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古根漢美術館「故事新編」─「地方化」的小敘事

古根漢美術館「故事新編」─「地方化」的小敘事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11月初推出了一項名為「故事新編」(Tales of Our Time)的展覽於紐約著名地標、…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11月初推出了一項名為「故事新編」(Tales of Our Time)的展覽於紐約著名地標、螺旋形建築的塔樓四、五樓展廳,展出包括孫遜、闞萱、饒加恩、陽江組、周滔、孫原和彭禹,以及曾建華等七位(組)來自中、港、台地區的華人藝術家。以影像為主,同時包含繪畫、雕塑、裝置和互動式場域裝置等九件大型創作。此展由香港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副策展人翁笑雨和策展顧問侯瀚如聯合組織,借用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1936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書名,闡述這幾位1970年代出生的青年藝術家創作上的共通特徵—即通過說故事的方式,重新對歷史進行書寫和闡釋。
饒加恩│紋徽編號:31 Cast aluminum, textile patchwork, display case with fabric swatches, and paper handout with text 2016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ollection ©饒加恩 Photo by David Heald
「中國」做為一個開放、動態、不斷滲透擴張的概念
「故事新編」是何氏家族基金贊助古根漢美術館的「中國藝術計畫」第二場展覽。儘管近年來開始出現中國基金會與西方美術館合作推展中國當代藝術的項目,古根漢美術館「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計畫」卻是迄今唯一開宗明義涵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和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也因此,台灣藝術家難得一見地在古根漢這樣一個被視為西方世界的頂級藝術殿堂展出;饒加恩此次參加「故事新編」的作品《計程車》和《紋徽編號:31》,也將被古根漢美術館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在資金完全由何氏家族基金提供、不需任何其他官方或私人贊助介入下,所有展品均由古根漢向藝術家委約創作,基金會不予干涉,相對保障了展覽的獨立性和學術性。
展場是西方頂尖美術館,資金來自香港,策展人出身中國、但長期在歐美生活和工作,藝術家來自中國、香港、台灣,但海外居住和展覽經驗豐富—「故事新編」可謂西方迄今最具全球化特徵的「中國」當代藝術展之一,即多重、流動的身分認同。不論是因為不了解大華人地區特殊複雜的歷史、政治、社會和文化語境,或是尚未找到更合適的字詞,西方至今多半仍以「Chinese art」(中國藝術)來指稱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世界各地具華人血統的藝術家的創作。在這項冠名「中國」的藝術計畫中,何謂「中國」順理成章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從「故事新編」展的畫冊文章或文宣材料,或古根漢、何氏家族基金和策展人在內的主事者在公開發言和接受採訪時,隨意交替使用「中國」、「中華」、「大中華地區」、「華人」、「Chinese」、「greater China」、「Art from China」等不同修辭。顯然,「中國藝術計畫」的「中國」,不再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而是做為一個開放、動態、不斷滲透擴張的概念。
事實上,從策展人到藝術家都表示對此計畫的「中國」名稱不太在意,儘管如此,逃脫西方對中國藝術的刻板認知和想像,同時打破宏大的中國當代藝術論述,強調個體、微觀的敘事,似乎是一個共識。翁笑雨表示,「試圖詮釋大中華或中國藝術的野心,在我看來,是一個偽命題;是政治語境或社會壓力下產生的一個怪胎。不論大中華或中國都是一個太大的概念,若不從個人經驗出發,完全沒有辦法和資格來談這個問題。實際上,這次展覽即從每一位藝術家的自身經驗出發。在香港的香港人、在大陸的中國人、在國外的華人,他們的理解完全不一樣。文化本身早已產生多種多樣的面貌。」
不僅策展人無意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脈絡或建立一個理論體系,藝術家也拒絕打中國牌,不做讓人一眼看出是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孫遜認為,「這項展覽若把標籤撕掉,可能也無法判斷藝術家來自何方,換成其他國家的人的名字也是成立的。」孫原和彭禹指出,「去掉中國符號,是1970年代的藝術家的基本任務。重要的是,當你不以中國藝術家身分做作品時,你做出了什麼?」
另一方面,藝術家饒加恩則認為,中國藝術在西方幾乎被定了型,他的參展多少讓「中國」的敘事被打斷,但他強調,「我不代表台灣,只能代表另一個脈絡的觀點。身分認同是一種想像的建構,我更關注的是人的本質和本能,而不侷限在國族這樣的問題上。」
曾建華│No(thing / Fact) Outside 聚氯乙烯 2016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ollection ©曾建華 Photo by David Heald
「地方化」的小敘事
「做這個項目的一個前提肯定和中國有關係,但如何在當今這個社會和中國有關係呢?」侯瀚如說。他注意到近幾年藝術家對歷史展現一種新的興趣。「這體現在如何去重新發掘被官方意識抹掉的真實的事實。此舉具有強烈的政治含義。他們不執迷於對大歷史、宏觀歷史的塑造,而是很個人、一對一地對過去的發現;也不像傷痕文學要搞出個正義感、道德主義的東西,都沒有。而更多是一種思想成熟的必要性。」換言之,是後現代主義批判理論中所說的—大敘事退場,小敘事登場。
這些藝術家究竟說了哪些故事?又是怎樣把故事說的鮮活生動?
在一個強調去疆界、流動性、多元化的今天,這幾位藝術家的作品彰顯的是非常個人化的,對土地、對歷史的情感和深刻觀察。「故事新編」展本身也像個故事般鋪展開來,充滿戲劇編排的張力。美術館一樓即可看到香港藝術家曾建華為人熟悉的文字圖案創作。《No(thing/Fact) Outside》(無(事/實)之外)如藤蔓般沿著電梯和樓梯牆面一路蜿蜒攀爬而上,文字內容是關於歷史的哲思短語,彷彿某部懸疑小說作者巧思佈下的線索,引領觀眾循線進入故事當中。
孫遜│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閃電 複合媒材裝置 2016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ollection ©孫遜
孫遜的《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閃電》裝置,則包括手繪樹皮紙壁畫和一部雙屏手繪動畫投影。構圖強烈誇張的人物、樹木、鳥獸以及一些神秘符號和形象,打造出一個古今交融的奇幻世界,他在其中注入個人的生命經驗,對故鄉遼寧阜新的溫情回憶,以及中國經濟發展下南北社會巨大差異的反思。
饒加恩展出一件紀實錄像《計程車》和一件拼布紋徽;紋徽使用具象徵意義的布料碎片拼湊出代表台灣多元文化的不同視覺符號,《計程車》則呈現藝術家在台北搭乘計程車,偷拍司機聊天的內容。他選擇了台北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含義的地點,例如228事件首波民眾抗議所在地的彰化銀行,曾經發生林義雄家宅血案的義光教會堂等等。饒加恩通過提問,勾起司機吉光片羽的記憶片段,拼湊出一幅關於台灣冷戰時代的精神圖景。這些瑣碎的言談體現了大歷史敘事下我們難以窺知的個體的內心處境,這些集體經驗或許讓我們更接近歷史的真相,同時也為歷史增加了許多人性的光澤和溫度。
闞萱的多媒體裝置《圐圙兒》(Kū Lüè Er),是藝術家歷時五個多月,尋訪位於偏遠地區100餘個古城址,以手機拍攝的上千張照片剪接而成。這些微微顫動的影像,是藝術家在面對這些古城址和現代風景時,用她略帶神經質的敏感和細膩,所直觀和挽留下來的感受和情緒。地上一面屏幕,呈現藝術家以線描繪製的城址地圖和走訪路線圖,背後是兒童玩泥巴、使勁往地上甩打的影像,同時發出猛烈的「啪啪啪」聲,不斷抽打著觀眾的聽覺和神經,似在喚醒又在抽離人和土地、歷史、記憶之間,微妙的情感連結。
周滔的錄像裝置《咽喉之地》,介於現實與科幻,薄暮微光下一片荒蕪之地,是基建留下來的渣土山脈。周滔以一種純直覺、凝視的眼光,觀看中國現代化和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無情改造;他利用將廣東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等不同地方拍攝的素材,在沒有任何清晰的敘事邏輯下,重新構造出一個對城市化建設中的「咽喉之地」的描述。饒加恩、闞萱和周滔儘管創作方式完全迥異,但共同點是不去控制影像的發生,試圖捕捉和還原和現實發生碰撞的一刻。
陽江組│無法不破 綜合媒材 2016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ollection ©陽江組 Photo by David Heald
鄭國谷、陳再炎和孫慶麟組成的陽江組,則邀請觀眾欣賞中國園林、喝茶、量血壓、看書法。《無法不破》以輕鬆幽默的方式,通過提煉自現實生活的不同形式,尤其是庶民的日常實踐,對「桃花源」進行當代演繹,並打破美術館和當代藝術所建立的一切規範。
孫原和彭禹的《難自禁》,呈現一個工業機械手臂,現場敏捷揮舞,不斷將地面向外流淌的紅色稠狀液體鏟回中央。作品明顯指涉控制;除了民族國家對邊界和各式各樣規範的控制和戰爭,號稱無疆界的全球化世界,不也存在許多更加複雜微妙的監控和統治?這並非藝術家第一次使用機械手臂創作,台灣舞蹈家黃翊已多次與庫卡機械手臂合作演出,然而工業化機器人與現代建築瑰寶古根漢美術館的強烈反差,機械手臂具爆發力的旋轉運動,仍然令前來觀看藝術的觀眾感到驚訝。
孫原和彭禹│難自禁 綜合媒材 2016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Collection ©孫原和彭禹 Photo by David Heald
曾建華的六頻道影像裝置《In the End is the Word》(最後是文字),從中、日釣魚島衝突出發,談論更廣泛抽象的領土、控制、爭奪等議題。一開始看似風平浪靜的海域,很快演變成軍艦相互砲火攻擊的戰爭場面,接著成串流動的白色文字如海嘯般淹沒了交戰的海域,從屏幕傾瀉而出,吞噬了整個展廳,最後化為一片明亮空白的光域。「相較於大自然的力量,歷史、文字、話語的力量,人的任何爭奪都顯得渺小。」曾建華如是說。
故事新編 Tales of Our Time
展期:2016.11.04-2017.03.10
地點: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余小蕙( 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