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簡要梳理台南從公部門展演空間、非營利空間與至今仍被一再反覆討論的「替代空間」的發展紋理,以及藝術在這當中被呈現的樣貌。1984年正式啟用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今「台南文化中心」),或可作為一個標示起點的座標,再準確一點說,1980年代的台南,除了創立於1980年的「華燈藝術中心」(註1),對比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年成立,台中的台灣省立美術館(今「國立台灣美術館」)的籌備處也於同年成立,此時的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自然扮演著當時台南視覺藝術的主要展演場域。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1980年代初的台灣,在所謂「替代空間」時代來臨之前,以新生代藝術家所組成的畫會,成為了藝術樣態生成的重要角色之一。此時在台南,1986年成立的「南台灣新風格畫會」,是一個必須被特別提及的新生代藝術家團體。其核心成員黃宏德當時正任職於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於1985年提案舉辦「南台灣新藝術.風格展」,並隨著展覽於1986年落實,畫會也隨之順勢形成。(註2)「南台灣新風格」的成員以「選擇離開台北生態、回到南部生活,有著南部觀點的藝術家」為主,其代表及重要性,標誌的是對於「台南當代藝術的鮮明在地性」的開啟(註3),,是勾勒台南當代藝術生成樣態,以及探究當代藝術貼近於台南的地域特質、精神,一個不可遺漏的拼圖區塊。
文賢油漆工程行的開放式陽台棧道常匯聚許多創作者討論。(林煌迪提供)
在海馬迴.光畫館舉辦的「莫拉克:陳伯義個展」。(海馬迴.光畫館提供)
時序來到1990年代,此時台南開始有了首間不同於當時台灣商業畫廊體質,由藝術家組成經營的獨立藝術空間「邊陲文化」(1992-1995)的出現,接續再有「新生態藝術環境」(1992-1999)、「原型藝術」(1998-2005)。至2000年之後,則有「文賢油漆工程行/豆油間俱樂部」(2000-2018)、「台灣新藝當代藝術空間」(2003-2014)。2007年開始,再有「76藝文空間」、「57藝術工作室」,2009年之後,則更密集地先後成立「K’s Art當代藝術空間」(2009-2012)、「海馬迴.光畫館」(2009-)、「MIGA藝文空間」(2009-2015)、「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2011-)、「齁空間」(2012-2018)、「絕對空間」(2013-)、「么八二空間」(2013-)、「能盛興工廠」(2014-2017)、「聽說」(2014-),以及於今年初甫成立的「節點」(2019-)等。(註4)
2014年「耳蝸」於齁空間戶外聲音表演活動「渡河」。(齁空間提供)
「邊陲文化」作為「替代空間」在台南較確切的發軔起始點,是以一群甫從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的年輕人組成,他們回到家鄉台南成立藝術空間,從位處於台南的地域特性出發,展覽質性偏向實驗性質,其以「邊陲文化」名稱的命名,作為思考傳統邊界的打破、以及以現代藝術抵抗傳統的理念宣稱。「新生態藝術環境」,如其名稱,思考著「藝術新生態」的創造,空間規劃上配置了畫廊、書店、劇場、咖啡廳,展覽亦具備堪稱實驗、前衛、當代的展演,亦是台南早期規模最大的複合式經營藝術空間。「原型藝術」則是交疊著「邊陲文化」的成員,「空間經營既非商業型的畫廊,也非合作畫廊的會員型態,純粹以不收取場租費用,提供當代藝術展演」。(註5)
可以說,1990年代出現於台南的三座藝術空間,即勾畫出所謂「替代空間」在台灣在地發展後所呈現的幾種基本樣態。如論者呂佩怡依據1993年連德誠於〈替代空間,替代什麼〉一文所彙整出的三個特質,「雖然台灣的替代空間是非營利性,但藝術家偶而還是可以做些小買賣,並不是嚴厲地反商業系統」、「替代空間在台灣,主要是『空間』的問題,而不是『替代』的問題,也就是說西方的替代空間的前衛性、反體制的精神在我們的替代空間中是很難看到的」、「台灣的替代空間多為提供一個『中性空間』,而不是另一個空間,因此比較強調其藝術形式上的實驗」。除外,不同於西方替代空間強調與藝術體制的差異,台灣替代空間則涵納在藝術系統內,並且「較少有質的改變,而是量的擴增」。(註6)
2013年朱盈樺駐市期間開放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提供)
2000年後,台南藝術空間的發展仍延續著上述特質,同時的確明顯展現一種量的擴增,其中,近半數的空間經營者背景,源自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亦可見藝術學院與藝術空間在台南的緊密地緣關係,以及其在展陳性質上難以避免的重疊相近。除外,伴隨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出現所成立的「總爺藝文中心」、「321巷藝術聚落」,「蕭壠國際藝術村」等官辦展演單位,在近年亦多可見其所舉辦的活動項目,與這些藝術空間部分有著主辦、承辦的合作關係。可見台南從公部門、藝術學院、民間,彼此形成一種資源流動的合作生態鏈。
今年2月甫成立的藝文空間「節點」。(節點提供)
然而,原本於台南齊放的藝術空間,基於各自不同的因素,也陸續吹上熄燈號,如果要說這是一種藝術空間的生態萎縮,或許可思考的是,某種屬於特定時代背景與條件生成的「替代空間」使命的階段性結束。今日對於藝術空間的想像,在承繼「替代空間」中的理想性精神與模本範式外,如何展現「質」的差異。以台南的聲音藝術空間「聽說」為例,其以活動、工作坊為形式,以與參與者近身對話的形式展開,或可說是另一種面對當代藝術持續多樣發展的應對方法,甚至是必要打開「替代空間」演變至今日的更多想像與實踐方式。今日,不同於1980年代只有文化中心的台南,台南市正式擁有一座台南市美術館,更讓人期待其立基於民間各式多樣的藝術樣態,挖掘並開展出從台南地域特質出發的差異性精神紋理。
台南市美術館2館外觀。(攝影/王萱)
註釋:
1. 「華燈藝術中心」,由天主教紀寒竹神父創立,初期設立旨在服務青少年及社會青年,以戲劇、現代舞、兒童劇、音樂、視聽媒體藝術為主要推廣。參閱〈華燈劇場〉,台灣大百科全書。(瀏覽日期:2019年2月28日)
2. 關於「南台灣新風格」相關年表與深入論述,詳參閱鄭雯仙主編,《風動_南台灣新風格展覽檔案記錄1986_1997》,台南:佐佐目藝文工作室,2018。
3. 王品驊,〈地域性思考與想像的詩學:南台灣新風格畫會的純粹性實踐〉,同上註,頁14-27。
4. 此藝術空間名單選取為筆者以參與書寫並出版於2012年《在微光下,從南方出發:台南藝文空間回訪1980_2012》一書中之例子,所重點式列舉並再補述。「76藝文空間」、「57藝術工作室」確切停止時間尚不確定,只知目前皆已停止藝術展演營運。
5. 參考出處同上註。
6. 呂佩怡主編,《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台北:田園城市,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