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天涯海角變得觸手可及。 藝術家岑龍在威尼斯蝸牛府(Palazzo Contarini del Bovolo)精彩的展覽場地所舉辦的個展《看不見的通道:一條連結永恆精神的紐帶》(2022.3.10-4.7),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觀摩機會。其圖像強悍有力、引人注目。在策展人 Metra Lin 的刻意運作下,展覽呈現了一種超越時空的純潔和優雅感;從公眾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精緻的精神體驗。
岑龍的作品:純繪畫的大畫布,結構和技法堅實,筆觸流暢。他的作品似乎與20世紀中國官方藝術的形象相去甚遠,也與上一代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大不相同,他們往往喜歡表現的是概念的藝術。岑龍的繪畫以具象的人物造型為主,並與托斯卡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現持續對話;他的作品呼應了深刻的西方記憶,其獨特之處充滿了靈性,雖然與基督教的風格沒有直接聯繫,但傳達了類似宗教的期望與思想啟蒙的內容。
藝術家彷彿將存在的意境移植到了一個古老的地域,使用一種超越當代現實的語言,以及一個無法分辨時代的人性。男男女女,在繁星點點和單純直白的背景之下,我們看到漁民、牧羊人和強大的母性。
為了使這個場合更加珍貴,蝸牛府的重要典藏: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天堂》,還有15和16世紀的其他作品,包括羅倫佐.洛托(Lorenzo Lotto, 1480-1556)的一幅畫和幾件木雕作品與岑龍的作品進行了對話。戲劇性的光纏繞著,它們穿透令人恐懼的黑夜,也在白日皚皚之下令人眼花繚亂。光不僅是一排排的星座,它們可以反襯出陰影,也可以是白皙的身體,可以是女人的白色乳房。
花了十多年深度研究岑龍作品的策展人Metra Lin, 她在一個感人的夜間座談會告訴我們:本次個展所收集的作品首先源於對新冠肺炎大流行所產生的迷失,也有對意外命運的共同感覺與不安。畢竟,岑龍多年來一直選擇幾乎完全孤獨地工作。
岑龍,1957年出生於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廣州,因為無法融入中國的社會體系,他放棄了學術生涯,以更大的自由度持續他的創作。 他的一生深受他的父親岑家梧(1912-1966)被迫害而自殺事件影響。岑龍父親是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和民族學、藝術史的大家。‵,他出生於一個令人尊敬的書香門第(他的母親馮來儀也是一位知識分子),所以他自小即接受到西方藝術、哲學和傳統文化的薰陶。這些小時候的養分都深深地影響著岑龍藝術創作的想法和表達的符號。
因此,岑龍的繪畫帶有對生命延續的不安,而且充滿了神秘感。它們講述了每一種信仰,但不與特定的教條綑綁在一起。
最可貴的是他的作品所喚起的無形通道和永無止境的信仰分享,以及存在於其中的美好。即使那份美好是有限的,但也是完美的。
與哲學家史賓諾莎(Baruch Spinoza)一樣,岑龍肯定了史賓諾莎的「自我完善」。在迷茫的日常生活中,在更客觀的行動中,比如集體觀點中,岑龍發現了真正不能忘記的東西。所以這個世界是詩意地聯繫在一起的,也是脆弱的。他畫布上的主人公顯示出另一種生活,更加謙卑。他們在追求宇宙間生存的原始規律。
憑藉堅定的信念和絕對的奉獻精神,策展人Metra Lin將這位傑出、孤獨、屬於異端、逆流的藝術家美麗的畫作帶出中國。 台灣策展人持續地將岑龍所欲傳遞的人性和跨文化的神祕張力帶入世界。
岑龍那堅韌的史詩般的力量給我們帶來了希望的火花。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卻也是這個時代的果實。
註 本文譯自Francesca Brandes於E Nord Est所發表的文章:Cen Long il confine invisibile della grande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