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信認為,每個人在家庭、職場、社會,甚至虛擬世界的線上遊戲、社群媒體等介面,所展現的面貌各不相同,因此每一個體都是「微量裂解的總和」。藝術家對當代社會的觀察,類似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這個概念源於古希臘劇演員為扮演悲劇或喜劇的角色,必須戴上悲傷或滑稽的面具,而人處於集體文化中,也需戴上不同人格面具適應各種社會角色,以取得他人認同,進行生存必要的妥協與折衷。
為適應生存而不斷裂解的人格面貌,即是這次展覽的主題,畫中人物臉孔塗白,身著黑衣,面容被閃電狀的雜訊干擾,表現扭曲、撕裂、被抹除、生滅不定的狀態,而畫作背景為數位後製的城市影像,抽離原本色調後,形成如海市蜃樓般的幻景。林宏信曾言繪畫創作受日本傳統歌舞伎啟發,歌舞伎塗白臉孔,是為了將真實的性格隱蔽在粉白臉龐下,具有去角色化、去身分化的作用。將歌舞伎的粉白容顏轉化成現代人隱藏自我的面具,在畫面上以戲劇動作傳達訊息,安靜地訴說故事,成為林宏信獨特的藝術語彙,也讓他的畫作充滿劇場氛圍。
林宏信《微量裂解IV》.油彩、丙烯、畫布.155×155 cm.2016。
1975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的林宏信,曾從事將近15年廣告業,學生時期繪畫功力即備受肯定,但他也熱衷於裝置藝術,對創作形式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
為找出與他人不同的創作路徑,他運用過往累積的廣告經驗,將數位影像、電腦技術及手感細膩的寫實繪畫熔於一爐。此外,廣告必須有瞬間攫獲目光的魅力,這也練就他精準的視覺傳達技巧,擅長以符號傳遞特殊隱喻,在這次展覽中,便利用閃電狀的訊號,扣合心靈與外在世界產生拉扯的狀態。另一方面,林宏信的創作也提出質疑:數位時代氾濫、過剩的資訊是否也裂解了我們判斷價值是非的能力。
由左至右: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陳貺怡、藝術家林宏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尊彩藝術中心負責人余彥良。
展覽現場另有運用3D列印技術完成的雕塑《裂解人》,將平面繪畫中的人物具體化,以及一件如叢生野草般不斷騷動的裝置作品《雜草》,每根條狀物頂端都是人頭,藉此比喻人在社會中的存在狀態。林宏信表示,整場展覽都囊括在特定架構之下,每件作品的主題具有一致性,但又包含不同訊息,因此整場展覽也是「微量裂解的總和」,藝術家不給絕對的答案,埋藏在微量訊息中的意義,留待觀眾自行探索。
2011年藝術家林宏信創作「晃遊者」系列,借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研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作品所提出的「漫遊者」(Flâneur)概念,隨時代語境不同,貪看拱廊街資本消費景觀的漫遊者,也轉向在虛擬空間遊蕩。
尊彩藝術中心舉辦的「林宏信個展─微量裂解的總和」,仍延續藝術家長期關注的主題,並進一步創造「裂解人」系列,處理人與社會網絡的關係。10月1日周六展覽開幕當天,現場參觀人潮絡繹不絕,包括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陳貺怡紛紛到場,為睽違4年再度出手的中堅世代藝術家林宏信表達支持之意。
林宏信《裂解人》.FRP、不鏽鋼.100×152×80 cm.共2版+1AP.2016。
游如伶( 3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