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藝術博物館
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建工程無限期停擺引藝文界關注,學生會提三點呼籲校方說明
臺藝大學生會在貼文中指出,校方以有章博物館興建需8.7億元將導致校務基金負擔過重、無法償還鉅額貸款為由,於去年12月26...
叩問書畫藝術在當代的表徵,「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公佈得主
「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在12月29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揭曉各獎項得主。本屆徵件主題為「書畫藝術在...
徜徉大數據的時代浪潮,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發起的「大臺北藝術節」在10月28日開幕,今(2022)年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主題為《登入公海》,聚...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他們在畢展的前一天爆炸:策動組織後的運動傷害與徒勞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系列專題第六篇作者楊芙(b.1996)從台藝大畢業後,目前就讀北藝大美術系研究所。他曾與同學一起向...
複調神話──眾聲共響的「日常」之音
今(2021)年臺灣藝術大學以「複調神話」為題,邀請臺灣、美國、法國、德國、韓國、香港共25位藝術家,透過限地製作與經典...
廖偉立的「雜木林」建築美學
廖偉立生活在浮動島國,文化、社會與生態,處處都充滿「雜木林」的多樣性、混雜性、衝突性與流動性,更是亞熱帶特有的環境與人文...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爭議下的存廢:台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建築
建築拆除與否,都是環境教育的一環。我們需要更多的論述,找到擴建館舍最大化原先的意旨─匯聚更多資源與發展能量,拓展富當代性...
「家物事」:(不)好客的藝術
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策展人鄒婷卻巧妙將限制轉化為施力點,反客為主佈置出一間客廳,讓單間聚落各自成為藝術家的居所。他們在這...
看見創造21世紀的臺藝大藝術博物館之未來
舊有建築物,作為人們過去長時間的使用,承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在面對建物周遭涵構的流轉與改變,如何擁抱「過去」、發...
有章博物館該拆還是不該?
這是一起典型的文資保存與未來發展對撞的例子。由於新的生活需求與公共安全等因素所導致的空間更新,造成「歷史」與「未來」之間...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