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麼?
令人發自內心感到愉悅,便是美。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主辦「大美不言(Beauty Speaks for Itself )」典藏精粹特展,展名取自莊子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意喻天地間蘊含非凡、無法言喻的美麗事物,無須藉由言語來表達。本展精選三方典藏珍品,涵蓋陶瓷、玉石、傢飾、瓷器、服飾、雕塑、平面藝術、珠寶與鐘錶等,總數逾260組件藝術瑰寶,9月26日在故宮北部院區華麗登場。明年(2025)故宮迎接100週年院慶,展覽將於1月23日移師至嘉義故宮南院展出。
走進幽暗的展廳,珍品在聚光燈下顯得如此耀眼奪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組成主視覺的三件作品,來自故宮《洋彩玲瓏轉旋瓶》、裝飾藝術博物館《布洛瓦帶蓋長頸瓶》上面的小天使出自雕刻家羅丹之手、梵克雅寶《拉鍊》為1930年代的創新作品,拉上拉鍊立刻變成手鍊。展場運用光與色彩的力量,曲徑通幽的展櫃陳設,打造引人入勝、繽紛詩意的沉浸氛圍。
今日(9/24)開幕記者會上,賴清德總統、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特致賀電,誌慶展覽圓滿成功。主辦單位故宮黃永泰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徐孝德主秘;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國際發展及製作總監Yvon Figueras、策展人暨亞洲及伊斯蘭典藏主管Béatrice Quette,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全球總裁及首席執行官Catherine Rénier、亞太區總裁Julie Clody Medina、臺灣董事總經理 Stephanie Liu、典藏與展覽總監Alexandrine Maviel Sonet等代表親臨現場,與蒞臨盛會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Steinke、副代表 Martina Rubešková、法國在台協會文化專員Morgan Fraisse-Laszlo,以及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新聞暨禮賓組組長Phonlakrit Warawat等嘉賓,一同為展覽致以誠摯祝賀。
走入只有美的世界
本次展覽呈現東西方極致工藝之美,每一展櫃皆同時並陳三方館藏,透過不同時代、文化的匠心之作的連結與呼應,感受那份無須言語傳遞、心領神會的愉悅。三方館藏精粹260件,包括96組件故宮藏品、80件裝飾藝術博物館藏品和85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典藏珍品,透過五大單元「自然萬物、動靜有形、奇幻仙境、神祕莫測、五彩繽紛」讓創作時空與材質各異的文物,展現藝術無國界的雋永魅力。策展人暨亞洲及伊斯蘭典藏主管Béatrice Quette表示策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三方的精選作品互相呼應,藉此在展場中產生對話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也希望在超過140萬件的館藏中,精選出最能展現館藏豐富與多元性的作品。
此外,本次展覽的展場空間由ATTA建築事務所的日本建築師田根剛帶領巴黎團隊量身打造,每一展區使用不同代表色區分,色彩除了是作品裝飾的巧思,也應用於營造展場的獨特氛圍。田根剛希望運用大自然的語彙找出五大展區的平衡點,為三方作品創造和諧對應的敘事空間。他尤其重視照明,大自然中的光線、光影變化皆會對色彩產生不同影響,也希望這種變化能在展場中發生。
I「自然萬物」展現藝術家捕捉大自然瞬息萬變的美
無論是雕刻、琺瑯工藝還是寶石鑲嵌,工匠皆試圖將自然的短暫之美永恆保存。隨著技術和材料的不斷發展,藝術家從自然汲取靈感,如植物、花卉、鳥類、昆蟲等自然界中捕捉細節,轉化為裝飾圖案並不斷推動設計的創新。這些自然元素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模仿,還帶有象徵意義,例如鳥象徵自由、花朵象徵美麗,進一步賦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內涵,讓觀賞者感受到作品中所蘊含的自然之美。
II「動靜有形」透過豐富的媒材及造形,呈現作品多樣的姿態與靈動之美
在裝飾藝術中,藝術家面對的挑戰在於如何使用特定的技術和巧妙的材料組合,來展現動感與柔美的流動性。他們不僅透過線條和色彩的運用,還以精細的筆觸和立體技法,讓作品的表面呈現出細膩的光澤和變化。某些材料如玻璃、珍珠等,具有獨特的透明或反射效果,能表現動態的變化。結合木材、象牙和珍珠貝等有機材料的特性,產生栩栩如生的仿生效果。隨著走動搖曳生姿的動態珠寶飾品、步搖髮簪、流蘇等設計,也能增添物品輕盈的動感,呈現出強烈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III「奇幻仙境」揭開虛幻神奇的超凡世界,反映人們對宇宙萬物的獨特想像
「Fantasy」源自拉丁語「fantasia」,意為「使之可見,呈現於眼前或心靈中」,是指人類想像出的概念和想法。從東方到西方,人類的幻想催生出各種神話,構建出奇異、虛幻的世界,其中的怪獸、奇美拉等生物形態多變,隨著時代與文化發展而演變,並反映了人類知識和信仰的變遷。藝術家們運用色彩、形狀、材質與工藝技術,表現這些幻想中的形象。
龍是其中一個在東西方文化中有著不同象徵的神話生物。在西方,龍自中世紀起象徵威脅,而在東方則代表財富與祥瑞,常用於裝飾朝廷官服,象徵皇權。此外,奇美拉這種混合生物在歐洲藝術中亦屢見不鮮,如12、13世紀的德國水瓶(aquamaniles),其設計結合了人與動物的身體。仙女在中世紀歐洲的形象曖昧不明,時而賜予新生兒祝福,時而施展咒語。浪漫主義時期,仙女成為芭蕾舞劇的主題,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象徵歡樂與希望的形象。這些幻想與未知世界啟發了裝飾藝術,無論是象徵祥瑞的中國雲朵,或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深海世界,皆為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
IV「神祕莫測」體現神祕且精彩萬分的工藝技術,引領觀眾發掘其中精奧之處
實用物品不僅具備明顯的功能,往往還保留一層神祕感。許多裝飾藝術品兼具創作者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傳遞隱秘訊息或象徵意義。某些工藝技術屬於其發明者的獨門技藝,例如16世紀東方漆器傳入歐洲後,法國工匠發明了「馬丁漆」,讓歐洲的裝飾藝術如百寶匣和鼻煙盒大受啟發,並逐漸成為貴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實用華麗容器。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習俗與禮儀,並以珍貴材質和精美的工藝展現奢華之美。1933年,梵克雅寶推出的Minaudière百寶匣將這一傳統延續至20世紀,收納化妝品等物件的設計更為實用。
此外,一些作品因其細膩的細節處理令人驚嘆。比如,一艘以橄欖核雕刻的小船,雕工精巧,窗內能看見人物,船底還刻有赤壁賦全詩,展現出極高的技術水平。藝術家常賦予作品象徵符號,例如16世紀歐洲的念珠內隱藏著微型宗教場景。這些物品不僅展現工藝,也成為傳遞情感與思想的媒介,象徵著深厚的文化與情感交流。
V「五彩繽紛」藉由各種巧奪天工的創作,表現繽紛多元的色彩語彙
自古以來,色彩已成為藝術創作中重要的材質,不僅能再現自然的色調,還能賦予想像力生命力。在裝飾藝術中,色彩透過各種技術如漆器、琺瑯、陶瓷、寶石和玻璃展現出豐富的變化。色彩的命名靈感來自自然元素、日常生活或詩意的啟發,如形容北宋汝窯「雨後天青」的顏色等。
色彩在不同文化中也有各自的象徵意義,並隨著歷史發展而變遷。例如,在西方,中世紀的綠色被視為不祥之色,直到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才轉變為大自然的象徵。而在中國,綠色常與避邪的玉石聯繫在一起。這些象徵意義的差異影響著藝術家對色彩的喜好。
一些色彩需要經過長期研究才能取得,例如綠松石藍琺瑯彩,最初源自中東,後來成為亞洲陶瓷的靈感來源。18世紀,法國凡仙-塞弗爾製造廠成功複製出這一顏色。此外,歐洲的絲綢刺繡圖案也影響了亞洲的陶瓷和掐絲琺瑯工藝。隨著貿易和技術的進步,寶石與創新工藝結合,為20世紀的珠寶創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色彩水準。
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創作者靈感與技術的結晶,讓人驚嘆於藝術家們的巧思與匠心。從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藝術的美,還能體會到背後的故事與情感。無論是誰來到這裡,此展都將為您帶來驚豔的視覺宴饗和啟發。
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
展期|2024.09.26-2024.12.29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105、107陳列室
展期|2025.01.23-2025.04.20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S101陳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