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回首30,挑戰與展望:專訪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

回首30,挑戰與展望:專訪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

Looking Back at 30 Year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Interview with 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Chairperson Chang Yi-Chung

成立於1992年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在今年邁入30年。對現任畫廊協會理事長、傳承藝術中心負責人張逸羣來說,這30年來台灣藝術產業確實是從無到有,漸次建立起今日的規模。

成立於1992年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廊協會)在今年邁入30年。為了迎接而立之年,畫廊協會以年輪的堆疊結合數字「30」,設計今年的視覺主題;硬直與圓弧的「方、圓」線條象徵畫廊協會在完備藝術市場秩序「規、矩」的持續耕耘,層次堆疊則隱含30年的步履足跡,灰色背景襯托著協會主視覺的黑、紅色調,再以金色點綴彰顯30週年的不凡。對於畫廊協會創始成員,30年來從未缺席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台北藝博)的現任畫廊協會理事長、傳承藝術中心負責人張逸羣來說,這30年來台灣藝術產業確實是從無到有,漸次建立起今日的規模。

畫廊協會30週年主視覺線條堆疊體現30年的足跡。(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畫廊協會30週年主視覺線條堆疊體現30年的足跡。(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回首畫廊協會成立之初的1990年代,當時台灣沒有太多畫廊,北部主要集中在阿波羅大廈,中南部則屈指可數。無論要說是「一盤散沙」也好,「相互取暖」也罷,張逸羣表示,當時思索成立協會便是有感於需要一個可以凝結大家力量的單位,無論是集思廣益、訊息交換,或是促進政策的推動、建立眾人可以遵守的公約等,讓台灣藝術產業可以有所發展。30年來,畫廊協會與台灣藝術產業經歷了數次劇烈變化與衝擊,也隨著台灣產業的發展而漸趨成熟。

在危機間站穩腳步

台灣畫廊的興起,自然與1990年代的股票飆升有關。回顧台股市況的第一波高峰,來自1979年解除外匯管制,新台幣兌美元從1985年的40元左右一路升值到1992年的24.52元,所謂「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1986年台股加權指數首次突破1,000點,卻在短短4年內,在1990年突破萬點,創下12,682的台股歷史高點。然而,沒有實質基礎的瘋狂膨脹自然迎來崩跌,短短八個月內,台股便下滑至2,485點,宣告此一投機泡沫的結束。不過畫廊協會的第一個危機,則是1997年第一次亞洲金融風暴時。當時台北藝博僅剩下45家國內畫廊、8家國際畫廊意欲參與,在內部不斷地爭執與討論中,站在作為產業中堅分子與表徵的立場上,畫廊協會還是堅持如常舉辦,維持與外界的互動。2003年SARS危機時,畫廊協會則在當時文建會的支持下,集結了15家畫廊的力量,一同前往韓國參展。張逸羣認為,那次的出訪,某方面整合了會員之間的感情,也創造了協會一起分工、展出、對外的契機。他也認為,這類大型活動或結合集體力量參與海外藝術博覽會的活動,應當成為未來協會經常性舉辦的活動。

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現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1992年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現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順利度過幾次的金融危機,張逸羣認為,畫廊協會真正的考驗與挑戰,其實是2013、14年後,中國藝術市場的崛起。張逸羣提及,2013、14年時,正值他第一次擔任畫廊協會理事長,當時的台北藝博,幾乎所有中國的大畫廊都到齊了。然而,隨著2017年以後中國自身的博覽會漸趨成熟且規模龐大,參與的意願便漸次下降。近兩年則因為政經因素,完全無法來台。張逸羣認為,這確實是近年來在招商上比較大的挑戰。

擴大產業影響力,垂直與橫向連結

兩次擔任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如何觀察兩段時間台灣畫廊產業的變化?張逸羣表示,2013、14年時,最大的改變便是與韓國、日本、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的畫廊協會達成共識,共組「亞太畫廊聯盟」,希望能在「創造亞洲價值」的共識下,彼此互通有無、共享資源。當然這幾年確實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減少了彼此的實體交流,但還是不時利用視訊互動,持續摸索、思考各種可能。對張逸羣來說,「協會的意義就是統籌力量」,儘管每個成員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但畫廊協會的角色便是集思廣益、尋求最大利益,在盡可能協助的角色下,創造更多可能,也盡力爭取包括公部門與地方政府在政策等方面有形與無形的支持。而這也是畫廊協會為何會在近年持續擴大秘書處、增設人員的原因。「我們沒有要包山包海」,但唯有足夠的規模與反覆操兵,才有利於協會進行資源的爭取與整合。因此,除了規律性舉辦的台北藝博、台中、台南藝術博覽會,今年復辦的ART SOLO,各種規模與取向的藝術博覽會都是為了符合不同需求而設置。

2022年ART SOLO 2022 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2022年ART SOLO 2022 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在外部與橫向連結上,除了已經邁入15週年,與文化部合作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外,2020年起也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增設「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近幾年畫廊協會也與諸如視覺藝術聯盟、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藝術史協會等藝術團體與單位陸續取得合作,並在與美術館之間的館際聯盟上有所著墨。張逸羣認為,協會不可能只走自己的路,磨合彼此,尋找共同出擊、合作的可能,是作為產業領頭羊的協會應該去做的事。儘管現在我們還未能做到如同國外展會活動時,能以一張通行卡,即連交通都涵蓋地,全市走透透,但仍以此為目標。

推動產業發展,成立產經研究室

2010年,畫廊協會成立了第一個附屬機構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目標是針對產業環境與趨勢進行研究與數據調查分析,供畫廊同業與政府單位作為業務制定和推動的參考。張逸羣表示,畫廊協會在產經研究室投注了將近四千萬的經費,在一開始確實遇到不少阻力與雜音。因為文化政策的推動與產業研究等投資不但耗時、花錢、費心,成果也往往不是一蹴可就或肉眼可見的。不過近年來,包含從2016年開始籌建的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的完備,以及重建台灣美術史發展脈絡計畫、藝術品鑑定鑑價制度準則設立等,都可說是逐漸產生明確成果的計畫。張逸羣特別強調,其實早在1995年時業界就不斷討論建立鑑定鑑價制度,但直到現在才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進行資料分析,建立畫廊產業史料庫。(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進行資料分析,建立畫廊產業史料庫。(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展望未來,希望與挑戰

面對下一步,張逸羣認為,就國內產業發展而言,自然是展覽的再深耕,全數聚集國內優質的畫廊。就其個人而言,他鼓勵相似價值、有共識的畫廊可以在博覽會中組成不同的專區,創造不同的議題與焦點。對外則要收集數據,開發國際作戰的可能。對張逸羣來說,畫廊協會29年來沒漲過參展費,為的是什麼?「我認為需要有一批人在台灣展覽賺了錢、有了盤纏後,才有力量走出去,把台灣的藝術家帶出去。」因此,打下更多收藏人口的基礎是重要的,這也是為何畫廊協會需要在一年內,在北、中、南地區舉辦那麼多博覽會的原因。而張逸羣也不諱言,從去年藝博會中便可看出一個現象,一些老畫廊在面對新的品味與變化上,確實發生銷售停滯、「賣不動」的問題。還能在什麼角度上協助會員適應時代變化?也是協會必須不斷思考、規劃、檢討的。自己也希望未來在與國際洽談合作交流的時候,應當不僅是外國畫廊來台灣贏利,同時也要能帶入外國藏家,「這是我的合作立場」。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現任理事長張逸羣。(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現任理事長張逸羣。(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提供)

即便眼下仍有諸多不確定,對於未來,張逸羣是樂觀的。回首30年,張逸羣認為最明顯的改變,便是老一輩畫廊的二代均已全數進入產業。相較於他這一代的畫廊經營者,張逸羣認為,無論是新生代的畫廊,或是由第二代完整接班的老畫廊,他們的國際觀、語言能力,乃至於朋友圈的視野、實力都跟老一輩不同。他們可以藉由父母輩留下來的經驗與財力,但結合個人的國際經驗與外國藏家互動,「這是一個機會,也是未來會產生質變的東西」。也因此,他也將畫協30年視為產業終於培育出畫廊界第二代接班人的時候。他也希望協會本身能逐漸交接給年輕一代,透過加入理監事,打過幾場仗,更加理解協會如何組織、運作、協調後,正式主導協會的運作,也讓台灣的畫廊產業,進入另一個更輝煌的30年!

朱貽安(Yian Chu)( 134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