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稻浪與縱谷間的佈展課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教育之旅

稻浪與縱谷間的佈展課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教育之旅

東里國小與百二歲的波哥老師 時間回推到2014年「澄海波瀾: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展」正式開幕前,基金會便已開…
東里國小與百二歲的波哥老師
時間回推到2014年「澄海波瀾: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展」正式開幕前,基金會便已開始藉由三套40幅以藝術微噴技術構成、近乎原作分身的高品質複製畫做為材料,2013年以台南市為主要基地,在16所中小學、五所大學內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推廣校園巡迴展、專題講座、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等活動。2014年「澄海波瀾」展從台南文化中心出發,經北京、上海、東京,再回到台北故宮,在為期一年的巡迴展結束後,前述的複製畫與基金會同仁至今仍在台灣各地國小校園中繼續移動。而一套藝術家作品複製畫可以在校園中延伸出什麼內容?我們也許可以在今年2月21日基金會臉書頁面上出現的這段文字裡,讀到東里國小師生給出的回饋與某些答案:
2015年5月我們走進了花蓮東里國小,2017年的今天八位老師帶著22位小朋友,幾乎是全校的師生,來到了嘉義,走訪陳澄波的足跡,尋找他們的波哥。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包圍在花東縱谷與稻田之間的東里國小,前身為民國前三年創立的「台東廳大庄公學校」(民國57年更名為東里國民小學),早期全校曾有高達一、兩千名學生就讀,而今因人口結構改變,轉變為由國小學生41位、幼兒園學生26位,各年級老師加校長共11位教職員所組成的小學校。早在約十年前,東里國小就開始有意識地將藝術結合其他學科教育,對此,教導主任曾雅薇談到:「早期我們的定位還不明顯,但我們很早就以(稻)草編課程與孩子們的生活結合,稻米是花東縱谷、台九線上的重要作物,也是孩子們的生活。『在地』一直是我們的訴求,因為如果不去了解自己的在地,就無法去想故事從哪裡來、孩子怎麼帶。近三年來我們開始更深耕,包括將需要更長時間的課程以假日營隊方式進行,也加入藝術家駐校、主題課程等等。」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於富源國小進行「作品檢視清潔、佈展課程」,修復師與學生互動情形。(攝影/林怡秀)
這所東部小學校與陳澄波作品的相遇是2015年寒假,當時曾雅薇北上至故宮參觀陳澄波百二巡迴展最後一站:「藏鋒:陳澄波特展」與「光影旅行者:陳澄波百二互動展」,曾雅薇說:「『藏鋒』讓我很震撼,過去我們一直將陳澄波定位為犧牲者,他本身也是國小老師,但我們在教育現場卻沒有聽到他的東西幾次,在國小領域裡,這個展覽讓我看到很多可以發展的東西。」回到學校後,曾雅薇主動與基金會聯繫,初次連絡的電話一端正是董事長陳立栢,開學後,基金會便帶著複製畫來到東里國小。
圖書館裡的畫展
曾雅薇憶起2015年構成校內畫展的過程:「在公部門裡的計畫都會要求執行的步驟,但基金會完全不設限,他們只需要一個展畫的空間,沒有經費、核銷、成果的要求。因為之前其他藝術課程的操作,我們的教師團隊也夠成熟,在開會後就有很多共鳴,從布展這個點討論起來。」當時,策畫校內展的策展人是與陳澄波同為嘉義出身、六年級教師林宇貞。林宇貞談到自己高中時期就很喜歡陳澄波作品,策展過程中重新考察許多相關文獻資料,梳理藝術家與家人的關係、出國的經歷等。當時,他們以圖書館做為展場,展區第一部分由藝術家自身談起,以陳澄波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畫像開始,現場也放入鏡子,讓孩子看見自己也看到陳澄波。第二展區則討論陳澄波的內在世界,直接展出少見於低齡教育現場的裸女像,林宇貞表示「這些人像也是他學西畫時受到的訓練,孩子們一開始對這樣的安排很訝異,但我們希望將『在創作訓練階段,對人體肌肉的觀察是重要的事』這樣的想法傳達給孩子。」展場第三區呈現藝術家的故鄉,展出作品包括《初秋》(又名「嘉義老家」)、《嘉義公園》等,並試圖重現《勤讀》畫作中的空間,希望孩子透過走訪藝術家一生的方式去閱讀作品。
2015年東里國小「2015看見陳澄波」展,由教師團隊策畫、編排的微劇場活動。(東里國小提供)
而在「2015看見陳澄波」校內展開幕時,全校老師也自發性的準備了「向大師致敬微劇場」。策展人林宇貞談到:「我們希望讓孩子理解藝術家的生命史,所以這次是由老師演戲給孩子看,而不是孩子表演給大人看。在八分鐘的短劇中,我們從陳澄波與祖母的關係、妻子張捷女士送他坐船前往日本求學開始,一路到最終幕是藝術家後代整理畫作結束,所有演員都是老師、主任親自上陣,配樂也來自為陳澄波所寫的交響樂片段,以及當時代來自那卡西、留聲機等音樂。在展覽中,老師擔任解說員,與孩子遊戲。」除了由老師策畫、學生協助佈撤展的畫展,基金會也配合展覽,邀請正修科技大學藝術品修復師到校進行複製畫修復實做課程。而由這批複製畫開始的課程並未止於展期的落幕,東里國小老師也在該學年社會課的二二八議題討論,與美勞、藝文課中以陳澄波為延伸教材。
330公里的回訪
在東里國小「2015看見陳澄波」展後第二年,基金會曾邀請東、西部學校的部分學生一起走訪嘉義,「帶孩子走訪畫作現場」也是基金會本身持續進行的活動之一。今年,東里國小老師們希望讓畢業旅行是去故宮南院參觀「日本美術之最」展,最後擴大為中高年級20多名學生一起前往。從花蓮富里鄉到嘉義,莫約需要十萬元左右的經費,但最後學校卻只得到公部門三萬元的補助,其他部分必須自己想辦法。「從學校出發到嘉義,一趟30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希望這樣難得的機會可以做更多事。當時曾主任先與基金會聯繫,希望此行可以先走訪陳澄波的故鄉,基金會也用心安排了老師為學生進行詳盡的導覽。出發前,我因為老家地利之便,也先到國華街、二二八紀念館與嘉義文化中心的陳澄波專區收集資料,將帶回來的訊息於教師群組中分享、討論各班可處理的事情。」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於富源國小進行「作品檢視清潔、佈展課程」,修復師與學生互動情形。(攝影/林怡秀)
林宇貞談到今年寒假期間,三至六年級教師先依不同學齡程度設計學習手冊,內容包含陳澄波作品與嘉義街區的關係,或以陳澄波畫作中出現的電線杆、下水道元素為例,分析日治時期現代化城市的特徵。「台灣在當時的亞洲是模範城市,我們讓孩子知道日治時期不是只有侵略,還有對於都市發展的想法,當時嘉義圓環就是模擬法國做法,以一個類似凱旋門的中心點往外延伸,再配合日本棋盤式街道的規畫,嘉義市貌在日本的規畫下是很漂亮的,而陳澄波畫中的土壤色、綠色也是很能代表嘉義的原色。」在學習手冊中,老師們也充分應用陳澄波在公學校時代的薪資收入做為數學課程的練習,以富里鄉在地的御皇米價格與當時米價相比、將藝術家與妻子一同看電影與製作西裝等日常支出轉換為應用算式、換算比較陳澄波的月薪與校內老師的收入等,甚至更進一步地帶領學生思考展場配色如何反映策展人所欲營造的空間感知。從東里國小長達兩、三年的持續發展裡,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僅是做為視覺欣賞的內容,更在師生的生活中長成理解世界、學習更多知識的方法。
找到當代的教育意義
打開基金會網站的活動公告:美學教育營隊、音樂會、學生採訪、與童書作家對話、修復與佈展課程、走訪做畫地點、展覽參觀行程等,所有以藝術教育為核心的活動在每個週末、台灣不同城鎮與學校中發生。面對孩子,他們所帶來的講師來自各個專業領域,藝術品修復師、藝術品運輸包裝公司經理、兒童教育研究者、藝術史學者等,課程師資與內容絕不馬虎。除了進入國小校園,基金會與淡水區公所合作規畫的「陳澄波戶外美術館」也在今年美術節正式啟動,以12幅陳澄波於當地取材的作品為展示主體,畫作複印於具防水耐焰功能的強化玻璃及鋼製結構畫架上呈現於地景中,透過手機導覽APP,觀眾更可藉由Beacon行動導覽系統所提供的中、英、日語影音導覽,進一步了解作品內容。「任何東西若沒有當代的意涵便無法感動人」是陳立栢不斷強調的概念,對他而言「陳澄波」是一個開放性的引子、一個媒介,而不是被放在藝術殿堂或政治上的歷史人物,唯有透過不同方式與當下時代互動、找到存於現在的教育意義,才是最重要的事。
學生潘詩梵著色作品《如果我是陳澄波-嘉義街外》。陳澄波作品《嘉義街外(一)》於二二八事件後遺失,現僅存帝展畫冊中的黑白照片,五年級教師古念可將此影像設計於《東里國小南台藝術輕旅行學習手冊》內容中,請學生想像自己為畫家本人,為作品重新上色。(東里國小提供)
今年2月底,總統府一樓第三、四展間推出由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策畫的「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展出內容隨空間分為「從解讀到懷思」與「未竟志業」兩大區塊,在「未竟志業」展區中,一張陳澄波於水堀頭公學校(今嘉義縣水上國小)任教時,指導學生戶外寫生課的老照片(約1920至1923年)放大輸出於牆面,照片右側「速寫.課堂內外」是當時教學現場的示範作品,右側是1945年陳澄波寫給政府、呼籲重視美術教育、應儘快成立公立美術學校的書信〈關於省內美術界的建議書〉(1945.11.15陳澄波給張邦傑參議建議書),陳澄波於信中提供多項推動美術教育的辦法,並筆帶炙熱地表示:「欲達到這目的的時候,我同志甘願當受犬馬之勞。」
在學術界長期對其作品與相關資料的研究下,現逐步解讀出陳澄波最重要的精神為「對台灣新文化的追求」,而他畢生則致力以教育推廣做為對新文化的追求與實踐。導覽過程中,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表示「新文化的追求必須從小的教育開始,陳澄波的未竟之業就是美術教育的推廣」,而這項未竟之業也是陳立栢為基金會定位的唯一使命。展場最後一部分,以基金會近幾年來以國小為主的校園美術教育推廣、童書出版品,與陳澄波作品、文件資料相映,陳立栢表示「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美與真,如果遺忘了『美』這件事,教育會變成機械化的教學、無法改變下一代的體質。」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於富源國小進行「作品檢視清潔、佈展課程」,修復師與學生互動情形。(攝影/林怡秀)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