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臺法的「聲」層交流:聲響實驗室及「C-LAB聲響藝術節」落成暨開幕,為臺灣找共鳴

臺法的「聲」層交流:聲響實驗室及「C-LAB聲響藝術節」落成暨開幕,為臺灣找共鳴

這是「臺灣聲響實驗室」所踏出第一步,未來希望朝向成為一個結合聲響、科技、藝術和文化的重要機構,能夠以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為基礎,探索聲音藝術的可能。
今(21)日,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的「臺灣聲響實驗室」(Taiwan Sound Lab)正式落成啟用。這是在2018年8月C-LAB正式啟動、文化部長鄭麗君於同年9月赴法國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的聲響與音樂研究中心(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 / musique,簡稱IRCAM)簽署合作協議後,歷經一年後的重要時刻。與會貴賓包括:文化部長鄭麗君、IRCAM執行長法蘭克.馬德內(Frank Madlener)、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C-LAB執行長賴香伶、法國在臺協會學術交流暨文化處長柯柏睿(David Kibler)、立法委員林奕華、臺灣聲響實驗室計畫主持人林經堯、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簡稱國影中心)執行長王君琦、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顯達、臺南藝術大學的教務長洪一平,以及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等人。鄭麗君多次強調這次跨國合作的重要性,和對於一年多以來C-LAB成長的肯定。認為C-LAB設立的目的,便是希望結合藝術、科技與社會三個面向的創新能量,藉由支撐起強健的文化生態系,進一步帶動整體的社會創新。
記者會貴賓合影。(攝影/王萱)
文化部長鄭麗君於記者會中致詞。(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鄭麗君與馬德內也於記者會中簽署合作意向書,正式開啟未來的臺、法雙邊合作關係,訂定以音樂、聲響領域學術與科技研究的合作方向。此外,第一屆的「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也與實驗室的啟用同步展開,於明(22)日起至11月30日,透過一系列的聲響科技作品,呈現其中活躍與多元的創作面向。 
鄭麗君提到,「這是『臺灣聲響實驗室』所踏出第一步,未來希望朝向成為一個結合聲響、科技、藝術和文化的重要機構,能夠以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為基礎,探索聲音藝術的可能。也期許未來此地能夠作為藝術家、工程師、跨領域創作者的人才培育、研發共創與展演的嶄新平臺。」她認為能夠踏出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必須特別感謝IRCAM與整個計畫團隊的努力,得力於雙邊的人才交流、培育和研發工作。她也補充,C-LAB已遴選了六位台灣的聲響創作者於明年前往法國進行交流與深化合作。
文化部長鄭麗君與IRCAM執行長法蘭克.馬德內(Frank Madlener)於記者會中簽署合作意向書。(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鄭麗君更於記者會中宣布在如火如荼的工程中,C-LAB將於明年2月「打開圍牆」,「我認為這個『打開』非常有意義,空總過去是一處封閉了30年的軍事基地,藉由這個『開啟』的動作,希望能夠歡迎更多的創新能量進入。」此外,行政院已於11月初正式核定「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第二期整體發展綱要計畫」,將由文化部協同經濟部和科技部共同促成。「有了八年的整體計畫,我想我們可以展開具體的軟、硬體建構,也藉此能夠更加支持臺灣聲響實驗室的發展。而這更是首次由文化部主持,結合經濟部和科技部的創新計畫,期許C-LAB未來作為國際合作的平臺,能夠讓台灣和世界看到臺灣最自由、多元開放與創新的文化力量。」
IRCAM執行長法蘭克.馬德內(Frank Madlener)。(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法國龐畢度總監馬德內也表示,「當再次來到C-LAB,我很驚喜這裡跟之前完全不同了。這是一個行動式的場域,集結了科技、科學與藝術。在未來,不論是在臺灣還是法國,都需要這樣充滿能動性的思維與基地。而鄭部長所提到的、在臺灣由文化部領軍科技部與經濟部,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希望法國未來也能依此為借鏡。此外,在接下來幾日的聲響藝術節中,大家不僅能看到跨國的雙向合作,更有著許多跨域的創意激盪等待著大家。」
 
臺灣首座標榜49.4聲道的實驗聲音劇場
計畫主持人林經堯也對「臺灣聲響實驗室」進行說明,他指出在歷經兩年的規畫,跨國聲音工程團隊為了尊重空總軍事遺址的歷史痕跡,實驗室以「屋中屋」的概念,於聯合餐廳一樓打造第一座沉浸式的聲音劇場,並設有兩間工作室,提供聲響創作者一個全新的實驗基地。展廳內設置有高規格49.4聲道環場音效,除了設置牆面多層吸音,地板下更裝浮動式地板,阻絕外部聲音干擾,「在這個空間裡,任何細微的聲響都可被清楚聽見,透過喇叭的陣列設置,模擬音場、並進行最為細緻的聲音呈現。」在空間使用上,觀眾席採可拆解的活動式座位設計,可容納達75人,容許跨媒體展演的多樣可能性。在記者會後的導覽中,林經堯也展示了C-LAB與國影中心合作的《重訪臺北之晨》片段,這是由音樂人林強和作曲家陳家輝針對1964年白景瑞所拍攝的《臺北之晨》影片,分別以當代的視角重譜配樂。
 
臺灣聲響實驗室計畫主持人林經堯,說明建構的過程與細節。(攝影/王萱)
混音新生——「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首屆聲響藝術節以「Diversonics」為名,呈現聲音藝術的多樣性,試圖透過各種不同的聲音表演形式,結合科技技術挑戰傳統的實驗精神。透過展演、工作坊和論壇等不同形式,讓公眾與專業人士能夠藉由參與、製造及聆聽聲音、深度交流,實現未曾探索的聲音樣貌。在22日的開幕首演《樂曲》(OPUS),由知名音像團隊1024 architecture與義大利莫里切弦樂四重奏(Quartetto Maurice)合奏,在空總聯合餐廳戶外廣場演出,透過古典音樂與電子聲響,為藝術節拉開序曲。
 
林經堯也依序介紹在聯合餐廳展演空間內的三件當代聲響實驗創作,分別是集結視覺與音效跨界團隊共製的互動作品《AQUA AR》、王仲堃透過擾動空氣、結合機械與聲響的作品《風聽》,以及Open Ended Group與Natasha Barrett集結環繞聲響與視覺體驗的《空間囊》等作品。三件創作透過科技影音媒體與數位互動的型態,提供超越過往聆聽經驗,從人文、技術、機械、載具中探知當代聲響的可能。
王仲堃的作品《風聽》。(攝影/王萱)
另外,臺灣導演陳彥斌與臺灣聲響實驗室合製的《Oli邊境》,為原民音樂文化結合3D特效與VR互動的實驗短片。義大利聲音學者David Monachi的《滅絕殘篇》,由科學研究出發,採集亞馬遜叢林中的環境聲景,透過實驗室的喇叭陣列讓觀眾再次聆聽已佚失的聲景。本屆聲響藝術節的閉幕演出,則是由王新仁、王連晟及葉廷皓三位音像藝術創作者,聯手以三部作品《好抖》呈現。更透過「空總好聲音:卡拉OK大賽」的活動,讓周遭鄰里能更了解C-LAB現今的規劃與改變。
由義大利生態聲音作曲家大衛.莫納基(David Monacchi)創立及主導的《滅絕殘篇》,奠基於熱帶地區原始雨林生態的田野錄音考察工作。(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在與IRCAM的策略合作中,C-LAB透過建立與國際聲響創作領域、學術界、民間實驗機構以及產業界的夥伴網絡。除了實體基地的建立,更創設聲響藝術節,期待透過持續對於聲響藝術的關注,累積基地能量。一步步地回應最初設立C-LAB的本意,作為以文化帶動社會創新的文化實驗場。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主視覺圖。(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王萱( 3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