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仲夏藝術大夢 耿畫廊與TKG+推出三個展

仲夏藝術大夢 耿畫廊與TKG+推出三個展

藝術家袁慧莉。圖|耿畫廊 袁慧莉:墨的兩種呼吸方式 睽違3年,當代水墨畫家袁慧莉再次於耿畫廊獻出個人新作展。開…
藝術家袁慧莉。圖|耿畫廊
袁慧莉:墨的兩種呼吸方式
睽違3年,當代水墨畫家袁慧莉再次於耿畫廊獻出個人新作展。開幕當天,藝術家特地於身體行為表演獨創技法「火墨」,藉著臨製郭熙《早春圖》以完成該觀念裝置一作的最後階段。過程彷彿祭奠儀式,帶出再探古典的莊重氛圍,也昭示現代文明對環境蹂躪的事實。
「火墨」源自袁慧莉於2015年冬赴北京時遭遇霧霾紅色警報時的體感震撼,她感到當前生活景況與古畫居遊山水的理想世界相去甚遠,於是,她透過燒灼宣紙的焦燥碳灰臨摹經典之作,將傳統墨性語境與當代社會語境的斷裂進行重構的闡述。
袁慧莉《火墨.郭熙《秋山行旅圖》》.宣紙、紙炭、裱板、壓克力深框、灼紙捲裝置捲.110×75 cm.2017。
「火墨」之外,新個展「墨的兩種呼吸方式」的另一重點是與之對比的水墨作品—「孤山水」與「時間之漬」兩個系列,呈現水墨畫淡沱淋漓的特質,作為「潤」墨的寫照。前者塊狀風格既象徵畫家長年居於山邊海際、多霧空景的金山生活寫照,也象徵台灣島的地理現狀與政治處境。簡筆淡墨盡顯北台灣溼潤氣候與空濛畫面。同時,一如「火墨」實驗精神,「孤山水」也以不同材質與技法來抒展墨性與紙性之間的微妙差異。後者則是以長時間千點萬筆、層疊皴染的「積墨」,表現蟬翼熟宣積厚而薄的墨性與點漬交疊的層次空間狀態。袁慧莉表示,「兩個系列都表現出了似山似石、非山非石、得山復無山的形態與墨韻,以筆墨的簡與繁出入於精神的瞬間與複思、具形與去形的觀照,將『水墨』的墨性形態從自然山川場域轉化為情狀隱喻與物性美學。」
藝術家石晉華。圖|耿畫廊
石晉華:兩樹一山
「兩樹一山」一旁展牆印著電影《犧牲》出現的對白:「如果每天在同一個時刻,做著同一件事情,像一個儀式一般,這個世界就會有所改變。」彷彿作為藝術家石晉華這30餘年來的生命經驗與暫時性的結語。
在日復一日的挑水、爬山、灌溉中,靜慮沉思,造就了《犧牲樹》、《瑜珈樹》、《岡仁波齊峰轉山》。一種精神性的鍛鍊成為石晉華藝術創作的普遍調性。
石晉華《瑜珈樹(18棵瑜珈樹)》.數位輸出.1994-1996。圖|耿畫廊
啟發藝術家甚多的《犧牲》內容—小男孩照顧樹的不同階段狀態,經修改後也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使得這則「寓言」成了日後生命的「預言」。他說:「一開始,我覺得自己是新故事的小僧。加州留學期間,在每日做瑜珈與靜坐所面對的《瑜珈樹》樹幹上,發現一根深陷樹中的大鐵釘,進而覺知那棵樹其實也是自己,拔不出來的釘子就像是自身的疾病,無法拔除只能與之一同成長、生活。」後來,他開展「走筆」系列,以鉛筆的筆觸與耗損象徵生命的痕跡與無常;近年「走筆」新系列「轉山」,以鉛筆朝聖、繞行出西藏的聖山岡仁波齊峰。在這個追求覺悟的朝聖旅程中,鉛筆愈來愈短,猶如行者逐漸揚棄對自我與現象世界的執著,無止境地進行精神的鍛鍊與解脫。
「兩樹一山」一如石晉華過去作品顯示了自身的浪漫情懷與對生命的堅持。
蘇育賢《石膏鑼|擊樂演奏》錄像截圖(樂手:鄭雅心).2017。圖|耿畫廊
蘇育賢:石膏鑼
蘇育賢重新演繹的是實驗劇場先驅黃華成1965年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演出的單幕劇《先知》;時隔50多年,他找回當年演員莊靈、劉引商回到原場地耕莘文教院,以雙頻道錄像形式重新演繹這部作品。
《先知》是台灣戰後實驗劇的開端。黃華成在劇中描述一對夫妻觀看舞台劇,舞台上僅有光影與布幕運動及滑輪聲響,男女主角則在觀眾席上對話。從輕聲細語談日常瑣事,逐漸轉為嘮叨、抱怨與爭吵。職業為抄寫員的丈夫自認為是肩負起中國五四運動以來啟蒙者的角色,也為苦無資源實現的理念辯解,表達現代主義知識分子的精神分裂狀態。關於演出結構設定,黃華成原本希望打破傳統劇場模式,按劇本描述場景進行,但未被當時導演陳耀圻採納,因而台上機具運動被取消,演員也回到舞台上。蘇育賢說:「就根本而言,黃華成的《先知》其實從未『真正地』被演繹過,因此我邀請當時的演員莊靈、劉引商回到現場,2016年重演當年『缺席』的劇作,並拍攝成影片《先知》。」
蘇育賢個展「石膏鑼」現場一景。圖|耿畫廊
脆弱且具不可逆毀滅的儀式性物件石膏鑼,實際象徵隱微且稍縱即逝的台灣現代性主體,但伴隨檔案文件的欠缺,那塊石膏鑼曾經發出的聲音僅留存於想像。是次展覽,蘇育賢推出一紀錄片形式作品,內容是採訪當時曾在現場目睹該劇成員如何描述陳映真敲擊石膏鑼的行動與其潛在的意圖;此外,他委託聲音工作者鄭雅心用各種發聲方式實驗石膏鑼可能發出的聲響。或許可以這麼說,蘇育賢企圖藉此提出一種脆弱主體可能的發音方法。
耿畫廊與TKG+以3位當代藝術家袁慧莉、石晉華、蘇育賢的個展迎接今年高溫不下的夏季。各自交友圈在開幕當天聚集,彼此相會,為現場帶來不小的注目焦點。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