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南京博物院書畫特展,陪伴過好冬

南京博物院書畫特展,陪伴過好冬

清高岑〈秋山萬木圖〉軸,絹本設色,148.4×57.7公分。 ☉清高岑〈秋山萬木圖〉軸 高岑(?~約1687)…
清高岑〈秋山萬木圖〉軸,絹本設色,148.4×57.7公分。
☉清高岑〈秋山萬木圖〉軸
高岑(?~約1687)幼年學朱翰之山水,晚年自成一家,為「金陵八家」之一。此圖用筆細勁堅峭,略施淡彩,描繪一派秋林蕭瑟之象,拄杖高士獨自行走,回首眺望。遠景高峰挺拔而起,直筆短皴,刻劃出峰巒的峭直,一曲瀑布垂流而下,山頂以椒葉點點出鬱鬱叢林,具深秋清明的澄淨氣象。
清龔賢〈溪山煙樹圖〉軸,絹本墨筆,121.5×52.5公分。
☉清龔賢〈溪山煙樹圖〉軸
龔賢(1618~1698)為寓居南京的畫家,其山水畫作宏偉的構圖形式與獨特技法,十分引人矚目。此畫近景坡石上林木叢立,流泉從樹叢罅隙中流淌而出,林間山霧、嵐煙湧動,緩緩穿林掠枝而去,與遠處的山嵐融為一體。遠景高峰挺拔聳立,氣勢撼人。山脈下、峰腰間湧動的霧氣和隱隱山光,散落山間屋舍的明亮空間,十分獨特。
清張風1653年作〈桐蔭把卷圖〉扇面,金箋墨筆,16.5×49.5公分。
☉清張風〈桐蔭把卷圖〉扇面
張風為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近人張大千甚為推崇。此扇是畫家為福建名士余懷(1616~1696)所作,可見梧桐樹下一位高士坐在清涼的石上,展卷閱讀,正陷入沉思狀態,似乎已忘記了眼前的暑熱時節。人物以纖細筆法繪製而成,頗為雅秀勁挺。梧桐樹及山石則以具寫意式的纖細筆觸勾勒,山石稍作皴染即止,筆墨峭直勁厲。桐葉則以輕重、濃淡不同的渾點以大寫意筆法隨意寫出,將工筆與直敘胸臆的寫意法結合。
雅規依舊─清代帖學書法特展
清代乾嘉時期書法發展演變有其獨特之處,彼時學界出現推崇碑版刻石的風氣,並在阮元和包世臣的宣傳與鼓吹下迅速興盛,清末康有為將這種推崇碑版刻石的書學理論和創作風氣稱為「碑學」,反之將傳統書學理論和尊尚法帖墨蹟的創作風氣稱為「帖學」。而此展覽即集中於以「二王」法帖傳統為宗的清代「帖學」藝術家及其作品,並精選南博近30位清代帖學名家的代表作,試圖敘述清代帖學發展的歷程,並觀雅規。
清代帖學發展大致分為三階段:首先雍正朝以前為延續明代帖學,主流是崇尚董其昌的書風,代表者有學習董風亦步亦趨的沈荃、孫岳頒、高士奇、昇、玄燁、陳邦彥等,以及努力創造個人風格的陳奕禧,和有「康熙四大家」之譽的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等。乾嘉時期則是清代帖學發展的最高峰,大批帖學名家使得書壇活絡,其中以張照、劉墉、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鐵保、永瑆最為著名;最後階段是道光、咸豐以降,屬清代帖學的衰微時期,亦有吳榮光、郭尚先、林則徐等書家。清代中期後雖然帖學在碑學盛行後相對衰微,卻未消亡,迄今仍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清沈荃1676年作〈仿米芾《天馬賦》〉卷,紙本行書,27.9×261.9公分。圖為局部。
☉清沈荃〈仿米芾《天馬賦》〉卷
沈荃(1624~1684)是明初著名宮廷書家沈粲的後人,又是清代康熙帝的書法老師,地位崇隆,所以影響彼時書壇甚深。其書法宗同鄉前輩董其昌,上溯米芾,兼取晉唐。米芾的〈天馬賦〉被康熙帝譽為前無古人,董氏也曾多次臨仿並鐫刻於法帖,因此沈荃對其用力極深。此卷為沈荃背仿米芾〈天馬賦〉,用筆自如灑脫,結體秀雅中庸,墨色濃淡轉換自然,層次豐富、章法舒朗。在技法還是意韻上沈荃雖然還是不及董其昌,不過沈氏卻是董派書風最忠實的繼承者。
清翁方綱〈致鏡浦(毛輝祖)劄〉頁,紙本行書,21.9×30.5公分。
☉清翁方綱〈致鏡浦(毛輝祖)劄〉頁
翁方綱(1733~1818)以書法著稱,與清代中期名宦劉墉齊名,為「清四家」之一。其楷書、行書取法歐陽詢、虞世南,用筆勁健,點畫厚實,結體較為拘束,偶爾加入米芾字體的跌宕。此作是翁方綱寫給好友毛輝祖的一封信劄,主要內容是預約晤談之事,故而寫法十分放鬆,不論是跳蕩的用筆,還是欹側的結體,都酷似米芾;就連錯落的章法,也讓人想起米芾尺牘。該作品曾經清代僧人釋達受、藏書家章綬銜等收藏。
詩情畫意─傅抱石古人詩意畫專題展
傅抱石屬於「天才型」的畫家,常靠激情的詩意來繪畫,有種不可一世的氣概。在他看來「山水畫家應該是詩人,同時要具備科學知識,但重要的是做個詩人。」1942年10月,傅抱石在畫展自序中表達了對詩畫關係的獨特見解:「我認為一幅畫應該像一首詩,一闕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寫一幅畫就應該像作一首詩、唱一闕歌,或做一篇散文。」他有意識地選擇表現前人詩意,希望通過向山水畫中注入某種情節、某種情感的方式,讓傳統山水畫注入新的活力。
在傅抱石創作的繪畫作品中,以詩人和詩詞內容入畫占有很大比例。他將作品題材分為四類,其中一類就是「構寫前人的詩,將詩的意境移入畫面」,如以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古代詩詞為題材,創作了許多作品。此展覽即從古代詩詞入手,從南博豐富的傅抱石藏品挑選展出,以展示傅抱石繪畫之中圖、文交聯的豐富感動。
傅抱石1940年代作〈屈原像〉軸,紙本設色,81.7×59公分。
☉傅抱石〈屈原像〉軸
郭沫若完成的五幕歷史劇《屈原》,1942年在重慶國泰戲院公演,引起廣大迴響。傅抱石認同屈原的愛國精神,根據郭沫若的考證,以《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文本入畫,描繪屈原投江前的生動形象,將其赤忱忠心、心繫蒼生的憂患呈現在觀者面前。屈原身著長袍,蓄髮長髯,面容清瞿,神情悲凝,緩步行吟於澤畔,思緒萬狀,顯現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憂愁。此畫中鋒用筆,以圓潤線條繪出,具有沉重之力感,面部刻劃生動,頭髮和鬍鬚皆以散鋒重墨畫出,衣紋飄逸;背景「滄浪之水」以散鋒皴擦而成,呈迅速流逝之勢。
傅抱石1962年作〈滿身蒼翠驚高風〉摺扇,紙本設色,17.8×52.5公分。
☉傅抱石〈滿身蒼翠驚高風〉摺扇
「滿身蒼翠驚高風」是清初畫家石濤的題畫詩句,與「不辨泉聲抑雨聲」一樣,也是傅抱石畫水的經典題材。有時他甚至還會互用,但大致不出「聽泉」、「觀瀑」之類。此幅雖為扇面小品,但氣勢與大幅無異:幅中以右邊及近景左側的瀑布構成流瀉水系,輕勾淡染,時隱時現,不辨景物;近景以濃墨寫巨大磐石,破筆點、散鋒皴交叉使用,恣肆隨興,幾近占取畫幅大半。一雅士持杖獨立,衣帶飄舉,似正陶醉於眼前的山光水色,為畫面增添濃濃詩意。
南京博物院在冬令時節特別舉辦了好幾項傳統書畫特展,展品年代從明末跨越到民國時期。在此特別介紹「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雅規依舊─清代帖學書法特展」、「詩情畫意─傅抱石古人詩意畫專題展」三項特展,並略述各展精品一二,冀求觀者以此雅事,滌盪凡俗之擾。
秣陵煙月─明末清初金陵繪畫特展
16世紀金陵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悄然改變:隨著當地文人的興起,嘉靖中期地方的文化特性漸次突顯,再加上失意官員和各地文人騷客紛紛到來,雅集唱和時尚再起,金陵風流亦因之復甦,城市文化氛圍得到發展。而晚明以來富庶的商品經濟、悠久的文化傳統,使這座城市滋生更為濃厚的藝術氛圍,孕育許多膾炙人口的戲曲小說,藝術之風卓然成長。1644年,中國歷經著巨大的政治社會激變,更讓曾為明代南都的金陵在複雜劇變的時代中,留下深刻而獨特的印記。
畫家們處於如此巨變的文化環境之中,其表現更顯多元:明末清初,金陵城雲集本地和來自各地的畫家群體,包括董其昌、吳彬、魏之璜、魏之克、胡宗仁、胡宗信、鄒典、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殘、石濤先後來寧,或流連於山川草木,或沉醉在故國情思,可謂盛況空前。正如龔賢所說:「今日畫家以江南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為盛,郡中著名者且數十輩,但能吮筆者奚啻千人!」他們才華橫溢,雖然藝術風格不盡一致,卻呈現當時金陵畫壇多元化的生動面目。此展南博陳列所藏繪畫近70件(套),並區分為「金陵先賢」、「金陵八家」、「金陵別樣」、「金陵餘緒」四個單元,展現明末清初豐富多樣的繪畫生態。
古美術編輯部( 22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