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二)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二)

National Palace Museum’s Politic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II)

時隔20年,再讀杜正勝先生學術本色的鏗鏘言論,也讓我們期待蔡總統及其官員,更審慎地確立故宮博物館在政府組織中的最適切歸屬。

「故宮博物院」於1925年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正式掛牌;最初成立的兩年,係以臨時法人的形態運作。1928年10月,國民黨政府公佈「故宮博物院組織法」,第一條明定:「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直隸於國民政府,掌理故宮及所屬各處之建築、古物、圖書、檔案之保管、開放及傳佈事宜。」1934年10月,該院組織條例重訂,原本直隸國民政府的位階,改隸屬於行政院。1949年,國民黨政府流徙遷臺過程中,陸續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隸屬教育部;該院遷臺的文物以熱河與瀋陽清宮舊藏的部分作品為主),以及中央研究院在大陸期間考古發掘的文物,分批移運臺灣。(關於故宮博物院沿革,本文主要參閱: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撰,《故宮七十星霜》〔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1961年,臺北外雙溪的博物院院區開始興建,1965年落成啟用;之後,再歷經多次擴建。因應新館啟用,行政院於1964年公佈「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並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隸屬行政院。組織規程中,明列:「原隸教育部之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在臺人員,暫列入本會編制……。」近一甲子以來,故宮管理委員會雖曾變革,最後更名為「指導會」,甚至在2018年間,蔡英文政府裁撤該會,但國立故宮博物院還是直屬行政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荼毒全球,臺灣疫情控制得宜的情況下,意外地於11月下旬傳出消息,民進黨政府有意變更故宮博物院的行政位階,改為文化部下轄,甚至考慮改名。為此,故宮現任院長吳密察雖然公開否認將會改名,但也指陳「國外確實沒有一個博物館直接隸屬在總理府或總統府下,而是都在文化部門底下。」(《Newtalk新聞》,2020年11月30日。)無論如何,故宮改名與降級的消息繪聲繪影,逼得蔡總統公開表達:故宮沒有改名這件事情,其在政府組織所屬的層級則是可以討論的事項。(《聯合新聞網》,2020年12月2日。)

蔡總統的說法暫時平息了媒體和輿論的物議聲浪,但民進黨政府針對故宮博物院作為一個政府機構及其組織予以改革的意圖,其實是昭然若揭的。前面提到,蔡政府在上任之初的2018年,就已裁撤「指導會」。如此,即使故宮改隸的問題暫且不談,現任院長也能直接以博物院內部的「處務規程」名義,於2021年2月1日正式發佈故宮行政組織全面調整。長達一甲子的處、室分工暨人事結構,有了大規模的更新。可以預期,故宮在中央政府組織的位階問題,也將在蔡政府任內決定。

儘管吳密察院長表達了故宮既然作為博物館,就應歸屬文化部下轄的態度,但故宮畢竟是一個特殊性極高的文化藝術機構。故宮現以博物館形態存在,但又不只如此,因為故宮的藏品及其內容再現了中華帝國的文化與文明積累,也含有很高程度的政治與歷史代表性。同樣身為歷史學者,曾任陳水扁政府首任故宮院長的杜正勝,就曾於2001年底公開投書主張「本院不必屬於行政院」。杜院長寫道:「國立故宮博物院與行政院其他部會的性質幾乎完全不同,她既不制定(博物館)政策,不分配經費、資源,也沒有下屬單位;她是孤零零的一個機關,性質倒與中央研究院接近,故我以前主張,如果我們重視本院藏品的價值,以及本院在世界博物館界的地位,本院應該與中央研究院一樣,隸屬於總統府。」(《中國時報》,2001年12月7日。)實際上,隸屬總統府的研究機構,目前除了中研院,還有國史館。而吳密察院長在就任故宮之前,就是國史館館長。

杜前院長進一步提出:「未來政黨輪替將成為正常的現象,本院若屬於內閣,院長可能經常更替,對博物院的發展是不利的,故以離開行政院部會為宜,但可以訂定院長任期制。這是制度性的思考,與個人無關。」時隔20年,再讀杜正勝先生學術本色的鏗鏘言論,也讓我們期待蔡總統及其官員,更審慎地確立故宮博物館在政府組織中的最適切歸屬。

王嘉驥( 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