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紅毛港遷村實錄-家」

「紅毛港遷村實錄-家」

已在地圖上消失的高雄紅毛港聚落,自當時規畫到執行完成以來,是台灣有史以來歷時最久(38年)、規模最大(1123…
已在地圖上消失的高雄紅毛港聚落,自當時規畫到執行完成以來,是台灣有史以來歷時最久(38年)、規模最大(11237戶)、影響人數最多(20931人)以及花費最多政府預算(329億元)的遷村案。
2007年開始,陳伯義開始在此進行「紅毛港遷村實錄-家」攝影計畫,記錄拆除過程下已無人居住的廢棄家屋,採樣對象包括於1970至2000年代遷出的家屋,其中的物件與空間橫跨了近40年的時間。這個系列延續陳伯義過去拍攝廢墟屋舍時的「遺留」、「窗景」等主題,而在「紅毛港遷村實錄-家」的拍攝過程中,又更為具體地實踐了第三部分「痕跡」的概念。
陳伯義│高雄-紅毛港 海汕三路32-2號洪榮守 攝影 2007
「攝影往往是用不見來告訴你可見」,陳伯義談到:「在進入紅毛港時,我看到很多陸續被環保局收成空屋的牆壁上有很多抽象、隱約可以看出過去這裡曾經有過什麼的痕跡。因為過去拍攝『遺留』的經驗,我開始會注意到灰塵的連續性和印記,當你看得愈細的時候牆上的痕跡就愈能辨識出來,這些牆上的痕跡就是一部生活史」。
陳伯義│高雄-紅毛港 海汕五路19號海源幼稚園 攝影 2006
「我的照片裡都通過一些攝影的表現手法讓它很明亮、細節很明顯,但是真正的廢墟裡面沒有光線,而是有味道和灰塵的。」在陳伯義的作品中,廢墟中的所有細節都是可供閱讀的,這也是為何他在廢墟中必須施以均勻的光線,在這種細緻的閱讀中,遺下的物件更像是某種檔案,「廢墟也因此不再是廢墟,我拍的是這個家庭的生活,讓空間告訴我20年前你們怎麼生活。」在文林苑、大埔事件前,台灣人對於居住正義仍未有較為成熟的概念,陳伯義的作品並非是對消逝物的緬懷,而是試圖以此思考在土地開發過程中,我們如何能更加謹慎地面對人文與在地歷史的價值,一如陳伯義分享黃建亮曾對他說的:「攝影永遠都只是一個藉口,『拍攝』這件事才是重點」,而他也用創作去得到這個結果,他說:「有了這個藉口你才可以去做那件事,但更重要的是你要真誠的面對你的對象,唯有這樣你的照片才會是真的」。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