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郭志宏筆下的「某山」

郭志宏筆下的「某山」

「我的山景,從沒有特指哪一座山。」藝術家郭志宏說道。在他筆下,重巒疊嶂的險峻山巔躍然於觀者面前,變得可親、可觀…
「我的山景,從沒有特指哪一座山。」藝術家郭志宏說道。在他筆下,重巒疊嶂的險峻山巔躍然於觀者面前,變得可親、可觀、可行甚至可遊。
8月,也趣藝廊二度展出郭志宏的個展,延續去年「心裡話」一展開始呈現的某山作品脈絡之下,更進一步地突破了對地景風貌的描繪表現。本次展出的25件某山系列是今年的最新創作,在繪畫語言上有更為豐富強烈的表現。
五件各自獨立完成的作品並置,在觀看過程中產生豐富的視覺與心理轉折。(攝影/楊椀茹)
一般來說,人們的視覺經驗有很大部分是從對圖片的記憶而來,再由這些複合的記憶組成一種完整的意象。郭志宏表示,風貌萬千的山景參考了真實的風景圖片以不致過於抽象,並在創作過程中因為心情的投射、下筆的感覺等因素而重新生成跌宕起伏的山勢,「這是一種經驗的綜合,所以某山可以是指任何一座山,也可以說都不是。」
追求遠離塵世紛擾的清幽之處是中國思維的想望,王維的《桃源行》即描述:「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郭志宏的某山系列,創作觀念近似於中國繪畫的寓情於景,在山巒表面大範圍的留白,若視為皚皚白雪的森冷,毋寧說是中國山水畫的哲思意趣則更為貼近。至於構圖手法則以西方媒材的表現形式,畫布上可見的油彩堆疊次序、鉛筆打稿痕跡對郭志宏來說,是創作者的繪畫軌跡,也提供給觀者一種暗示意味的空間感。看來空寂寧靜的山景,實則承載著精神的寄託與想像的反射,而畫面就如馬蒂斯所認為的「未完成的完成感」;作品已經完成,儘管畫面未被填滿。
炭筆素描是除去顏色的畫法,回歸到單純思考畫面的構圖。(攝影/楊椀茹)
無論是暢快的濡筆淋漓、抑或縝密的描點細綴,藝術家賦予了每一座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山麓,獨有的鮮明個性與勃發生命。觀者在三個樓層之間流轉,可以清楚辨其不同的筆法、色調與空間感之多元變化。而在各幅皆獨立繪製卻以五聯屏並置的展覽形式面前、目光移動遊覽不同群山的過程中,也因畫面敘事上不甚連續的差異感而在情緒上幾經轉換,更可藉此思考藝術家對於每件作品的斟酌考量。
小尺幅作品於牆面。(攝影/楊椀茹)
正如展覽名稱「EVERY WHERE, NO WHERE, NOW HERE」所揭示的意隨字改之心境轉折,郭志宏透過色彩寒暖的變化、空間遠近的布局與筆觸緩急的運行等安排,由外在風景的有形想像來反映內心思想的無限觀照。見山不是山,這是一位藝術家在東西文化交互影響的心境寫照。赴德國求學六年直至去年甫返回台灣,郭志宏坦言初至歐洲受到了強烈的文化衝擊,儘管有些觀念因著文化差異始終無法相互理解。峰迴路轉,他專注於尋找繪畫語言的嘗試與表現,畫面特有的細膩與秩序,在越過重重峰壑之後展現出強烈的視覺張力與遼闊胸襟。
楊椀茹 (Yang, Wan-Ju)( 150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