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從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到兩岸故宮博物院,全球文博機構掀起一股藏品數位圖像的開放風潮。使用者一方面慶幸能在點擊之間輕鬆瀏覽館藏品,但同時迎面而來數十萬件以上的龐大訊息,若想要從中找到心所屬意的作品,總會出現如大海撈針般地挫折感。要如何透過便捷效率的方式,來幫助用戶聯繫並體驗各典藏單位,獲取文物的廣度和深度?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現正進行的「中國圖像誌索引典(Chinese Iconography Thesaurus,CIT)」項目,或許能為此一困境提供解決之道。
CIT項目圖像選粹─V&A博物館藏品。(CIT項目提供)
計畫宗旨與成果
受到英國政府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CMS)贊助的CIT項目,是在該館亞洲部內執行,始於2016年,為期共三年,主持總監為館方中國藝術資深研究員張弘星,成員目前包括高瑾和林逸欣。CIT項目匯集漢學、藝術史與資訊研究,是歐美學界首次針對中國藝術進行圖像誌主題分類的方案。其旨在創建一套標註準則,為博物館、圖書館與文獻庫的專業人士提供標準詞彙,從而提升館藏文物編目的質量和準確性,並促進數位圖像彼此之間,跨收藏的資訊獲取及相互操作。同時間,一個使用CIT索引典標註的精品圖像庫,也將會對外公開展示。
受到英國政府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DCMS)贊助的CIT項目,是在該館亞洲部內執行,始於2016年,為期共三年,主持總監為館方中國藝術資深研究員張弘星,成員目前包括高瑾和林逸欣。CIT項目匯集漢學、藝術史與資訊研究,是歐美學界首次針對中國藝術進行圖像誌主題分類的方案。其旨在創建一套標註準則,為博物館、圖書館與文獻庫的專業人士提供標準詞彙,從而提升館藏文物編目的質量和準確性,並促進數位圖像彼此之間,跨收藏的資訊獲取及相互操作。同時間,一個使用CIT索引典標註的精品圖像庫,也將會對外公開展示。
CIT項目總監暨主編張弘星。(CIT項目提供)
此數據庫是一種動態且開放的研究工具,集合跨機構圖像檢索平臺、圖像誌辭典及圖像誌標引規範的綜合特色,讓廣大的用戶群體,能夠在各個藝術品間探索內容與聯繫。作為開放存取的資料內容,CIT項目將於2019年秋季上線,可供民眾瀏覽和檢索。具體成果會在V&A博物館以及由博睿學術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設計發行的專屬網站上公開。本項目希望透過建立具有控制詞彙特性的索引典,能與國際典藏機構合作,向對中國圖像誌研究有興趣的人士,提供一鍵式的跨數據庫資料檢索服務,打造一個開放共享、跨域共創的公眾教育學術平臺。
中國圖像誌索引典數據庫網站首頁。(CIT項目提供)
圖像誌數據庫
圖像誌(Iconography)是CIT項目主要的關注議題,其為藝術史方法論的重要分支。過去的相關研究,主要涉及西洋藝術裡古典和中世紀的宗教主題或再現性風格。但從1960年代以降,圖像誌歷經不斷更新的階段,當前討論已擴展至迄今為止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主題和範圍,例如性別、種族、政治、科學與非西方藝術等。與此同時,廣大社群對圖像誌興趣的增長,也與學術界的這股圖像誌活化趨勢,彼此相互促進發展。最近由蓋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的調查顯示出,在歐美的網絡用戶中,民眾對於博物館和美術館能否提供較佳的主題內容查詢,展現了的高度需求,已成為建置典藏資料庫的熱門話題。這些變化與動態,都對西方大學院校與文博單位中圖像誌文獻庫的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圖像誌(Iconography)是CIT項目主要的關注議題,其為藝術史方法論的重要分支。過去的相關研究,主要涉及西洋藝術裡古典和中世紀的宗教主題或再現性風格。但從1960年代以降,圖像誌歷經不斷更新的階段,當前討論已擴展至迄今為止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主題和範圍,例如性別、種族、政治、科學與非西方藝術等。與此同時,廣大社群對圖像誌興趣的增長,也與學術界的這股圖像誌活化趨勢,彼此相互促進發展。最近由蓋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的調查顯示出,在歐美的網絡用戶中,民眾對於博物館和美術館能否提供較佳的主題內容查詢,展現了的高度需求,已成為建置典藏資料庫的熱門話題。這些變化與動態,都對西方大學院校與文博單位中圖像誌文獻庫的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另一方面,圖像誌自1980年代中期首次被引入華人世界後,也在學界內產生巨大迴響並迅速成長。除了許多涉及圖像誌理論的開創性文本被譯成中文,中國藝術史家和歷史學者,亦已開始將其應用於古代或當代的中國視覺材料(例如繪畫、版畫與照片)研究之上。在這種可稱之為「圖像誌轉向(Iconographic Turn)」的變化中,近年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專家逐漸認識到,博物館、圖書館與文獻庫裡所進行的著錄實踐,通常只是按作者、年代、材質或地域來整理材料而已,此舉並無法紀錄和獲取詳細的圖像誌信息。因此,為了要使中國圖像誌研究更上層樓,建立專門整合的數據庫至關重要。
臺北故宮「圖像轉向與中國圖像誌索引典」專題演說海報。(CIT項目提供)
當前在CIT數據庫中,共收錄倫敦V&A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精選藏品,圖檔數量現為2672筆。作品主要以繪畫為主,也包括少量具有紋飾圖案的陶瓷、雕塑和織品。第一階段內選取藏品的標準,是以各館藏傑出經典以及曾經公開展覽過的作品為優先考量。透過整合國際典藏機構的名品佳作,並以索引典作為一副觀察目鏡,不管是當成望遠鏡或顯微鏡,希望每位使用者,無論是想要找尋靈感、寫作報告或學術研究,都能在數量繁多、主題分散的圖像中,藉此工具增進瀏覽與檢索的效率,並發掘出有趣議題。
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變化的前沿︰圖像誌文獻庫的過去與現在」講座研討海報。(CIT項目提供)
中國藝術主題索引
回到西方視野內,雖然歐美圖書館具有文獻材料編目主題的慣例,例如「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但過去很少有博物館或圖像庫在其收藏中,針對個別視覺物件進行主題內容紀錄。為了解決這類問題,近年來許多收藏單位,在20世紀中發展出來的詞彙標準或控制詞彙(controlled vocabulary)協助下,逐漸開發具有主題標引的能力,例如荷蘭ICONCLASS與法國Thesaurus Iconographique。與此同時,嶄新專業的西洋圖像誌資料庫也迅速發展,當中包括各種跨收藏的數據庫,如博睿學術出版社「文化史圖像數據庫(Arkyves)」;或是舊時照片收藏的掃描數位化,像瓦爾堡研究院(Warburg Institute)「圖像文獻庫(Photographic Collection)」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中世紀藝術索引(Index of Medieval Art)」。
回到西方視野內,雖然歐美圖書館具有文獻材料編目主題的慣例,例如「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但過去很少有博物館或圖像庫在其收藏中,針對個別視覺物件進行主題內容紀錄。為了解決這類問題,近年來許多收藏單位,在20世紀中發展出來的詞彙標準或控制詞彙(controlled vocabulary)協助下,逐漸開發具有主題標引的能力,例如荷蘭ICONCLASS與法國Thesaurus Iconographique。與此同時,嶄新專業的西洋圖像誌資料庫也迅速發展,當中包括各種跨收藏的數據庫,如博睿學術出版社「文化史圖像數據庫(Arkyves)」;或是舊時照片收藏的掃描數位化,像瓦爾堡研究院(Warburg Institute)「圖像文獻庫(Photographic Collection)」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中世紀藝術索引(Index of Medieval Art)」。
具主題標引功能,荷蘭網站ICONCLASS的首頁 。
但是到目前為止,現存的典藏機構主要都在處理西洋藝文媒材,而且與其相關的控制詞彙,都不足以用來描述非西方的藝品物件,極度缺乏紀錄非西方文物的標註模式。這導致位於歐洲與北美的中國文物典藏單位,必須根據歐洲中心式的分類來予以編目著錄,面臨落入文化詮釋不當的風險。為了要使非西方的圖像資源更容易被獲取使用,因此必須建立一系列的專屬文化史圖像庫,並採行控制詞彙來加以說明註釋,而這些詞彙則是必須根植於當地的視覺傳統。
於是,CIT項目遂設計出符合本土國情概念的詞彙方案,建構一套索引典系統,當中具有七大類,分別是自然界、人類、社會與文化、宗教、神話與傳說、歷史與地理及文學作品。當前收錄詞彙約有1萬1000筆,型態是以樹狀圖模式呈現,層級位階可達九層之多。這份詞表包含三種語意關係,也就是等同、層級、聯想以及彼此的屬性結構。透過索引典的協助,典藏單位研究人員能夠從中選擇適當詞彙來描述物件,並保持詞彙使用的一致性,確保館藏物件有著標準化的分類,讓檢索藏品變得更有效率。CIT項目希冀藉由這份索引典,不僅能夠適切闡明中國圖像誌的概念與內容,更能進一步推動中西藝術之間的文化比較。
具主題標引功能,法國網站Thesaurus Iconographique的首頁 。
講座研討
就在CIT索引典和圖像庫的公布前夕,相關的前導宣傳活動已陸續在臺北與北京兩地各自展開。在臺北故宮的「圖像轉向與中國圖像誌索引典」專題演說中,項目主持人張弘星嘗試提出幾個問題,並在歐美視覺編錄傳統脈絡下予以探索:為何建立中國圖像誌索引典數據庫是重要的?CIT項目試圖達到什麼目標?在建構CIT索引典與圖像庫期間,項目團隊的文獻資源與靈感為何?以及本階段的初步成果與未來計畫。另外項目編輯林逸欣在演講中,也向與會者說明設立CIT數據庫的執行工作與步驟程序,包括後端的作業軟體、詞表建構和內容、圖像標註過程以及前端網頁展示部分。
就在CIT索引典和圖像庫的公布前夕,相關的前導宣傳活動已陸續在臺北與北京兩地各自展開。在臺北故宮的「圖像轉向與中國圖像誌索引典」專題演說中,項目主持人張弘星嘗試提出幾個問題,並在歐美視覺編錄傳統脈絡下予以探索:為何建立中國圖像誌索引典數據庫是重要的?CIT項目試圖達到什麼目標?在建構CIT索引典與圖像庫期間,項目團隊的文獻資源與靈感為何?以及本階段的初步成果與未來計畫。另外項目編輯林逸欣在演講中,也向與會者說明設立CIT數據庫的執行工作與步驟程序,包括後端的作業軟體、詞表建構和內容、圖像標註過程以及前端網頁展示部分。
而訂於10月12與13日於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登場的講座研討,則是由CIT項目與OCAT研究中心合作舉辦,主題為「變化的前沿︰圖像誌文獻庫的過去與現在」。本次活動是在中國首次深入探討歐洲與北美建立圖像誌文獻庫的歷史與實踐,當中關鍵議題包括:圖像誌文獻庫的建立如何對圖像誌研究課題作出回應並產生助益?圖像複製技術與圖像誌文獻庫的發展及藝術史研究有何潛在聯繫?當我們想要建立非西方或無文字社會的圖像誌文獻庫時,我們如何修正如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或其他學者的圖像學理論,並根據所探詢的文化特殊性來發展新的詞彙術語?現有描述圖像內容的概念和類型,在何種程度上受到文化約束?其能否被轉譯成他種語言抑或具有普世性質?我們又如何能描述、分類和檢索圖像誌內容?圖像的「畫題」和「主題」是否有所區別?
本活動將以過去百年來歐洲和北美的四個圖像誌文獻庫為案例,探討以上問題和可能答案。這四個案例不僅呈現針對圖像誌文獻庫建構問題的不同取徑和視點,也提供一個機會來觀察它們之間的歷史關聯和變化互動。會議發言人將包括瓦爾堡研究院「圖片文獻庫」主任保羅.泰勒(Paul Taylor)、普林斯頓大學「中世紀藝術索引」中心主任帕梅拉.巴頓(Pamela Patton)、荷蘭「圖像誌分類系統」與「文化史圖像數據庫」主編漢斯.布蘭德霍斯特(Hans Brandhorst),以及CIT項目主編張弘星。每場演講發表後另有評議問答,是由中方學者擔任主持。這次講座不僅作為一個平臺,讓西方學者與來自大專院校和藝文機構的專家及學生,能夠就此主題進行理念和經驗交流,也為中國、歐洲和北美的圖像誌文獻庫使用和進一步開拓將來的合作機會。
博睿學術出版社「文化史圖像數據庫(Arkyves)」網站首頁 。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中世紀藝術索引(Index of Medieval Art)」網站首頁 。
未來發展規劃
「中國圖像誌索引典」數據庫日後打算繼續從現有三家機構中增加藏品圖像之外,也期待與其他收藏單位合作。亦計畫在下階段以印刷版畫為關注對象,試圖從卷軸與器物類別中,開展出不同的新領域。在詞彙建置方面,編輯團隊希望能把權威詞數量增加到3萬至4萬。也將針對單筆的詞彙定義、參考文獻、同義詞表等部分進行整理並逐步對外開放。此外對於新興的網絡分析、可視化展示及關係資料庫和空間信息系統等應用模式,成員們皆深感興趣,值得日後多加嘗試。總而言之,CIT項目的目標不僅協助大家在詞語與圖像組成的森林裡、於數據和資料呈現的百態中,找到心所屬意的焦點對象,更期待藉此推動知識學科範疇的進步,促進數位人文研究的發展。(本文承蒙張弘星博士與高瑾女士提供寶貴意見和修改建議,謹此致謝。)
「中國圖像誌索引典」數據庫日後打算繼續從現有三家機構中增加藏品圖像之外,也期待與其他收藏單位合作。亦計畫在下階段以印刷版畫為關注對象,試圖從卷軸與器物類別中,開展出不同的新領域。在詞彙建置方面,編輯團隊希望能把權威詞數量增加到3萬至4萬。也將針對單筆的詞彙定義、參考文獻、同義詞表等部分進行整理並逐步對外開放。此外對於新興的網絡分析、可視化展示及關係資料庫和空間信息系統等應用模式,成員們皆深感興趣,值得日後多加嘗試。總而言之,CIT項目的目標不僅協助大家在詞語與圖像組成的森林裡、於數據和資料呈現的百態中,找到心所屬意的焦點對象,更期待藉此推動知識學科範疇的進步,促進數位人文研究的發展。(本文承蒙張弘星博士與高瑾女士提供寶貴意見和修改建議,謹此致謝。)
林逸欣( 73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