收藏當代藝術是我施政的重點,我之所以提出「所有的藝術都是當代藝術」的觀點,就是為了說服非常忠實於我們博物館的會員與董事會成員。他們認為我們博物館已經有非常優秀的古代藝術了,但是當代藝術良莠不齊,會不會搞砸了?
我們博物館的藏品的確很精,卻沒有很充裕的收藏經費,但因為我們名聲好,所以很多人願意給我們捐贈。目前的首要政策是,如有餘裕,錢一定花在當代藝術上。今年夏天我們博物館就會舉辦一個館藏的當代藝術展,取名「The first look」。
典:我相信當代藝術家也會願意給你們比較好的優惠以便購藏。
許:是的,特別是新生代的藝術家,得到博物館的入藏是對他的肯定。我們對藝術家的態度也是支持,尤其是新生代藝術家,他們在市場上的表現可能還不成功,那我們該怎麼鼓勵?一方面是經營他們的畫廊可以提供我們折扣,或者就是尋求贊助。我們很少直接向藝術家購買作品,我不太願意這麼做,當然有些藝術家已經很成功,他願意主動捐贈是很好的。其實很矛盾,總覺得藝術家應該處於一種痛苦的狀態中才能激發好的作品,但你不能看任何一個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然而過得太安逸,每天歌舞昇平也會失去創作動力。
典:從一個「古」的立場出發來看當代藝術我覺得更為真誠。比如巫鴻,學習古美術出生,但是現在對當代藝術非常投入。
許:現在我們博物館給觀眾的承諾就是「Awaken the past, inspire the next」,用當代的眼光使古代藝術重新發揮生命力。藝術一直都有生命力,而生命力來自於我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透過古代藝術來刺激、創新當代藝術。
典:我們看一些優秀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都懂得在古代找養分,不然當代藝術容易淪於炫技,看起來很吸睛但是內在很空洞。
許:你說的不錯。從世界進展史來講,「modern」的標準來自於西方,亞裔當代藝術家勢必要通過西方世界的認可,但當你達到這個層次後,你的靈魂在哪裡呢?往往懂得思考的藝術家就會回顧自己的文化,這畢竟是一個人的根源與性格。
要做到成功的中西合璧不容易,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徐冰是很有思想的藝術家,雖然他的市場價格不是最高的,但是他藝術的重要性跟質量遠遠超越許多人。雖然我說所有的藝術都是當代藝術,但還是有其分別。時間是很公正的裁判,大部分我們所見的當代藝術是不會傳世的,但我想徐冰可以(笑)。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圖片提供: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典:建築也是這樣,現在有太多建築只是為了滿足建築師的個人發想,為了推陳出新,為了標新立異,不過我看你們的博物館倒是方方正正的。
許:那是新古典主義的建築,不好用。(笑)所有的博物館都缺錢,我們也是,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建築,因為他本來是一個公共圖書館,功能跟博物館不同,所以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修整。這是我到任前的事了。當時我們請到了義大利女建築師Gaetana Aulenti,就是她將奧賽火車站改造成奧賽美術館。我們請她來翻新,而她做得非常好。
典:現在舊金山華人愈來愈多有沒有帶來什麼影響?
許:房價明顯產生了變化。不過房價變化的主因不是華人,而是灣區經濟發展非常快,當然華人很愛買房子也是現象之一。舊金山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affordability,年輕人買房困難,買了一個小套房連客廳都沒有,那麼我們博物館是否可以成為年輕人的藝術客廳?
博物館最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對社會發生作用?如何才能對一個人產生意義?我們選項這麼多?為什麼一定要選博物館呢?博物館可以提供給我怎麼樣的價值?
典:現在日本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他們的博物館或美術館或許不大,但是轉而社區化,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許:博物館應該多樣性。以前觀念裡博物館是文化的神壇,進去一定要帶著虔敬之心,舉手投足要循規蹈矩,當然部分博物館還是應該要維持一個高度,但有部分博物館應該要根據他的館藏與宗旨來配合民眾的需要。
典:專業跟高度不打折,但是要親民化,而且要會說故事。
許:說故事這件事說來很簡單,卻是最困難也最有意義的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愛聽故事,不只是小時候,長大了依舊很愛看戲、看電影,這些其實都是故事。
我們現在很注意,每一個特展或是常設展廳,如何讓他表現出故事?而且這個故事是「客製化」的,每個人都可以在展廳裡組裝一個自己的故事。這個我們也還只停在想法階段,實踐需要很多高科技的輔助。有時候說一個故事不見得要很有背景,單純欣賞他的美就好了,我不一定要說太清楚這件作品是誰做的?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而是讓觀眾有自由選項,這些都不是內容的提供,而是手段的提升。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與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合影。攝影|林亞偉
典:政府有提供預算嗎?
許:嚴格來說我們是舊金山是政府的一個部門,市長是我名義上的頂頭上司,但是藝術有獨立性,市長不對館長發號施令。我的工作是向董事會報告,一個公立董事會,一個私立董事會。政府給我們約三分之一的經費,剩下三分之二我們必須要自籌,所以我們算是獨立營運。今年的預算是2500到800萬美元,所以政府會提供700萬美元。募款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典:有沒有文創商品的收入?
許:我們沒有太多文創商品,雖然我們也有計畫,但文創在我們博物館很難達到收支平衡。
典:最大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許:個人捐款。還有門票收入,餐飲,博物館商店,還有會員,還有場地租借。我們博物館大廳常常被租來舉行婚禮或辦party。
總體來說捐贈還是我們最大宗的收入。日後整體博物館的方向將從營利走向捐贈,你向我捐贈,我給你名譽,當然也有抵稅。比方你捐給我一百萬,如果稅率是30%,實際捐到我手上的只有70萬,但是你這100萬不必報稅。在美國,低收入的稅低,高收入的稅高,如果進行捐贈,稅率可以調降。以剛剛的例子來說,我有一千萬,捐出500萬,但是剩下的500萬不是報30%的稅,而是可能調降成15%。
另外就是美國的企業普遍存在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認為取之於民要返之於民,這是建立社會形象,從長遠來說其實對企業也是有利的。這幾年兩度經濟危機,公司捐款的確有下降,但是樂於捐贈的氣氛還是存在的。很多人說美國稅制好,這是事實,但稅制只是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名譽,這是一種回饋的精神。
美國最聰明之處在於體制跟教育。比方說憲法,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非完人,都會犯錯,所以要彼此制約,彼此依賴,這就是立法的精神。
相關報導藝術與文化的大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在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孔世杰(Jesse Curtis)組長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左至右)的見證下,共同簽署姐妹館合作備忘錄。攝影|林亞偉
故宮有了第一座姐妹館!
7月3日,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以及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在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孔世杰(Jesse Curtis)組長等人的見證下,共同簽署姐妹館合作備忘錄。未來,故宮將與亞博館開展更全面、深入的交流,透過亞博館的合作槓桿,故宮將來會更全面的與全球館博界合作。這也是林正儀的新故宮計畫中,一項重大的國際交流成果。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是全球擁有最豐富亞洲藝術品館藏的博物館之一,在舊金山市政府與民間企業的預算支持下,收藏跨度達6千年,成為美西最富盛名的亞洲藝術博物館。而且,這座以收藏東方古文物知名的博物館,近年來在許傑的帶領下,更積極的引入當代藝術與古美術的對話,吸引更多的觀展人潮,開啟更多面向的學術研究。就像許傑所說,現在的當代藝術,就是昔日的古美術。
亞博館,絕對是一座值得人們深入認識的博物館。而故宮,在嘉義南院啟動後,以「亞洲藝術」為展覽、研究面向的目標,更需要與全球諸多博物館共同合作,尤其是擅長帶入當代藝術與古美術對話的亞博館,讓故宮南院龐大的腹地與展館,成為更多優秀的亞洲藝術展示與研究基地。去年,故宮端出了「帝王品味──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到了舊金山亞博館,明年,亞博館將回贈故宮亞博館的精采收藏來到故宮南院,值得期待!透過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過去與亞博館館長許傑的對話,讓我們一探亞博館!也可清楚明白亞博館的地位與分量。
林亞偉 (Lin Ya-Wei)( 110篇 )
吳敦畫(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