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前進香港藝術新聚落 德薩遷址黃竹坑

前進香港藝術新聚落 德薩遷址黃竹坑

在黃竹坑、鴨脷洲、田灣等地由於租金相較中環便宜許多,多家畫廊進駐後,逐漸形成了南港島藝術區,成了新興的畫廊聚集之處,吸引了逾20家畫廊進駐,其中的指標之一,即是德薩畫廊。總監Willem Molesworth在忙於遷入新址時接受《典藏投資》訪問。
典 有別於其他國際畫廊,德薩(香港)決定於南港島黃竹坑的新商業大廈開設全新畫廊,可否請您介紹一下這個新空間,這棟標誌為香港全新藝術生活地標的建築是否吻合畫廊的經營概念?
W 我們佔據了整個樓層,總面積約1萬尺,一邊是大眾的公開空間,另一邊是我們的辦公室,另外,這裡有兩個私人觀賞間和一個偌大的存貨區。這個存貨間好比一間在中環畫廊的大小!地板上原有的地毯被抽走,使地面露出原始的黑色地台,牆身和外露的水管皆為白色,使得工業風格淋漓盡致地發揮。雖然這是棟商業大樓,但有著高達4米的天花板,要是我們移開地台,還有額外的20釐米呢!
這遼闊的空間高度,使我們不用顧慮展品的尺寸,和藝術家洽談委託作品時,也不受空間的限制影響,從此策畫展覽變得更開放,我們可以迎來更多大膽的企畫。據我所知,不計算目前已遷入的3間畫廊(連德薩在內),已有兩間將會進駐,再加上其他陸陸續續在商談中的畫廊,可以預期這將成為在黃竹坑的畢打行。試想像一棟大廈內有多間畫廊營業,訪客在造訪畫廊時不必東奔西跑,集結在一起的畫廊形成一個新的藝術社區。說真的,就算在中環新落成的商廈標示畫廊空間有3千尺,可是扣除不可作展覽的空間,如洗手間、存貨區等,剩下來只餘2千多尺。
典 可否和我們分享這次遷址舉行開幕群展「儀式逆轉」的緣由與企圖?
W 群展由我和德薩(北京)畫廊總監Vincent de Sarthe聯手策畫,分別展出由5位中、港新晉藝術家:梁半、麥影彤、童昆鳥、王欣、辛雲鵬各自的創作,包括多個場域特定裝置及參與式的互動作品。他們會以二十世紀俄國文學評論家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 Bakhtin)這個帶點烏托邦思想的論述作為基礎,透過同樣荒誕的手法回應正在急速發展成形中的新中國社會秩序。巴赫金受到十六世紀法國小說家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筆下有趣怪異的節日活動啟發,並發揚光大「狂歡荒誕」(carnivalesque)概念。他認為充滿著幽默,諷刺、怪誕的嘉年華在傳統上代表了一個從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宗教權力結構中解脫,繼而短暫建構出來的「另類世界」(alternative world)。我在念書的時候便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中國文學。我感覺世事無常變遷,縱然一個世紀過去了,可是藝術家還是一直用獨特的幽默感來調笑世事的荒謬與無奈,嬉笑怒罵的態度讓我感到無比有趣。
德薩(香港)遷址黃竹坑舉行的開幕群展「儀式逆轉」。圖|德薩畫廊
典 請問您是怎麼規畫這次的展覽?可以和我們分享您的策略和想法嗎?
W 我們希望可以帶出:「要是沒有觀賞者的參與,藝術品就不能完整的概念!」藝術是一個永不歇息的創作過程,當人們給予其注意力時,它只是稍微完成。我們需要盡力布置現場環境,好使藝術品融入其中,也誘使訪客不期然與藝術忘我交流,最終他們也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而這是獨有的體驗,因為參與者的觀感皆不同。就如這次展覽有個空間掛滿鏡子,訪客看到被鏡子反映的自己不斷重複,在感到頭暈目眩時,也可能會想到宇宙的浩瀚無限。另外,我們也有在旋轉裝置上的牛郎,透過光影布置彷彿是有兩個牛郎在對照著臉;小氣球懸浮在充氣大球內;卡拉OK歌曲點唱機和音響組合等,如果沒有訪客一起投入互動的話,這一切什麼都不是。
典 在去年的上海ART 021藝博會,您們帶來王欣的裝置藝術受到熱烈的追捧,可以和我們分享您對此的看法嗎?
W 王欣是一位中國新媒體藝術家,於上海工作並居住。她不斷擴展創作的界限,如去年在上海ART 021藝博會上呈現的亮粉紅色酒吧和巨大倉鼠輪裝置,訪客在排隊進入時所反映的狀態,就如同藝術生態是如何受菁英體制主義的影響而有排外的現象。作品嵌入了一種滑稽有趣又反烏托邦的實驗探討,互動式的遊戲場充滿隱喻與象徵。王欣的創作具有某種使人著迷的力量,令人能夠產生較強烈的情緒反應,並與她作品裡的暗喻產生邏輯性與理性之間的矛盾。通過此種衝突,她的藝術手法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黑色幽默視角。作品現在正在中國各地展出,國際間的美術館也紛紛安排展覽,我們很榮幸能和她合作,成為其創作經歷中的一員。
典 在香港的展覽策略上,在2017年有哪些安排?與北京的畫廊空間會有哪些異同?
W 我們預期在香港和北京的空間各安排6個展覽,有群展也有個展,它們可能是來自同一位藝術家,但絕對不是同一個展覽。畢竟我們在這兩個空間上有明顯的分野,香港會較專注東南亞和國際的市場,然而北京則主打中國本地藝術家,也會較大膽、具前瞻和實驗性。這個開幕展後,我們打算下一個展題是對照現代和當代的越南藝術,讓它們形成對話,梳理越南藝術史中的上下文理。
香港,從國際到本土的當代畫廊薈萃之地,已經不只集中在中環與上環了。在黃竹坑、鴨脷洲、田灣等地由於租金相較中環便宜許多,多家畫廊進駐後,逐漸形成了南港島藝術區,成了新興的畫廊聚集之處,吸引了逾20家畫廊進駐,其中的指標之一,即是德薩畫廊。
3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開幕前,德薩(香港)畫廊總監Willem Molesworth在忙於遷入新址時接受《典藏投資》訪問,他興奮地說:「我們可不只是在處理新入伙的事宜,還有巴塞爾和新址開幕的展覽,同時也會舉行派對呢!甚至邀請了台灣和澳洲的團體進行現場音樂表演。可想而知我們是多重視這次的遷址。」
以德薩為例,或許可以見到一處香港藝術新興地區的崛起。
德薩(香港)畫廊總監Willem Molesworth。圖|德薩畫廊
林琬娸( 4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