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沉香不用燒,這樣擺著、聞著它自然散發的香氣,就是最舒服的享受。」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侯怡利爽朗的說著。「香」自古與人們的生活便密不可分,最少自東漢「博山爐」的出現即可知人們習於焚香,而焚香此後更成為文人四藝的一部分。國立故宮博物院於5月25日起舉辦「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是展聚焦清宮「沉香」的使用及鑑賞等,百餘件展品中有近95%是第一次展出,可謂一場難得一見的「滿庭香」盛宴。
展覽經緯
沉香為香木中最常被人提及者,也是這次展覽的主角。它係由瑞香科樹木經過刀傷、蟲蛀或細菌感染傷口所分泌的樹脂,經過長時間結節而成。沉香的價值在哪?侯怡利簡單明瞭的告訴大家:「因為它會香。」
「這次展覽標題『天香茄楠』中的『天香』二字,取自北宋丁謂《天香傳》,而『茄楠』在明人的筆記小說中,是被歸為最高等級的沉香,也剛好符合此次展覽絕大多數展品為沉香所製的特性。」北宋丁謂《天香傳》為目前所知中國最早以沉香為主題的專書,當中記載沉香自古便為人所用,最早用於祭天禮地的場合,焚沉香祝禱。這樣的傳統延續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當時宮中舉辦祭祀典禮,寶香不絕,燒的便是沉香:「馥烈之異,非世所聞,大約以沉水、乳香為本,龍香和劑之……」
「其實這就是好玩」,侯怡利笑著說起展覽起源,並認為在沉香正流行的當下辦這樣一個展覽,很是接地氣。「我是偶然在整理庫房時,發現其實故宮收藏有很多沉香的東西。我不知道過去的研究員有沒有發現過,但我想說既然有這麼多,重點又都是成器的作品,而不單純只是料而已,辦一個這樣的展覽正是時候。」她表示,故宮僅有一件收藏品為沉香原木,此次並未展出。「若是去逛坊間藝品店,常常會看到奇形怪狀的沉香,但很少很少會做成器物的。」多數沉香成器作品現在也都收藏在故宮。
清乾隆〈雕伽楠木螭虎龍尾觥〉,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這次展覽一共分為兩個單元:「香之道」及「香之味」,侯怡利介紹說:「『香之道』呈現的是清宮怎麼樣用香,當中可以看到收藏陳設、配飾以及品香的香具等,來呈現清宮這一部分;『香之味』則是來看我們現代人怎麼玩香跟品香,其實一般觀眾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一塊,所以這一部分會有現代品香的工具及香席的布置。」
侯怡利強調,她鎖定的並非是品香文化這一部分,「古書就曾記載沉香『只要佩戴少許,就可讓滿室馨香』的特性,也就是只要佩戴在身上,就會有香味,像是做成帶頭、香牌、手串等,不一定要燒,這些都很香。」講到故宮收藏的沉香香氣之濃郁,她不諱言真的該多吸個兩口。「我是從佩戴、陳設的角度出發,倒不是要討論品香活動。」同時侯怡利也坦言,這次的展覽不像過去其他博物館香文化特展中會追訴其古老的歷史脈絡,就是聚焦在清宮。「其實清宮這樣的沉香文物,在外面是很難看得到的。」
令人好奇的是,出身東北游牧民族的滿清皇室,是怎樣吸收、接納看似充滿漢文化色彩的沉香。「不只是乾隆,其實從雍正開始就已經有很多相關的檔案記載,這一整個脈絡應該是從明代一路傳下來的。若要說不同文化的結合,我們在檔案中見過用沉香來製作滿清特有的火鐮盒,這次展品也有扳指、扁方等作品。」侯怡利繼續補充道,「當有一件香木送入宮中,雍正就會請人來認看,認看的標準也是按明代書籍中所寫的品類來分,我認為清宮並未增加類別。認看若是件好香木,就會請人做成器,不好的就收入庫房。這類的記載在雍正朝非常多,更不要說乾隆朝。」她坦言,一生作詩無數的乾隆皇帝,竟未留下一首沉香的詩詞,也未見有關於宮廷品香活動的記載;但侯怡利也說道,她在閻立本〈職貢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及清乾隆時期〈萬國來朝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皆發現了疑似沉香的蹤影。
清〈茄楠木雕小配飾〉,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此外,從文獻記載中也可知道,清宮有多麼寶貴這些沉香木,除見有「按香形式」、「酌量畫樣」等希望不過度浪費材料的指令,「做完器後剩下多少香末,都要清楚記錄有幾兩,之後也是要收存起來的。」是展展出一套清〈茄楠木雕小佩飾〉,工匠應是將做器剩後的殘餘沉香木片再次利用,雕成小魚狀,當中最小僅1.1公分,十多隻沉香小魚一次排開,好似一池水塘風景。
精品介紹
明代文獻中曾提及不下近百種的中外名香,沉香當為其中之一。而沉香之中又有多類。大家或許會好奇,流傳至今的清宮沉香是屬於哪種等級?這一點其實相當難以回答,但侯怡利推測,故宮目前收藏的沉香應多為「茄楠」等級,為沉香中的上上者。
茄楠,又稱伽南、奇藍、琪楠、棋楠等。關於茄楠,明代文人文震亨《長物志》有詳細論述:「有糖結、金絲二種。糖結面,黑若漆,堅若玉,鋸開上有油。若糖者最貴,金絲色,黃上有線,若金者次之。此香不可焚,焚之微有膻氣。大者有重十五六斤,以雕盤承之,滿室皆香,真為奇物。小者以製扇墜數珠,夏月佩之,可以辟穢。」這段記載確切地說明了沉香中的高級品茄楠的樣貌,並說到這樣的高級品並不適合燒焚,反而更適合用來雕琢。
清乾隆六年楊維占〈雕茄楠木香山九老〉,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展品清乾隆六年楊維占〈雕茄楠木香山九老〉即是一件沉香雕琢成器的經典代表。「這件作品很大,有18公分,外面很難看到這類作品。」侯怡利緊接著說:「而且它真的很香,放著就很香。」作品整器由一塊沉香木製成,保留著沉香木原有的質理,形成巍峨險峻的山頭。山峰之下則雕刻九老,九老分成三組,姿態各異。下承象牙茜色的座子。山峰一面陰刻乾隆御製詩〈題刻畫伽南香山九老圖〉:「風流少傅十年間,結社香山共往還。漫道滄桑多變幻,試看常住是香山。」想來乾隆也是將「香山九老」典故中的「香山」,連結到了實質帶有芳香的「香山」。同時,作品上另刻有「乾隆辛酉年,小臣楊維占恭製」字樣,楊維占為廣東牙匠出身,因手藝精良而被推薦入內務府行走。侯怡利承認過去這件作品曾在多個展覽展出,包括1996年故宮赴美展覽,但多被視為陳設品,很少有人將它視之為「沉香木」來看待。
〈雕茄楠木香山九老〉當初製作完成後,便被收貯在乾清宮中,列為「時做上等」。「時做」即為乾隆朝當朝所做之物,當中具代表性、品質優良者,才會特別被收貯在乾清宮中,並由皇帝品評等地。同樣被收藏在乾清宮、同列「時做上等」者,尚有清乾隆〈雕沉香木上林圖〉、清乾隆〈雕茄楠木螭虎龍尾觥〉等。侯怡利直言,「三件雖然都是沉香,但味道很不一樣。」要說哪裡不一樣,她也說不上來,可見香味難以訴諸文字、語言,「就是甜甜的,就像一般說的乳香、蜜香,很舒服的香味。」
清乾隆〈沉香鞘嵌珠松石古劍〉,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乾隆〈雕茄楠木螭虎龍尾觥〉高達26.5公分,可見原料之大,不論古今都為難得。整器做青銅器觥狀,器表浮雕各類龍鳳異獸圖紋,流以鳳首裝飾,雕琢極為細緻。侯怡利表示,這件作品除了保有沉香木原有的木紋質理,在雕飾紋樣部分還見到了油脂結晶的現象。「它某部分已經脫離木頭的感覺,出現結晶,而且還會一直出油。檔案中原本說這件有錫盒裝著,但現在只剩下布袱,那個布袱整個都是油的。」侯怡利笑著說,現在沉香可是愈油價值愈高啊。
故宮可見的沉香成器作品,除陳設山子、瓶、筆筒、如意,也有百什件內的小玩意兒。她說,「〈沉香鞘嵌珠松石古劍〉和〈雕沉香雙扁豆〉兩件都是出自於百什件。後者在我們原本的紀錄裡還寫說是竹子做的,但其實是沉香。我按照《陳設檔》的紀錄,發現這件作品的名稱應該是『扁豆』。」此次展出的清宮沉香成器的作品,超出了以往大家對於沉香用器的想像,無怪乎侯怡利一再解釋這類的東西在外面很難見到。
但是,現今留存成器的沉香作品稀少,是次展覽絕多數的展品仍集中在佩飾,包含有朝珠、帶頭、手串、扁方、耳挖簪、扳指、圓鐲、香珮、香盒等。此次展覽展出有不少件以沉香做成的朝珠,侯怡利表示沉香製朝珠的珠徑大小有差、圓周有長有短,裝配各異,但卻無法確定是在什麼樣的場合佩戴:「朝珠雖在《皇朝禮器圖式》有規定什麼樣的材質屬哪些身分、哪些場合佩戴,但因為沉香製的朝珠不在此列之中,所以也無法確定佩戴的時間、地點。但很有趣的是可以看到一些巧思,像是在〈茄楠木刻「囍」字朝珠〉上,工匠還在珠徑1.25公分的珠子上刻上『囍』字,每粒都刻。這件很大,而且很漂亮。」同時,故宮還收藏有一件由清乾隆、嘉慶年間的大臣和珅所進貢的〈茄楠木念珠〉。
清宮的沉香飾品,也出現異材質結合的現象,如清〈茄楠木嵌寶荷花扁方〉即屬一例。故宮收藏有眾多清宮裝飾品,多數無法確切斷定年代,侯怡利說明道:「我們並無法確切知道這件作品的年代,但它做的真的很精細。」扁方為滿族女性梳旗頭(兩把頭)時所使用的大髮簪,這件作品以沉香木為地,其上鑲嵌有翡翠、碧璽等寶石所構成的荷花紋飾,扁方四周又嵌有銅線,富貴非常。
清〈茄楠木刻「囍」字朝珠〉,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宮雖未有較大規模、儀式性的品香活動,但從檔案記載可知,內府會將香料製成香餅、香丁、香片、香丸、香面或盤香、線香等,方便隨身佩戴;也保留有從宋代以來發展的「爐瓶盒」套組,簡易的薰香也存在於宮廷之中。〈茄楠木雕萬事如意香珮〉即以茄楠木雕成香牌,香牌裝飾吉祥紋飾,上下搭配有碧璽及翡翠珠飾。
香盒與香珮同為隨身攜帶之香玩意兒,香盒是將香片或香丁裝入黃色錦囊、再放入香盒中供佩戴,侯怡利表示,目前故宮藏的香盒多數仍保有黃色錦囊,袋中不乏見到當時使用的香丁、香末等。清〈青玉鏤雕香盒〉以青玉製成,層層鏤雕花葉紋及蝙蝠等,香盒本身可以兩面打開,侯怡利讚嘆地道,「這件作品真的做得很細、很漂亮。」
問及此次策展最困難之處,侯怡利直言是在於產地的區分。「研究時想知道這些沉香的產地,但很難。」她說明道,「茄楠在明代的文獻裡,就已經被視為最高級的沉香,當時有分土茄楠跟洋茄楠,土茄楠就是海南沉香,洋茄楠就是越南那邊來的沉香。」侯怡利謙虛地說到自己對於產地並沒有深入的研究,但她說出沉香產地研究的困難點:「早期中國廣西、廣東、海南都有產,但現今我們找不到這些地方出產的沉香,這些產地經過日後的大規模開發,早就不產天然沉香了。越南本來也很多,但現在漸漸也沒有了。現在沉香大多產自東南亞地區。但我有疑問的是,現在東南亞地區生產的最好的沉香,就是文獻記載中所說的『茄楠』嗎?再加上,如果沒看過、聞過古時廣東、廣西地區產的沉香,若當真的有一件廣東、廣西產的沉香擺在眼前,我們真的就認得出來嗎?」
清乾隆〈茄楠木念珠〉,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可惜的是,這次展覽並沒辦法讓觀眾真正聞到作品的香氣。」侯怡利語帶可惜地說道,但同時提到補救的辦法。「這次展覽的設計底色,就是以裝沉香的錫盒的銀色為主,加上木紋來布置展場。在展覽導介的小摺頁噴上以沉香為基底的現代香水,來補足嗅覺上的不足。」
清〈茄楠木嵌寶荷花扁方〉,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茄楠木雕萬事如意香珮〉,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青玉鏤雕香盒〉,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與現代香文化的合作
從大購物袋拿出一個又一個現代香爐、爐蓋,甚至是一整套完整的理香灰道具,侯怡利開玩笑說,「人家看到這大袋子,還以為我是做代購的」,但其實袋子裡,裝的都是這次展出的現代香道具,包含有知名陶藝家章格銘、蘇保在以及金工設計師周金團的作品。
與民間的香文化單位合作,這在故宮過去是少見的。侯怡利笑著說自己膽子比較大,再加上這樣的合作可以接地氣,也無不可。台灣多年來在品香文化的復興及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甚至是影響到中國地區的品香文化發展。「現在亞洲地區香文化的盛行,真的是從台灣開始的,這一塊其實台灣做的很好,這真的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在地文化。」
清〈茄楠木碧璽手鐲一對附錫盒〉,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錫盒+以蜜養香〕
使用沉香的同時,古人也有一套如何養香的訣竅。「居常以錫,合盛蜜養之,合分二格,下格置蜜,上格穿數孔,如龍眼大,置香使蜜氣上通,則經久不枯。沉水等香亦然。」文震亨在《長物志》記載了時人用蜜養香的情況,難得的是,這次展覽中也展出幾件清宮養香的作品,情況與《長物志》記載一模一樣。清〈茄楠木嵌金手串附錫盒〉以茄楠木雕成手串十八粒,珠上嵌有金質「壽」字,另在佛頭塔上嵌金蝙蝠,背雲、墜角做蝙蝠抱團壽造形,象徵「福壽」之意。是件作品保留黃籤,籤上寫有「正土茄楠香十八子」,並附錫盒一件,符合文獻記載以錫盒裝載沉香木的習慣。
清〈茄楠木碧璽手鐲一對附錫盒〉,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侯怡利說道,「養香、保存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沉香的香氣持久且醇厚,像是另一件作品清〈茄楠木碧璽手鐲一對附錫盒〉,它的錫盒中有個屜板,屜板下面用沉香粉加蜂蜜來養香,手鐲就放在屜板的上面,古人說這樣可以讓沉香香氣更濃。」〈茄楠木碧璽手鐲一對附錫盒〉的錫盒至今仍有蜂蜜殘存,可見當時清宮當中的確使用著這一套方法來養香。
清〈茄楠木嵌金手串附錫盒〉,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爐瓶盒〕
「爐瓶盒」套組,又稱爐瓶三事,即為香爐、箸瓶及香盒,瓶中擺放鏟及箸,即古代焚香最基本的三套組,據悉爐瓶三事的出現應是在宋代,當時文人間有「四般閒事」,點香即為其中一事。點香時,香爐置於中央,左右擺放香盒及箸瓶。高濂《遵生八箋》「焚香七要」中即包含爐瓶三事,且皆清楚寫明要用怎樣的材質為佳。
清乾隆〈銅胎畫琺瑯黃地番蓮紋爐瓶盒組附收藏盒〉,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此次展覽一共展出約12套爐瓶盒,材質從陶瓷、銅、玉、畫琺瑯、天然樹根者皆有之,侯怡利表示因為故宮保存登記的方法之故,部分爐瓶盒套組是被拆散存放,趁此次展覽機會復原了部分爐瓶盒套組。當然也見有完整一塊兒收藏的爐瓶盒,如清乾隆〈銅胎畫琺瑯黃地番蓮紋爐瓶盒組附收藏盒〉即是。這套爐瓶盒為銅胎,三者皆為黃地,器表上以琺瑯料描繪番蓮花卉紋飾。清宮為其配匣,匣內甚至安裝有按其造型所做的台座。
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
展期|2018.05.25-2019.10.20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王怡文( 9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