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籍決選委員名額的存在,專精於表演藝術且有多次擔任台新獎評審的紀慧玲指出,即便大會已盡可能的準備了資料、面談、會議以補足評審之間的認識落差,但此一評選方式的侷限性仍舊鮮明,欲藉由短短三天的討論進行溝通與理解是遠遠不夠的,且始終堅持要有外籍決選委員的評選方式,某種程度也反映出台灣仍處在文化邊緣的特性。而給予獎項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依據入選作品的藝術高度、帶給社會的訊息,又或者是支持鼓勵藝術創作者,都仍是需要進一步釐清的面向。且正因為評審們之間的背景差異,溝通過程的話語翻譯與文化差異仍舊是難以克服的面向。基於上述的種種,紀慧玲認為即便台新獎已是國內少有的高規格評選,但仍有許多值得思索與改進的細節。
林志明。
另一位國內評審,現任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主任的林志明對此一評審結果則相對樂觀,一方面是他首次參與「不分類」評審,且五件作品不僅領域與關懷皆有不同,又涉及了傳統/當代、在地/國際之間的差異性,故與其說是單純的評選,不如說是分別指出了現前台灣當代藝術的各種面向,以及可見的潮流與當前現象。林志明指出,年度獲獎者許哲瑜在各個評審環節中都持續受到各方肯定,其作品涉及了文字、小說、虛構、合作,以及書寫、影像與文學性的高度互文性,故此決選結果不僅是帶給年輕世代的肯定與鼓舞,同時也是台灣當代藝術動向的思潮摘要與提示。
紀慧玲。
【台新藝術獎特別報導】
3.國際決選評審建議
4.國內決選評審建議
本次決選主席,擁有大量顧問、評審,與教學經驗的陳郁秀首先表示,即便其已有豐富的國際評審資歷,但台新獎這樣的嚴格評選對她而言仍是國際少見的案例。此外,經過百件作品海選而出的五件決選作品以及相應的獎金,已然是對所有參與決選者的實質肯定。而即便主辦單位準備極其豐富的資料、藝術家訪談、決選過程中密集的討論,以及大量討論方解決的文化轉譯面向,最後的年度大獎仍是一個「心中淌血」的艱難、漫長過程。其中不僅五件作品的關懷方向、價值體系、問題意識皆不相同,每個決選評審自身的脈絡、背景也都存在著許多鴻溝,故評審過程的核心目標本身就充滿困難。
陳郁秀。
吳樹安( 4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