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複調神話──眾聲共響的「日常」之音

複調神話──眾聲共響的「日常」之音

Polyphony Myth –Heteroglossia of “Quotidian” Sounds

今(2021)年臺灣藝術大學以「複調神話」為題,邀請臺灣、美國、法國、德國、韓國、香港共25位藝術家,透過限地製作與經典作品的呈現,開展出4個子題,分別為「異質混音」、「變奏」、「日常性」、「失神」。

延續著去(2020)年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的脈絡,今(2021)年臺藝大以「複調神話」為題,邀請臺灣、美國、法國、德國、韓國、香港共25位藝術家,透過限地製作與經典作品的呈現,在臺藝大藝術聚落與九單藝術實踐空間,交織出眾聲共響而紛呈的藝術視野。

神話作為上古人類理解自然萬物變化的承載形式,將遠古生存的智慧與觀點包含在奇想的故事情節之中。但在當代社會以科學理性為主導的狀態下,神話退居成古老文本或過時的迷信,以至於若要在當代「製造」神話,似乎成為藝術家專屬的特權。他們劃出特定的場域,投注他們形塑的內容,帶領觀眾暫時脫離外界的「真實」,進入他們建構的神話體系。而源自於音樂術語的「複調」(polyphony),在俄國文學理論學者巴赫汀(Mikhail Bakhtin)轉用下,成為文學修辭,用來評論多線敘述的小說體裁,引發所謂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相異的觀點聚集在一起共同發聲。而當代藝術展覽,實際上也反映了「複調」的概念,不同創作的特質、概念、脈絡與意義,與展覽場域的交織聚集,成為一場「嘉年華」(carnival)般的盛會。

沈昭良《不義遺址─安康接待室新店軍人監獄》,2020。(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異質混音」:多樣跨界的藝術交流

有章藝術博物館根據此一基調,開展出四個子題,分別為「異質混音」、「變奏」、「日常性」、「失神」。延續著「複調」一詞原有的音樂本質,「異質混音」帶出當代藝術多樣跨界的混種特性,與其他領域進行交流,本次邀請參與展出的無垢舞蹈劇場《觸身.有情》可謂其中頗具代表的例子。創立於1995年的無垢舞蹈劇場,在藝術總監林麗珍的帶領下,為國際知名的現代舞蹈團體,濃厚的東方思維,結合修行與冥想,在現代舞蹈當中獨樹一幟。《觸身.有情》展出無垢舞蹈劇場歷次舞碼所使用的服飾道具,放置在由藍色絲布所覆蓋的榻榻米上,象徵生命的長河。展場中央則以乾燥的稻穗放射排列成圓,中央置放蠟燭,像是為豐收的生命帶來美好的祝願。此外,展示空間中也陳列團長陳念舟「無垢茶活」中所設計、使用的銀壺及茶具等,在日常生活中注入生活美學的情調。

無垢舞蹈劇場─林麗珍、陳念舟《觸身.有情》,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而在九單藝術空間中所展出的作品《血脈神殿》,創作者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身兼作曲家、歌手、導演、編舞家與造形藝術家等多種身分,他以五位表演者與2018年所創作的《細胞之歌》為基調,疊加的人聲配合表演者的正面臉部局部影像,對家庭、血緣、身分與生物性的概念的探問。聽覺與視覺所帶來的感官刺激,在昏暗的空間當中,全然沉浸在藝術家的製造出的情境當中,聲音的交疊擴散下,也呼應著「混音」的子題。

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血脈神殿》,2018。(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變奏」:重新詮釋後的多重樣貌

而「變奏」則自「複調」概念中加以延伸,藝術創作透過特定神話重新詮釋、改編,成為「他人語言中存有他人語言」的雙聲表述(double-voiced discourse)。位處臺藝大藝術聚落中一間修整後的屋舍,邱承宏與許家維所共同展出的空間中,可看到藝術家對既有的物件或對象進行進一步的轉譯。許家維與臺灣藝術大學科技藝術實驗中心合作,從基隆和平島考古出土的教堂遺址出發,使用遺址出土的考古文物,採用3D列印的方式製作成樂器,並由考古學者謝艾倫與作曲家許德彰,使用這些樂器進行演奏。可視的考古遺址變成可聆聽的音樂,使用文物轉換而成的樂器,以及三部紀錄製作過程與遺址演奏現場的影片,也像是傳遞著橫亙古今的訊息,充斥回響於空間之中。

許家維《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影像)、邱承宏《採光》(雕塑),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邱承宏則以「採光」為名,將城市中的遺留物為對象,如混凝土牆、瀝青路面、鐵皮等,宛如另類的「考古」過程般,將這些「文物」以夾具鋼柱收攏交疊,宛如彼此依存共生的結構體。另外,他以去年起在臺東、花蓮等地展出的《水泥動物園》延伸出的創作,將水泥動物中缺陷凹洞的填補物,以3D掃描的方式放大列印,表面使用磨石子包裹並嵌入金屬條,以鐵鍊懸置在空間當中,試圖打破自然與人工、有機與幾何、完整與不全、等邊界交織的脈絡,透過重新擺放與建構,讓觀眾在熟悉的工業產物當中,重新理解物與人之間的關係,並帶出「日常性」的展覽子題。

邱承宏《採光》(裝置)、許家維《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影像),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超日常」:奠基臺藝特色的展覽脈絡

有鑑於自2018年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超日常」以來,有章藝術博物館在年度展覽中都不斷在探問與重新定義所謂日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加上臺藝大藝術聚落特殊的空間性質,藝術如何介入這些貌似日常卻又不日常的場域,成為藝術家身處其中時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而這個隱隱成形的策展脈絡,也在「複調神話」中繼承下來,成為主要的展覽子題。

如黃榮智在其作品《殺時間:散步/爬梯/清水池》中,運用了其中一間以民居加以改建的展場,滿滿的鋁製水盆承接著由天花板管線滴落的水滴,形成參差規律的聲響,宛如具象化時間的流逝感。室內一隅鋪設著紅土的房間,以及戶外由藝術家建造的生態池,當中種植臺灣本土植物,試圖在一處長期人工化的環境當中,還給臺灣原生植物的生態一處可以生息的空間。透過藝術家有意的返璞歸真,除了消磨時間外,也希望用時間讓自然重新回到應有之處。

黃榮智《殺時間:散步/爬梯/清水池》,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而許進源在此次的限地製作《許進源實品屋》,則是以一棟尚未整修的老屋作為實踐場域,在此處進行施工、布展,並加以記錄。許進源以自己在高雄所購買的土地航拍照作為起點,將高雄的土壤搬移到臺藝大藝術聚落,與板橋浮洲的土壤加以混和,宛如工地施工之前的整土狀態,房舍外觀並搭起鷹架,與周遭正在施工的工地難以分辨,藝術與現實的分際變得模糊難分。內部空間則是根據藝術家的規劃,分隔成不同主題,搭配過去的攝影作品,得以了解許進源近年的創作經歷,並從藝術家自身從事營造業的背景,形塑出一個獨特的語境,透過藝術語彙,討論土地與資本、宗教與社會、人與自然等議題。

許進源《許進源實品屋》,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失神」:藝術家對神話的解構與重構

而基於日常性所產生的混音、變奏、改調、延伸之後,藝術家所創作出來的神話,終究會因為觀眾離開展覽現場而離開神話的場域,帶出展覽的的四個子題「失神」。與此同時,「失神」也反向的指稱藝術家試圖解構神話背後的意義,使神話失去不可質疑的神聖性,在解構與重構之間,探詢更多的可能性。

如「混.地方」微駐地創作計畫中的李立中作品《如果看到他,請你告訴我》,將自己離鄉北上的心境,投射至鴿子被人類所利用的特殊生態。他在展場放置其飼養的鴿笭賽鴿,是南部地區鄉間傳承已久的特殊賽鴿,鴿子需背負「鴿笭」飛翔一定距離,以鴿笭的尺寸與重量決定輸贏。由於比賽的需要,當地培育出尺寸碩大,但已然失卻歸巢等天性的特殊鴿子,宛如藝術家對離鄉遊子的比喻。

「混.地方」微駐地創作計畫:李立中《如果看到他,請你告訴我》,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而邱國峻的《夢想之境》,則是結合臺灣傳統刺繡與廟會圖像,藉由對圖像的加工改造,將傳統工藝與民間信仰,以有別於過往的方式進行結合。在展示空間中,他將廟會時拍攝的照片輸出在布面,並在正反面的特定地方加上刺繡,而反面的黑布沒有照片圖像時,刺繡處組成另外一種內容,傳達藝術家對照片圖像的異讀,解構原本圖像的神話性質。

「混.地方」微駐地創作計畫:邱國峻《夢想之境》,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同樣由多位創作者在同一空間進行限地製作的,還有由五位臺灣藝術大學研究所學生所組成的《介力屋》。五位創作者分別在空間中進行創作,試圖回應丹托(Arthur Danto)對藝術的提問,思考在藝術展覽概念下對空間的種種規制,並試圖從創作中給出回應。

介力屋:林亞岑《FeedPan-dada》,2021。(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以臺藝大藝術聚落與九單藝術實踐空間為基地的展示場域,雖然無法像單純的白盒子一般給予觀眾全然隔斷現實生活的藝術體驗。但藝術替代空間在大臺北地區日益消逝的現在,有章藝術博物館的展示,無疑維繫著過去充滿實驗性、靈活度,並且不失其學術基礎的當代藝術場域。逡巡於尋常的民宅,找尋藝術發生的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善加運用自身的優勢,讓此處成為藝術蘊育的基地,等待來訪者的探索與發現。


2021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複調神話 Polyphony Myth

展期|2021.10.29(五)- 12.30(四)
地點|臺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

李孟學(Li Meng-Hsueh)( 91篇 )

目前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