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為台灣美術館領域,納入行政法人的首例,從2017年正式轉型為行政法人後,館長李玉玲逐步從空間改造、展覽規模、館員專業進行調整,而邁入2019年,高美館面對法人化後走向也更逐步成熟。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具能量的美術館
法人化制度的開始,高美館就調整新的識別LOGO,試圖提出一個嶄新的形象,是談城市和所在地的關係,高美館座落於40多公頃的園區內,過去只認為美術館是在廣大園區中的文化設施之一,但李玉玲更認為其實美術館應要主動經營對於園區的想像。高美館有一座全台唯一獨立的兒童美術館,園區內又有自然生態。新的識別LOGO回應高雄工業都市、機械齒輪的概念,有港灣消波塊的造型,更企圖表達美術館作為創意文化的發電機。「新的意象企圖談美術館作為孕育城市的發電機,必須從現有的公部門體制轉換成一個更有能量的美術館體制。」李玉玲企圖為高雄甚至台灣的博物館歷史帶來一座新型態的美術館,美術館和城市關係能開始改變。
讓美術館體驗成為無可替代
李玉玲面對法人化的轉型,首要任務就是推動法人制度的順利運轉,2018年是法人化制度完整施行的一年,她自信拿出成績單,包括「靜河流深」、「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等四大展覽,名列十大公辦好展,另外104、105空間的改造工程,也獲得TID Award台灣室內設計獎公共空間類金獎。
對李玉玲而言一座新型態的美術館,最重要的就是到美術館經驗的改變,她不斷思考「如何讓來美術館的經驗變成不可替代的。」她著手從高美館的展覽硬體空間先施行改作,再來是軟體內容與人才的提升,今年更是企圖回應美術館與城市關係改變的啟動。
「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展覽最大亮點作品——羅丹(Auguste Rodin)的經典巨作《吻》(The Kiss),為羅丹最著名且重要的作品之一。(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好生活的提案者
李玉玲先提到因為興辦「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進而更了解泰德美術館(Tate)的運作,包括美術館內設有TATE Enterprise,並下設三個企業體,包括第一個會考慮市場性的藝術出版部門,第二個部門規劃付費的高品質活動與課程,第三個部門專門去談贊助募款的可能性,這也給予她在思考高美館行政法人化後的組織規畫,有許多參照的作用。
而透過這幾年對於美術館體質的更新,今年高美館更試圖從文化發電機的黑手角色,蛻變成城市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地存在,李玉玲宣布高美館今年將開設「高美書屋」,英文名為「Kollection」,受到泰德美術館(Tate)旗下之TATE Enterprise啟發,高美館也將成立自有品牌「高美書屋」,將規劃創意選物店、咖啡廳及餐廳,發展更多元的複合式藝術場域。
未來「高美書屋」將打造品味、舒適與書店結合的複合式餐廳。(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高美書屋」,將把典藏品做成有意義的延伸商品,讓「民眾來到高美館至少有很值得購買的選擇。」並參考日本蔦屋書店的複合式經營方式,打造品味、舒適與書店結合的複合式餐廳,而餐點方面,李玉玲表示會是「日式台風」,精緻又極具在地性的味覺與視覺體驗。
高美館也將成立自有品牌「高美書屋」,將規劃創意選物店、咖啡廳及餐廳,發展更多元的複合式藝術場域。(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推出「高美之友」會員制
高美館在今年邁入25週年之際,更啟動「高美之友」會員制,讓美術館成為民眾美好的存在。美術館歷經多次溝通卡片設計的質感,並企圖給予未來會員最完整的視覺與文化體驗,相關優惠包括年度特展除外的免費入館、館內消費與講堂課程的折抵等。
李玉玲也透露會員制討論了兩年,另外還設計僅發行百份的核心會員卡,採高層級的邀請制,年費2萬元,享個人會員所有服務、展覽開幕預展及特別活動邀請、一年期《藝術認證》專刊、預約專屬導覽服務、策展人專場導覽、熱門展覽快速入場及核心隱藏版活動。
高美館在今年邁入25週年之際,啟動「高美之友」會員制。(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9年兩大重要特展
高美館與英國泰德美術館去年合作「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今年上半年將先與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聯手,推出東南亞當代藝術特展——「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特展,此展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ASEAN)成立50周年時,日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與森美術館所策辦的特別企畫展,經過三年的深度踏查研究與籌備,由繪畫、攝影、影像以及裝置作品等多樣的創作形式,探索東南亞自1980年代以來的發展及轉變,這次在高美館的展出更是台灣首次大規模地以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呈現東南亞多元文化樣貌的特展,在展覽中也將帶入高美館的「大南方藝術史觀」概念,試圖塑造更寬廣的辯證空間。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東京森美術館聯手推出《太陽雨》特展。(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東京森美術館聯手推出《太陽雨》特展,展出作品Lee Wen《Strange Fruit》。(東京森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大特展則是與法國布朗利美術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合作的「TATTOO刺青——身之印」特展,該展除了集結世界與歷史刺青文化的探討,也呼應從「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後對於身體性的思考,人類在自己的身體上做圖騰,到底這樣的行為在社會意義、文化意義、政治、宗教意義的改變為何。展覽還特別因巡迴到台灣,而將納入「泰雅族黥面」以及「台灣當代刺青」等相關作品,展覽結束後數於台灣的刺青意象將繼續巡迴全世界。
位於塞納河畔、鄰近艾菲爾鐵塔的布朗利博物館外觀(©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攝影/ Tim Franco)
特展成為與國際美術館品牌相互理解的機會
為何高美館近年要積極興辦國際特展?李玉玲表示台灣美術館的特展,過去多數由媒體公司策畫,美術館與相關館方的接軌相對薄弱,但當美術館主動洽談特展,兩方的美術館會展開全方位的對談,互相以營運的經驗來交流,像今年對於書店、餐飲的規劃就是和泰德美術館借鏡,「過去大家只認為美是館有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部門的功能,但在國外的思考早已不僅是這樣。」
李玉玲強調興辦特展,有一重要目的就是開發新觀眾,並讓高美館跟全球一線品牌的美術館品牌結盟,李玉玲整合合作經驗,未來也將全方位的持續為台灣南方最重要的公立美術館,實踐新型態美術館的典範。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