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 知識實踐的藝術場域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 知識實踐的藝術場域

由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舉辦的2020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真實世界」為題,邀請不同領域的實作者、研究者與藝術家,這些參展者擁有殊異的知識體系,以實踐、勞動或創作而寓居於世,透過不同的世界觀並置、交流與融合,打開各自視域的局限性,在雙年展場域中逐步完整世界的不同面向而接近真實、辯證真實並意識真實。
由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舉辦的2020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真實世界」為題,開展一段探問「世界」的旅程,多種世界觀在展覽中匯流,鋪陳多義且多元的世界,其以宇宙、地球、大地等不同的意義存在,世界既是情境也是方位;是物理也或許是南柯一夢;指涉時間也呈展空間,然而,如何意識真實?
展覽邀請不同領域的實作者、研究者與藝術家,這些參展者擁有殊異的知識體系,以實踐、勞動或創作而寓居於世,透過不同的世界觀並置、交流與融合,打開各自視域的局限性,在雙年展場域中逐步完整世界的不同面向而接近真實、辯證真實並意識真實。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科榮的極超新星(hypernova)爆炸模擬動態影像(前) 與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為豪的天文攝影(後)。( 攝影/劉薳粲)
首間展覽場地「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將常民信仰文化的美麗符號和天文圖像並置,呼應著天問的調性,媽祖神冠前方佇立著成列的龍柱與花鳥柱,在沒有祭典激情的烘托散發著較為中性的莊嚴氛圍,而隔壁展間使天問在視覺上成為可能,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的成果呈顯宇宙天體的多樣型態:光柵片重疊著太陽影像與月亮軌跡的攝影;恆星的爆炸模擬在螢屏中發散斑斕色彩。兩者截然不同的知識系統探問天際,無論是作為精神寄託的常民信仰,抑或是公式理論支撐的天文學,皆承載人類夢想接近世界本質的慾望。
九單藝術實踐空間中陳列著永和保福宮舊廟的神龕龍柱與花鳥柱。(攝影/劉薳粲)
借展自板橋慈惠宮文物展覽館的媽祖神冠。(攝影/劉薳粲)
另外,雜夥共事所集結了藝術家、生態設計師以及建築設計師等不同領域的實作者,其作品《生態機制 – 棲地.轉移.循環》展呈在「臺藝大藝術聚落」一隅,各自帶著不同的知識體系實踐出一幅生態景緻。
雜夥共事所(黃榮智、盧建銘、黃同鋒、賀孝華、高迪華)《生態機制 – 棲地.轉移.循環》。( 攝影/劉薳粲)
藝術家黃榮智將聚落的建築檔案化融入展場,打造小型平式屋頂玻璃屋與木棧道,再將環境的微距攝影,例如殘破的葉子、昆蟲的腳、斑駁的壁癌等輸出成圓形的圖像封存於環氧樹脂砌成的牆,成為一面在地環境的索引資料庫。
雜夥共事所(黃榮智、盧建銘、黃同鋒、賀孝華、高迪華)《生態機制 – 棲地.轉移.循環》 環氧樹脂砌成的牆,封存聚落環境的微距影像。(攝影/劉薳粲)
而窗外延伸的階梯上栽種的是聚落原生植物「冇骨消」與「文殊蘭」,由生態設計師盧建銘從校園的植物原棲地轉移至展場,融合自然、人類居屋與藝術場域而達到美好的平衡。
雜夥共事所(黃榮智、盧建銘、黃同鋒、賀孝華、高迪華)《生態機制 – 棲地.轉移.循環》 展場外側延伸的植物階梯,種有「冇骨消」(右)與「文殊蘭」(左) 。(攝影/劉薳粲)
此外,與雙年展平行的「藝術家居計劃」則邀請藝術家進入待修整的建築空間,構思理想的起居世界,藝術生產的知識轉譯為裝潢語彙,在私密的生活中以及家具使用上感知藝術家的實踐:無論是日常櫃、工作桌、帶有坡度造型的桌椅綜合體、旋轉門、浴室等,所有的居家細節成為藝術創作的載體。其中,藝術家蔡年玨擅長以建築材料「珪藻土」作為創作媒材,使用鑿刀與尖錐在襯有顏料的白色珪藻土表面工整地鑿出大小一樣的方格,顏料便從方格的縫隙中渲染而出。藝術家便將如此的視覺美感實踐於浴室空間,在整齊劃一的白色方形磁磚縫間填抹出恬淡的色澤。
蔡年玨《山在/居中》(右)、 陳昶志《日常櫃》(左)。(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蔡年玨《Bathroom II》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蔡年玨《Bathroom II》 。(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本屆雙年展中的許多參展者並非具有約定俗成的藝術家身分,而是透過各自的實作、經驗論與研究,實踐不同的知識系統,無論是信仰文化、民俗、民藝、科學或自然,在同一藝術場域中交織構築出令人為之動容的世界觀。

2020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

展期: 2020.10.30-12.31
地點:臺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有章藝術博物館( 4篇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博物館為極具特色的大學博物館,依中長程發展計畫,將聚焦於特展策畫、館際交流、公關行銷與相關博物館專業諮詢服務,持續典藏研究與藝術教育推廣,積極擴展本館藝術教學能量,發揮藝術資源發展中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