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Mind the Gap by bísút X No copies.:留意間隙,以及那些在間隙中生長的想法

Mind the Gap by bísút X No copies.:留意間隙,以及那些在間隙中生長的想法

「Mind the Gap」是bísút繼去年在lightwell舉辦品牌創立的首檔展覽之後,又與新興藝術品牌No copies.聯合推出的一檔藝術家聯展。伊安・菲利斯(Ian Felice)、蘇煌盛、陳米靖、楊寓寧、何宇森與朱曼禎六位藝術家創作語彙各異的作品,錯落擺放在曾經是楊三郎哥哥開的女給咖啡店與前身為知名的「黑美人大酒家」商業空間格局中。在整修後,抽離時間與空間感知的白牆之間,保留著幾個顯眼的建築裝潢物件——木框格子窗戶,磨石子地板,走向樓頂的新藝術風格旋轉樓梯,以及據傳是前輩畫家所繪製三美圖壁畫的洋風立柱。

那是個四處內涵歷史層次的場所。伊安・菲利斯(Ian Felice)、蘇煌盛、陳米靖、楊寓寧、何宇森與朱曼禎六位藝術家創作語彙各異的作品,錯落擺放在曾經是楊三郎哥哥開的女給咖啡店與前身為知名的「黑美人大酒家」商業空間格局中。在整修後,抽離時間與空間感知的白牆之間,保留著幾個顯眼的建築裝潢物件——木框格子窗戶,磨石子地板,走向樓頂的新藝術風格旋轉樓梯,以及據傳是前輩畫家所繪製三美圖壁畫的洋風立柱。

bísút X No copies.聯合主辦的展覽「MInd the Gap」展場,建築內裝有著豐富的歷史紋理。(bísút提供)

bísút X No copies.

「Mind the Gap」是bísút繼去年在lightwell舉辦品牌創立的首檔展覽之後,又與新興藝術品牌No copies.聯合推出的一檔藝術家聯展。然而,這檔展覽更展現的是bísút團隊串連策劃的能力。早在開展之前,呂季璇與紀嘉華便準備好部分的展覽內容,並邀請Artsy於在台北當代畫廊之夜期間合作舉辦派對,讓展覽在未正式開展之前可以前導亮相,並獲得許多藝文界人士關注。No copies.也不遑多讓,空間東道主張圓圓說,在No copies.舉辦的展覽,都會希望也能有呼應展覽概念的串連活動,展覽此次預計邀請的爵士樂手謝明諺、Swing dance以及「Klartext Salon 坦白沙龍」,大致上呼應著創作的即興選擇、編輯意識,以及差異對話的要素。

張圓圓說,爵士這個表演藝術形式就是以一個音階之間的即興連結,在演奏/創作當下的跨越到捕捉。坦白沙龍則是由一群在台灣的國際媒體工作者組成,活動起始點是長住台灣的德籍政治學者喻俐雅發起的帶狀論壇活動。「她發現在台灣有一群外媒,是生活在台灣的外國人社群當中,而非生活在本地人社群裡。」這之中所產生對於台灣認知的隔閡與弔詭,張圓圓認為與「MInd the Gap」的策展意識,可以在不同領域間有所呼應。

「Mind the Gap」展場一隅、蘇煌盛、朱曼楨與伊安的作品。(bísút提供)

留意那些我們向前跨步時的必然間隙

引導觀眾留意藝術作品與展演場所,在彼此的呼應與差異之間的幽微,或許是展名之所以為「Mind the Gap」的原因——不管是從二十世紀的現代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代,又或者是創作可能涉及的類型與範疇,留意那些我們向前跨步時的必然間隙。

伊安的中尺幅繪畫作品《Monarchs of a Monstrous Size》作為進入展場後,第一幅映入眼簾的繪畫,瀰漫著堂皇而詭譎的氛圍:繪畫中的旋轉樓梯,以及紅色絨布般的天空,不難令人聯想到展場空間在建築與年代裡展現的輝煌昔日。儘管伊安在藝術學院中養成創作技法,然而,藝術家在圖像敘事與質感中的表現,卻有著橫跨詞曲創作與繪畫的獨特創造性。

舉例來說,伊安的繪畫在講求一種整體氛圍時,時常是由非單一的技術語言所構成。若細看此次於「Mind the Gap」展出伊安的五幅畫作便可以發現,伊安並不以特定的「技法」與「筆觸」,作為表露個人創作習慣或創作風格。在《Monarchs of a Monstrous Size》的蝴蝶中留下橫刷與薄塗,虛薄如幽魂般的扯線人偶,與下方的紮實旋轉樓梯與牛仔有著細膩的對照;而在《The Flower-Fed Beast》中,由畫筆沾點表現的花草野獸毛皮,則是站在由綿延滑順的筆觸描繪的坡地上。伊安在同一個畫面裡運用的不同筆觸,藉由彩度調控其敘事整體性,那些在他創作中展現思想上的純熟,使他成為觀看「Mind the Gap」在No copies.的一條軸線。

「Mind the Gap」展場中的朱曼楨畫作。(bísút提供)

朱曼楨的繪畫同樣具有「讓敘事性隨著畫面綿延」的特色。在圖像題材的選擇上,不難令人聯想到她與伊安共享著對奇幻文本與敘事情境的喜好。儘管朱曼楨尚未獲得藝術獎項的肯定,但她在去年初試啼聲的個展中,便在社群媒體上廣受老師與畫家先進肯定,是近年來頗受矚目的年輕畫家。在她的木板油畫系列作品中,情境由構圖鮮明的明暗配色,以及筆觸推移留下的痕跡之感性所構成。

在《接與拋》中,瘦骨嶙峋的三隻惡犬,望向左側那位意識到自己即將大難臨頭的人,而那個人則是由右側的人「拋」過去,讓惡犬「接住」的物。畫面中表現的濁氣,使它像是發生在一個荒林中的黑色故事。而較大尺幅的畫作《森林的另一邊發生了什麼事
》裡,則以俯瞰的視角,表現由多區塊組構的世界圖景,像是人們從天空中向下俯瞰著這片蓊鬱森林中,見得多個的片段情景。

作為跨越的進行式

「當你在留意那些『gap』的時候,跨越已經是進行式的動作了。」在bísút團隊介紹展名時,其中的這句話不由得令人聯想到當代繪畫在討論創作時的語境,也與我們在這個時代所做的一切跨越本位的選擇有關。

在這個角度中,蘇煌盛與楊寓寧帶來的系列作品均有著跨越範疇的意圖。蘇煌盛所選用的創作材料語言,在台灣學院藝術創作的發展歷程中,即有著強烈的本位性存在。從本來的水墨、書畫,到藝術家對於土繪具、岩繪具和水干的探索,成為了他思考圖景、影像等視覺藝術範疇時的基底材。從《偶像》與《遊蕩之二》等作品中、強烈光暈表現的幽靈感,在新作《SK8》裡表現了與前者截然不同的層次表達。在小幅作品《Test》中,也在人物的側身中少見地表現出更為具體的光影關係。

蘇煌盛作品《SK8》局部與展場一隅。(bísút提供)
楊寓寧作品《觀葉植物》於展場。(攝影:陳晞)

在台灣常看展覽的藝術愛好者們,或許會以「當代水墨」指認楊寓寧的黑白植物繪畫,然而,這或許是藝術家慧黠的一面。一如沈裕昌所言:「楊寓寧作畫時多用快速的一次性技法,畫面未乾時墨色因相近而混融,待乾後筆觸逐一浮現,墨色也漸分明,則頗讓人聯想到沖洗底片時顯影的過程。畫面上濃黑的圖像,對比著淨白的紙面,有點類似負片影像。」以令人聯想到水墨的墨色、銀鹽黑白攝影形制的否定辯證,來回應她對於藝術在生活面、物質材料面的細膩感知。而細看《不安之屋》中的繪畫技法,便可看見楊寓寧在不同系列中蘊含有機筆觸的編輯。壓克力風景繪畫系列新作,則表現著她對繪畫的描繪與想像之特性,更為直觀的表達。

上述藝術家在不同繪畫範疇夾縫中蔓生的有機性,在陳米靖以及何宇森的裝置與雕塑作品中,有著更具體的表現。陳米靖的此時此地系列裝置,以種植各式雜草的可移動式盆景,讓植物以極為緩慢的動態展現它們之間的生存戰。盆景裝置的造型中,極簡的花磚意象映射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那些在建築與建築的縫隙間生長出來的生命。

在台藝大與中央美術學院訓練雕塑創作的何宇森,展出的系列複合媒材雕塑,是延續藝術家前期《南方雪》系列的高強石膏與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等材料之獨特表現性的雕塑作品。在該系列的早期創作自述裡,藝術家以一種「讓縫隙消失的最溫柔的方法」——以自己研發的石膏與FRP比例,噴灑在一片片拼起來的石膏板上。這樣的技法中的輕柔與包覆性,以及材料本身的雪白,呼應著何宇森在央美就讀研究所期間、春末夏初所見到的柳絮景象。他向噴漆那般為雕塑的表面噴上一層層白色石膏,那是白盒子空間的白,抽象化的白——將具體的物象透過此一手法,抽象化為有機體的模塊。

陳米靖作品《此時此地之228》於「Mind the Gap」展場一隅。(bísút提供)
何宇森作品《引力—吊燈》於「Mind the Gap」展場一隅。(bísút提供)。(bísút提供)

「Mind the Gap」|bísút X No copies.

展出藝術家|伊安・菲利斯、蘇煌盛、陳米靖、楊寓寧、何宇森與朱曼禎
展覽日期|2023.06.03—2023.07.02
展覽地點|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95號2樓

陳晞(Sid Chen)( 103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