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時的月亮:台灣現代藝術中的月亮表現

當時的月亮:台灣現代藝術中的月亮表現

Moon, Once Upon a Time: Depictions of Moon in Taiwanese Modern Art

高掛天空的月亮,是人類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也是藝術表現時常使用的主題。古代中國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訴說以前的人對月亮的遐想與能夠真正「登月」的期盼。也因為如此,1969年人類得以首度登陸月球,也成為20世紀人類文明與科技發展的重大里程碑,連帶影響了藝術的發展。

高掛天空的月亮,是人類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也是藝術表現時常使用的主題。古代中國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訴說以前的人對月亮的遐想與能夠真正「登月」的期盼。也因為如此,1969年人類得以首度登陸月球,也成為20世紀人類文明與科技發展的重大里程碑,連帶影響了藝術的發展。

20世紀里程碑:人類登陸月球

1969年7月16日載運太空人前往月球的「阿波羅11號」太空船,是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的一環。美國發展太空計畫,實是冷戰期間美蘇軍備競賽的態勢下產生。1961年蘇聯首度成功將人類送至太空,引起美國政府的緊張,促成以成功登月並返回地球為目標的「阿波羅計畫」得以實行。

「阿波羅11號」是計畫中第5次載人任務,此次任務成功登陸月球,三位太空人並得以下船直接站在月球表面,成為人類歷史極為重要的一刻。除此之外,美國用電視轉播的方式同步播放太空人登陸月球的畫面,不僅強化其「歷史性的一刻」,首位踏上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與他登陸後所說的:「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句。年紀較長的台灣人應該都有印象,當時台灣也可以收看到登月轉播,在電視還很稀少的年代,有電視的人家會把電視搬到門外,三更半夜四鄰鄉里圍觀爭看現場直播的情景。

戰後台灣現代藝術中的「登月」

太空人登月不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也影響了藝術家,成為他們的創作主題。最著名的例子,當是劉國松(1932-)1969年起所發表的一連串作品。如《地球何許》系列中,可以看到劉國松用濃厚筆觸與抽掉紙纖維所造成的特殊「皴法」,表現外太空的景觀。近景的圓弧與遠景的圓形是來自太空人從月球拍攝地球的照片所引發的靈感,所以完整的圓其實是地球,反而畫面下方的圓弧才是月球。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後,他又使用了阿姆斯壯拍攝艾德林(Buzz Aldrin)站在月球表面的著名照片,將照片裱貼在紙上,再補上月球表面與遠方的地球,創作出《月球漫步》此一著名作品。

劉國松,《地球何許》,1969,150×78.5公分。(圖片轉引自劉國松官網,劉國松基金會提供)
劉國松,《月球漫步》,1969,水墨設色紙本,59×85公分。(圖片轉引自劉國松官網,劉國松基金會提供)

後來月亮意象仍時常出現在劉國松創作當中,比如1971年創作的《月蝕》系列,此時劉國松已改用「水拓」技法創作,也就是以油墨滴於水面,出現各種紋路,再以紙浸水轉印上去。而面對月亮周而復始卻又日日變化的樣貌,劉國松又有《月之運行》等作品,將月亮盈虧的形象呈現在同一個畫面當中,彷彿有著靜置的影像或底片之感。

劉國松,《月之運行》。(圖片轉引自劉國松官網,劉國松基金會提供)

除了劉國松使用太空人登月的題材作畫,同為五月畫會創會成員的郭東榮(1927-2022)也曾有類似題材的作品。他於1962年赴日留學,後長住日本,長期任教於東京中華學校,1989年回台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以美術系主任身分退休。郭東榮在日期間也以阿波羅11號登月為發想進行創作《向阿波羅11號挑戰》,不過比起太空人登月,他更關注的是美國因越戰而激起的反戰浪潮,畫面中有一男一女擁吻,身後有著黃色的光芒,僅有右下角畫著太空船指揮艙進入地球後撐開三個降落傘的圖像。與其說是讚頌科技的發展,毋寧更帶著反思的意義。

郭東榮,《向阿波羅11號挑戰》,1973,194×259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源自:《繼往開來 長流四十週年紀念專輯》,長流美術館,2013,p.244。)

此外,建築師王大閎也曾因應美國登月成功,欲在太空總署所在地的休士頓建築一「登月紀念碑」。紀念碑為兩道向上逐漸收攏的弧面牆,高逾20層樓,宛如人類伸向天空的一對手臂,而從天空向下俯視,又如同看向天空的雙眼。遺憾的是,此紀念碑因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而未能蓋成,但此一簡潔洗練而又深富意涵的造型,可以說是王大閎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王大閎《登月紀念碑設計海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東方」的月亮

除了前述「五月」畫會的成員外,另一個著名的台灣現代藝術團體「東方」畫會,也有成員以月亮為題的創作內容。李錫奇(1938-2019)1955年就讀於台北師範學校時,曾受當時執教的周瑛於課餘時間指導木刻版畫,開啟他日後以版畫為主的創作方式。李錫奇1959年與楊英風、秦松、施驊、陳庭詩、江漢東等人成立「現代版畫會」,後又加入東方畫會,以此契機開展出有別於過往寫實主義風格的創作面貌。

1970年代李錫奇受到普普藝術與歐普藝術的影響,開始把現成物加入作品,並以幾何圖形構成畫面。著名的系列作品《本位》以圓形為主要的畫面構成,雖然沒有明示月亮,但透過多張連作的不斷變化,彷彿讓觀者感覺到月象變化的不同樣貌。1970年代以「月之祭」、「月之焚」等題目所創作的一系列套色網版作品,宛如筆觸一般的漸層色塊成為畫面的主軸,但上方總會有圓形象徵月亮,成為整張畫面中最點睛的部分。蕭瓊瑞認為李錫奇創作這一系列作品,也與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有關,但更直接的因素,或許是與妻子古月(胡玉衡)的共同創作,古月寫詩,李錫奇印製版畫,成就出詩畫合璧的古典情趣。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21年「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中展出李錫奇本位系列作品。(攝影/李孟學)

與李錫奇同樣出身福建,也一同加入現代版畫會的陳庭詩(1915-2002),一樣以版畫為人所熟知。原本在軍中所訓練出來寫實主義風格的木刻版畫,在進入現代版畫會後,開始走向以純粹的圖像表現畫面的抽象風格,大量使用的甘蔗板更成為陳庭詩版畫的招牌特色。他也同樣在1970年代開始,於題材上加入日、月、星球等元素,如《星星的假期》、《晝與夜》等系列作品,他以圓形與半圓形的圖案排列組合,用黑、藍、紅、金色印出,印製出來的幾何圖形中,帶點甘蔗板特有的殘破邊緣與不平整而出現的裂痕,略帶樸拙的情調,成為陳庭詩版畫創作高峰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李錫奇,《月之祭》系列版畫其一50.9×36公分,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陳庭詩,《日與夜#10》,1972,89.2×89.5公分,國立台灣美館典藏。(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戰後的台灣藝術發展,不僅反映了當時年輕學子們時代脈動的渴求,在國際局勢與時代發展面臨巨大轉變的過程中,他們的創作也間接反映了社會變貌的「時代精神」,描繪月亮不僅僅是自然的歌詠或詩意的隱喻,更是見證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註腳,打開我們對未來想像的空間。

李孟學(Li Meng-Hsueh)( 93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