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品牌新浪潮:bísút與台灣當代藝術環境的信心漣漪

藝術品牌新浪潮:bísút與台灣當代藝術環境的信心漣漪

畫廊的定義不斷地因為經營模式與環境發展而變動,疫情則加劇了改變。特別是近三年來,我們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新品牌成立,這些想法在產業的土壤中或許早已醞釀許久,決定讓他們破土而出的,是看見藝術市場正出現著不同以往的信心與價值。

早從一年多前,bísút的共同發起人呂季璇與紀嘉華便已和不少業界人士討論過,自己的能力到底如何讓臺灣當代藝術產業環境有更豐富的能量。然而,只是一直討論也於事無補,如今藝術環境變化比以前還要快地多,因此他們決定先從一檔展覽開始初試啼聲。

「多一點能力當然就有機會多做一點事情,」紀嘉華說。「那既然我具備這樣的條件,那好像可以再多做一些事情,讓這個環境有新的活力。」

bísút首次組織的「a picture of a picture」,集結了齊簡鍾嘉駿、曾采翎、楊立鄭帛囪等五位臺灣當代畫家的新作,展覽引用美國藝術家Jesse Murry於1984年發表的文章《The Three Levels of Content: An Intui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How Paintings Mean》作為母題,並將空間、製圖、表演、行動與無效等五個關鍵字,對應上述五位畫家的繪畫語言及方法,藉此引發觀者感受當代繪畫在離開視窗世代的觀看機制之後、重返現場的不可替代之感官。

呂季璇說,選擇繪畫作為首檔展覽的內容,是希望bísút對藝術愛好者而言,有相對容易入門的起點,而以臺灣中青輩的當代繪畫作為初登場的內容呈現,標示了這個品牌依然保持著一種藝術價值的堅持。

bísút共同發起人呂季璇與紀嘉華(呂季璇提供)
bísút首次組織的「a picture of a picture」,集結了齊簡、鍾嘉駿、曾采翎、楊立與鄭帛囪等五位臺灣當代畫家的新作。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不只是「same old story」

表面上,呂季璇與紀嘉華發起bísút看似是個「資深藝術行政出師創業」或「藏家當起畫廊主」的市場老故事,然而從他們對bísút未來的可能發展來看,有些不同之處,在於藝術中介者的定義與工作模式在快速變動的環境逐漸轉型有關。

「不同規模與脈絡的畫廊有不同的策略與目標,在這個時代,隨著部分畫廊轉型、新型態組織出現,其實中介者可以嘗試以多元的方式參與產業發展。」作為一位具有專業藝術行政經驗的工作者,季璇本來的藝術生涯或許在環境中有幾條很明確的道路,但與其讓自己的能力配合既有的職涯路線,她更希望找到一件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畫廊工作最令她迷戀的,還是與藝術家工作、與收藏家交流時的相互啟發,也想為臺灣當代藝術環境盡一份心力。

離開原本畫廊工作後,呂季璇這幾年以自由的身份觀察國內外畫廊經營的策略與動態。除了跨領域的合作之外,也不乏國際畫廊舉辦快閃或是拓展市場的新興項目,特別是在疫情之後,不少新的藝術品牌成立之初便自帶彈性與多元合作的體質和開放態度,使品牌更成為一種概念。基於核心價值的初衷,它可以做的事情比以前要來地廣而多元。

在疫情之後,不少新的藝術品牌成立之初,便自帶彈性與多元合作的體質和開放態度,使品牌更成為一種概念。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呂季璇表示,其實bísút的價值跟國內畫廊品牌沒有太大差別,都是想讓台灣的藝術家真正被看到,不同的只是方法跟切入點。「多一群人進來關注或是多一種不同的關注方式,藝術家觸及到的TA就會不一樣。」藉由內容生產與不同場所對話,是她認為這個品牌可以豐富環境的切入點。

「像是在這裡,本來就會有不少關注時尚與生活品味、並且有買票進場習慣的受眾,」紀嘉華接著說,這次選擇在LIGHTWELL,也是看見這個空間在非典型的營運模式下所聚集的能量。「以前如果是聽到民間的另類空間舉辦售票的藝術展覽,我會覺得在台灣很不可思議。但現在,這裡確實成功發生了。」

藝術產業環境的變化,在紀嘉華眼中歷歷在目。早期因為父親藝術收藏的品味涵養與價值觀,讓他至今依舊持續購藏缺乏市場信心的台灣當代藝術作品。如今以藝術家、策展人、老師、藏二代、藝博會顧問的身份來定位他,似乎都略顯不足。這或許也是bísút尚未有明確的自我定位的原因,這個藝術品牌就像紀嘉華看待自己那樣,比起身份與自我定位,更在乎行動產生了什麼價值。

bísút就像紀嘉華看待自己那樣,比起身份與自我定位,更在乎行動產生了什麼價值。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呂季璇表示,其實bísút的價值跟國內的畫廊品牌沒有太大差別,都是想讓台灣的藝術家真正被看到,不同的只是方法跟切入點。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信心的漣漪

當一個新的藝術品牌參與環境,勢必會因為產業多樣性而出現競爭與合作的可能光譜。「我們並不是為了競爭,」兩位發起者語重心長地說,雖然只要有新的品牌加入,就會被認為是可能的競爭者,但是在近年來許多的案例顯示,競爭與合作並不衝突。「可以是品牌與畫廊的業內合作,打開畫廊協作的契機。像是讓以往沒合作過的藝術家在空間中展出,更精進的生產內容,進而聚集信心。」

關係的活化是整個產業環境的氛圍,對於藝術家與基層藝術工作者亦是新契機。而關係的浮動,則考驗藝術產業機制多年來的機構化徵狀。然而,當市場價值判斷與品味培養也在這樣的媒介經驗之下被改變的時候,那些在演算法、Artprice價格紀錄與螢幕視窗等條件下不太友善的台灣當代藝術創作,或許更需要從老派精神建立購藏信心。

bísút在此時成立的特點,在於發起人所擁有的國際藝術網絡與組織能力,以及它們對於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台灣當代藝術作品之重視。紀嘉華以「a picture of a picture」目前獲得的市場反饋為例,表示有部分國際畫廊因為此次的展覽,開啟對這些台灣畫家的關注,也有同業購藏以表支持,「台灣當代藝術絕對值得更多藏家的信心。」

關係的活化是整個產業環境的氛圍,對於藝術家與基層藝術工作者亦是新契機。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bísút在此時成立的特點,在於發起人所擁有的國際藝術網絡與組織能力,以及它們對於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台灣當代藝術作品之重視。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畫廊的定義不斷地因為經營模式與環境發展而變動,疫情則加劇了改變。特別是近三年來,我們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新品牌成立,這些想法在產業的土壤中或許早已醞釀許久,決定讓他們破土而出的,是看見藝術市場正出現著不同以往的信心與價值。

例如,我們可能很難在過往的國內藝博會裡,看見如賴志盛那般的觀念裝置作品,在現場接連獲藏家購藏。又或者是NFT不僅讓許多創作者有更開放的發表空間,藝術家也為自己開拓新的創作路線與幣圈收藏市場。在今年更一口氣有超過20位臺灣藝術家參與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展演計畫。在這個瀰漫著新與改變的氛圍裡,以及媒介技術環境的演變之下,藝術產業制度結構的外部正湧起一股重新定義的浪潮。

而在最近的轉職潮裡,有不少機構表示在原本的薪資範圍內,越來越難找到全職工作的合適人才。又或者,除了畫廊主開始嘗試從手機和平板螢幕中的社群網站尋找合作藝術家之外,藝術家挑選合作對象的主動性也逐漸增加,合作的開放式關係也讓不少傳統經營模式的畫廊,不由得思考自我調整合作彈性。

以前看似鳳毛麟角的參展機會、畫廊代理乃至獎項機會,在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有更多主動性之環境下,使藝術機制中的傳統範式,需要再次找到調整的契機。新興藝術品牌接連投入藝術產業,信心的漣漪已然牽引著一股新浪潮,bísút雖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新興藝術品牌接連投入藝術產業,信心的漣漪已然牽引著一股新浪潮,bísút雖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圖為「a picture of a picture」展場。(攝影/陳晞)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