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

郭志宏於也趣藝廊的新作個展「嵎隅」開展,作品從早幾年的「某山」、「此山」,到如今的「風景研究」,郭志宏筆下的諸山在去除具體指涉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從起初還能分辨出玉山這樣的具體山景,到後來在同一畫面內融合愈來愈多資料照片,因此也容納更多不同山景的特質,並改以「某山」、「此山」這樣的標題概括之。他近期在創作語彙上更進一步,「風景研究」系列中開始漸漸出現僅憑寥寥數筆構建成的風景片斷,看似簡明,卻是藝術家經過深思熟慮,從日常的、美學的集體視覺記憶中萃取出的符碼結構。
近年來不斷在畫山的郭志宏,沒少被人問及「為何畫山」;此番在他於也趣藝廊的新作個展「嵎隅」開展前,筆者也未能免俗地帶出此話題,而他的答案依舊淡漠:「最早是因為繪畫基礎技術訓練時都要畫人物、風景、靜物等等,因為我風景畫得特別好,也就特別有了興趣。」
郭志宏《Study of Landscape 117》,油彩、畫布,95×100 cm,2020。(也趣藝廊提供)
此般「興趣」無疑是異乎尋常的,驅使並支持著郭志宏孜孜不倦地以那重巒疊嶂入畫。而他言談間的淡漠也並非某種欲說還休,當我們將其針對山,抑或更寬泛來說—針對風景的創作,與古往今來藝術史中始終未曾間斷的山水/風景畫傳統一道觀看時,不僅顯而易見其中存在共振共鳴的美學韻味、精神基調,同樣呼之欲出的,是某種置身事外、「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抽離態度。
藝術家郭志宏。(也趣藝廊提供)
作為佚名記憶之載體的山水
無論東、西方,那些具足藝術造詣的山水畫家們於作品中呈現出的,或多或少都與真實存在的某處山景保持了距離,手法不一地創造出屬於各自精神世界的物化時空。從不以寫生為創作現場的郭志宏,仰賴的則是各種從網路上覓得、並截取的圖像,這種古典美學與當代文化的交疊取徑,不僅屬於當代創作者的真實日常,也暗藏某些有關依附於互聯網而生成的記憶網絡的哲學思考:親眼所見、親身所驗的臨場觀察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對某一地的視覺經驗,早在親歷之前就已經以複數形態不斷堆疊,直至最大限度地形塑出對該地之概念與實際狀況的掌握。
在這樣的認知下,郭志宏放棄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多元社會中追求「現場」,反而藉由記憶儲存、碎片化、拼貼式這樣典型的當代路徑,充分利用當代媒介物來降低個人視野所具有的局限,以藝術姿態回應了其所屬的時代。因此雖然同樣不斷地畫山,郭志宏與那將聖維克多山作為美學終極追尋之寄託的晚年塞尚(Paul Cézanne),終究有所不同。有別於塞尚,或是許多反覆畫同一片風景的現代畫家那樣透過個人不斷的美學實驗,以求通達精神風景的至高點,郭志宏數量可觀的「山水集」,更多地指向佚名化的集體記憶,以及我們在拼貼式的視覺經驗中所構建出的「當代風景」。
從早幾年的「某山」、「此山」,到如今的「風景研究」,郭志宏筆下的諸山在去除具體指涉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從起初還能分辨出玉山這樣的具體山景,到後來在同一畫面內融合愈來愈多資料照片,因此也容納更多不同山景的特質,並改以「某山」、「此山」這樣的標題概括之。他近期在創作語彙上更進一步,「風景研究」系列中開始漸漸出現僅憑寥寥數筆構建成的風景片斷,看似簡明,卻是藝術家經過深思熟慮,從日常的、美學的集體視覺記憶中萃取出的符碼結構。
郭志宏《此山9》,油彩、畫布,106.9×71.3 cm、58.3×82.1 cm、58.3×80 cm,2016。(也趣藝廊提供)
郭志宏2014年於德國完成學業返台,並開始長期的風景畫探索,在那之前,人物畫曾在他的創作中佔據相當比重。若回溯那一時期的創作,不難發現郭志宏筆下的人物與後來成為其美學語言之代表的風景,共享某些相通的基調:無論是網路圖像還是家族親朋留影,弱化事件性、指涉性的處理邏輯早已存在,即便某些畫作透過作品名透露人物名字,到了公眾觀看的層面上,也與「此山」、「某山」般的佚名圖像異曲同工。可見無論風景或人物,主題性對於郭志宏而言皆非重點所在,反而成為他構築美學與觀念的中介物。
語言學研究式的風格演進
對郭志宏創作歷程另一個不免落入刻板印象的探問,關乎他在德國求學的六年:連他的德國導師也對其透過創作展現「東方」風格有所期待;而後來以交融了西畫與水墨的媒材、技法來創作風景繪畫,他也同樣容易被想像為某種跨文化美學風格的吸收者與施行者。但創作者的自覺讓其難落窠臼,在風景畫這樣一個極易淪為陳腔濫調的主題中,郭志宏獨闢蹊徑:在無關寫生傳統的當代視覺文化滋養下,以近乎做研究的心態扣連感性的視覺感知。
數年前陳貺怡在對郭志宏「山」系列作品的評論中,曾將當時排序1至46號的「風景研究」稱為「畫家的宣言、他的繪畫專業的展現」(註)。這意味著在郭志宏創作中最基本的技法、語彙,與他在一個整體層面上的美學追求之間,作出了明確的連結。很明顯,近兩年來郭志宏筆下的山巒風景愈發抽象,他以日課般的節奏緩慢而堅持地逐一推進著各種實驗:從2016年左右多以色塊遠近交疊、拼接而成清晰可辨的風景,到2017年逐漸在色塊與線條的萃取過程中闢出多重的空間實驗,如編號約莫在60至80之間的不少作品,都在前一階段風景描繪的基礎上,於單幅畫面內部、若干畫面之間創造出新的構成性關係,甚至實驗以突兀的線條、乃至作為現成物的鮮黃色紙膠帶,透過切割來干擾經典意義上的畫面完整度。2018年左右開始,郭志宏的畫面變得愈發抽象,所藉助的乃是畫面語彙的進一步簡約化;而最近這一年來,他則以易於建立結構的小筆觸為基本單位,畫面色調不超三種、甚至常以細微色階差異的單色調表現,集中能量在那些細密堆疊、近似小斧劈皴的筆觸之間,於濃淡、疏密、走向等微細處,生成整體畫面中的橫峰側嶺、百轉千回。縝密而手法簡約的細部,時時給人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
郭志宏《Study of Landscape 135》,油彩、紙,76×57 cm,2020。(也趣藝廊提供)
關係中的風景:被凸顯的觀看者角度
雖以風景為主題,但郭志宏的繪畫始終在探討形式的邊界,並且相當突出的一點,在於他對觀看者角度的強烈意識,甚至是刻意強調。近年來他的畫面不時被以「抽象」來描繪,而他自己則對其中的二元性不以為然,更傾向於以「不過度具象」來形容自己的創作意圖。在他看來,具象繪畫的問題在於「會被現實綁住」,而諸如走在山間、清風拂面這樣的感受就難以在過度具象的畫面中表現,因而追求足以激發觀者感受的畫面語言,就成了郭志宏不斷實驗新的繪畫文法的一大目標。
郭志宏近期畫作的尺幅較小,但仍在畫框內為種種繪畫實驗提供了聚焦的發揮空間,以簡約的語言容納空氣、光線、濕度等。他在畫面上的「去中心化」處理有了更微妙的變化形式,觀者的觀看趣味也並未因愈發簡約的形式語言而有所減少。宛若一位出謎者,郭志宏在畫面中以線條或結構走向暗示出觀看路徑的同時,也打開了多層次的開放式解讀空間,他藉這些風景創造出面對觀者的種種協商乃至交際空間。在這些「交際」空間中,依舊以留白等手法展現空間推移,觀者於其間或可感受到山色空濛、虛懷若谷,或可在某些作品中相當平滑的留白分割線中,體會到拼貼、甚至是畫面內部的「蒙太奇」效果(如「風景研究」系列中編號為111、132、135的作品)。部分作品中藉由微透的紙膠帶來進行切割操作,也類似地帶來空間在多重維度上延伸的想像。在這裡,郭志宏以微妙的新手法,不僅呼應了位居自己風景創作源頭處對當代視覺文化的截取與拼貼,或是早先帶來交響樂般想像的多聯畫,也以謙卑的摸索姿態回應了當代的觀念繪畫語境。
郭志宏《Study of Landscape 132 》,油彩、紙,57×76 cm,2020。(也趣藝廊提供)
做書:另設遊戲規則的文法研究
今年以來,郭志宏在持續創作架上作品的同時,也在撫育幼子的過程中萌生了為小孩創作書的想法,著手將自己的創作置於不同的遊戲規則之下。除了創作載體與觀看方式的轉變,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他此前藉由多聯畫、錯落拼接展呈等不同形式進行的空間維度實驗。一本書的內部空間既連貫、又跳躍,同時具備了架上繪畫所難以展現的時序性,更同時允許郭志宏進一步轉化透過當代數位工具所獲得的視覺經驗。紙質書也可容納不同的繪畫媒材,油彩顏料是到目前為止他在做書的嘗試中所借重的一種,他以此繼續用顏料厚薄來控制畫面緊湊度的實驗。
儘管尚未克服所有的技術難點,郭志宏已在此一新的遊戲規則下開始了新的繪畫語域(register)之探索。語言學中的「語域」關乎語言在不同使用範疇、領域或場合中的風格變體;而既然「山」之於郭志宏,乃是一種自成一格的中介物,他也藉助各種新舊載體和語域,拓展於那群山之間不斷生成的語彙與風格,最終指向的,還是藝術家與繪畫本質之間不斷流變的關係。
2018年台北藝博也趣藝廊展覽現場「Daily Artist 本日藝術家計畫」展呈郭志宏作品。(也趣藝廊提供)
註   參見陳貺怡〈郭志宏的「山」系列〉,收錄於《FOCUS焦點藝術》2018年3-4月號別冊《郭志宏:以山為名》。

嵎隅-郭志宏個展

展期:2020.08.15 – 09.06
地點:也趣藝廊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0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