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研究于書第一人,鍾明善來台演講

中國研究于書第一人,鍾明善來台演講

鍾明善,與右老同鄉陝西人,為中國著名書法家暨學者,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尤其於中國書法史有著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中…
鍾明善,與右老同鄉陝西人,為中國著名書法家暨學者,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尤其於中國書法史有著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撰寫《中國書法史》的第一人。他研究于右任30多年,1982年研究于右任的論文刊載於《中國書法》創刊號,得到了啟功的肯定,成為中國大陸研究于右老的第一篇專業學術文章,影響廣大,後經多年的海內外尋訪,歷時13年完成主編的36卷《于右任書法全集》,在2015年出版問世,為海內外學人公認的「研究于書第一人」。
5月29日,適逢端午佳節,未到下午2點鴻禧美術館圖書室已經擠滿了來自各地的聽眾。鍾明善樸實率直,以圖文並茂、將近90張的投影片,生平經歷與書法藝術二大部分,和聽眾分享自己研究于右任的多年心得。第一張投影片,即是鍾明善翻牆拍攝下的于右任故居照片,從「關中農民的兒子」談起,透過不少難得珍貴的歷史文獻圖片,逐步了解于右任其人其事,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尚存于右任手題「農專」二字的舊磚;西安碑林第二、三、四陳列室間碑廊上鑲嵌的即是于右任捐碑石的一小部分。「于先生一生清貧潔白不置家產,在他身後只留下一些欠人的債務的借據、幾張帳單和書籍、札記。而家鄉故地也僅存一顆老槐樹,三間破瓦屋。柳亞子先生稱他是『落落乾坤大布衣』,的確是這樣,他屬於祖國,屬於人民,是永懷赤子之心的穿布襪子、吃小米飯長大的關中農民的兒子。」
「筆寫古今─于右任的為人及其書法藝術」座談會,鍾明善與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張炳煌一同對談。圖︱中華文物學會
在中場略為休息後,演講進入書法藝術部分。「于先生的書法藝術大體可分兩個階段:一、他潛心魏碑,由『集字』進而探求『我法』,寫出了個人風格突出、獨步當代的楷書、行書品。二、他創立『標準草書』並不斷追求其形式美,寫出了『筆筆皆活』的草書作品,被譽為『曠代草聖』。」對於于右任開創標準草書,他認為:「于先生開創這一課題本身就是利國利民的大業,其貢獻有三:一、從歷代草書作品中精選集字,標明出處,成《標準草書》『草聖千文』,給形體無定草的書定了型。二、將歷代草書作品『偶加排比』建立代表符號,使習草者能掌握規律觸類旁通,於平易中得『前人所謂草書妙理』。三、總結歸納草書書理。自1936年百衲本《標準草書》首次出版,先生多次進行修訂,反覆推敲,以求盡善。直到1961年在臺灣印行的第九次本,仍可見先生修訂之筆痕。」
鍾明善現場揮毫,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王水衷(前排右一)與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蔡耀慶(前排右二)等人在旁,氣氛融洽。攝影/藍玉琦。
「于先生草書的藝術特點可以簡單概括如下:一、『雄渾』、『沖淡』見性情。《詩品》云:『積健為雄』,『返虛為渾』。《詩品臆說》云:『沖,和也。淡,淡宕也』。于先生草書正是『雄渾具全體,沖淡有餘情』的佳作。于先生是胸襟博大、激情奔放的詩人,博雅通識、學貫中西的學者,他的精神、氣度、修養、情操無不寓於書法之中,溢于書法之外。他的書法豪放、勁健、清奇、曠達。既有生獷質直的美,又有蘊藉瀟灑的美。他的經歷、學識、修養、懷抱、氣質都化作了書法的神韻。二、中鋒入紙亦『崢嶸』。我們觀賞于先生的草書總精神貫注,流暢自然,勁健豪放,沉著痛快,有力度、有節奏、有韻律,有點線運動的旋律美。仔細分析,其原因在於他以『中鋒入紙』、『萬毫齊力』中又能著意於點線波變。書聖王羲之〈喪亂帖〉、孫過庭〈書譜〉等都不乏側鋒取險之例,而于先生草書卻少見側鋒。中鋒用筆,要表現出用筆的節奏感、韻律感,于先生採用了輕重不同的提、按、導、送,產生了筆劃的強弱粗細變化;用三折筆法、收筆蓄勢表現筆勢的跌宕、疾澀、力感、動感。于先生早年主張『作草書首貴流暢』。而晚年草書卻能流暢中求波磔變化,在中鋒用筆上走出自己獨特的路子,由理得法,由法悟理,實在難能可貴。」鍾明善並輔以作品及書法單字說明,內容精彩豐富,將其30年的研究於二小時內無私灌注給現場聽眾們,獲得滿堂熱烈掌聲。
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王水衷捐贈其個人珍藏〈于右任自作七言詩〉予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由鍾明善代表接受。圖︱中華文物學會
座談會討論議題面向多元。鍾明善講述中國大陸的研究現況,他以「非常熱鬧」四個字形容,說明了出版的蓬勃,但也有著真偽混雜的狀況;張炳煌則說明了近年來台灣、日本推廣于右任的活動狀況,談及台灣于右任的銅像遷移、于右任墓園的訂定古蹟歷程、帕米爾文化公園的于右任摩崖書蹟;在日本東京史博館舉辦的「于右任逝世50周年紀念回顧展」、于右任弟子高崎書道會的金澤子卿,及藏家西出義心的出版和推廣等。現場聽眾亦提出問題和講者交流。會後,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王水衷更捐贈出其個人珍藏的〈葉恭綽行書七言古詩〉、〈于右任自作七言詩〉、〈于右任寫宴客名單〉予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由鍾明善代表接受。現場氣氛融洽,鍾明善現場揮毫「稽古鑒今」、張炳煌教授揮毫「文物傳邦」大字,贈予中華文物學會留念;理事長王水衷則代表學會回贈中華文物學會會刊給鍾明善和張炳煌,以為紀念。中華文物學會促進學術研究風氣,長期舉辦專題演講活動,邀請重要學術研究者,此次活動不僅是場講座,更為兩岸文化交流盛會,於端午佳節圓滿成功。
張炳煌書「文物傳邦」贈中華文物學會。圖︱中華文物學會
鍾明善書「稽古鑒今」贈中華文物學會。圖︱中華文物學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6月1日至8月27日首次舉辦「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能在典藏古代書法舉世聞名的故宮舉辦個展的近代書家,唯有于右任。於開展前夕,中華文物學會特別邀請中國書協顧問、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名譽會長、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名譽館長鍾明善教授來台專題演講「于右任書法研究」,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蔡耀慶擔任主持人,鍾明善並與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張炳煌一同對談,進行「筆寫古今─于右任的為人及其書法藝術」座談會。
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名譽會長鍾明善來台演講「于右任書法研究」。攝影/張筠。
藍玉琦( 2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