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北藝博)的「MIT新人推薦特區」暨「原住民族藝術特區」在多年的積極辦理下,逐漸展露頭角,成為備受矚目的展區。歷來「原住民族藝術特區」參展藝術家們獲得多方重視,甚至獲邀參與沙迦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等等國際藝術盛事;「MIT新人推薦特區」則是持續透過媒合畫廊與藝術家,助力年輕藝術家增加市場能見度、拓展市場前景。本文將一探今年臺北藝博雙特區的藝術亮點。
延伸閱讀|2024 ART TAIPEI「MIT新人推薦特區」暨「原住民族藝術特區」參展名單揭曉
MIT新人推薦特區|M01 – M08
今年的MIT新人特區在165名藝術家中,徵選出王怡婷、唐禹婷、翁榛羚、廖昭豪、寧文、蔡亞克、蕭力綺等七位藝術家之外,更首次有新媒體藝術團體「2ENTER 貳進」入選。創作方法與媒材上的多樣性,也為往往多以平面或雕塑作品為大宗的藝博會風景增添新意。
此次與藝時代畫廊媒合的廖昭豪,儘管已曾數次受邀於美術館展出,但這卻是他第一次來到藝博會展位中展出作品,而令許多熟識藝術家的人驚豔的,是他選擇在藝博會中,發表了別於以往的平面複合媒材實驗新作。《磨石子—寫生》是藝術家以熟練的紙漿材料,製成如磨石子壁面圖樣般的輪廓與圖像。讓傳統民間的花鳥畫附著於當代的媒材語彙之中,也令許多現場觀眾駐足。
與東家畫廊媒合,具有多重創作身份的寧文,也在VR、影像與媒體作品中,反映了他在身份認同上的流動性。藝術家運用了許多AI生成技術,展現了每個人身份與自我認同上的多變性,而他對情慾和性向的探討亦不落俗套,在展場中展現的數組影像作品,以及掃描QR CODE之後付費購買才能觀看的錄像影片,亦呼應著粉紅產業在當代媒介情境中的慾望消費行為。
曾獲得2023高雄獎與2022南瀛獎首獎的年輕藝術家翁榛羚,此次與異雲書屋媒合,在展位中帶來以銅版蝕刻、凹版墨、線香燃燒與鳳梨宣紙所製成的平面作品。構圖時而如前現代的民俗采風圖,時而如年畫般的熱鬧場景,其人物皆表現著低度性別化的裸體狀態,細密的蝕刻技術所描繪的,是一個個將水墨從技術與律法性中昇華成思維模式,並從中轉化的當代生命圖景。
延伸閱讀|「荒誕」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專訪臺灣新生代藝術家翁榛羚
與藤藝廊媒合的蔡亞克,則帶來了他在低限的造形畫布上思索流動性的架上作品。藝術家曾獲2022英國倫敦切爾西藝術俱樂部信託基金材料與研究碩士獎,在近期的創作中,是他自酷兒研究學者莎拉.艾哈邁德(Sara Ahmed)的《酷兒現象學:傾向、物件、他者》的啟發,進而以此流線而立體的維度,詮釋畫布在表面與支架之間的空間與主客體關係。
與乙皮畫廊媒合的王怡婷,在展位中帶來數組自《海線計畫-解疆域想像踏查》計畫開始發展的牆上影像創作與裝置作品。王怡婷將自身踏查台灣各地海岸線的感知經驗,詮釋於不同媒介語言,以及作品內外藉由皺摺空間所展現的視覺節奏。
近年來活躍於跨領域和新媒體藝術展演中的「2ENTER 貳進」,此次與尼頌詩藝術媒合,帶來了標誌性的數件作品。他們擅長以程式語言、AI生成技術和跨學科數據,組構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讓時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重新加以演繹的數位世界,而觀眾與不同場所的互動性,也讓他們的《Data Verse》系列作品有著因當下制宜的趣味。《擬山行》則是將台灣百年的地震數據,結合團隊成員各自在數據中想像的太魯閣峽谷地景,進一步打造的「看見虛擬台灣」。
擅長以陶媒材創作雕塑的藝術家唐禹婷,此次與琢璞藝術中心媒合,帶來數件中型尺幅的陶雕塑作品,展現他藉由局部化塑造當代人的身體行為動作,呈現生命的不同姿態。在這樣的創作意識當中,她展現了陶創作在塑造敘事與圖像時的一種不多見的材質性。藝術家曾獲得第五屆臺灣青年陶藝獎肯定,並於2022年獲得西班牙「L’Alcora第41屆國際陶藝競賽」二獎。
新媒體藝術家蕭力綺此次媒合加力畫廊,帶來了《角落絮語》的系列作品,藝術家著眼於城市街景的縫隙和角落中,微小生命的強韌絮語,以3D掃描的方式再現於影像中,如同一個個訴說生命力之強韌的活檔案。
原住民族藝術特區|X01
今年是「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第五屆展覽,由策展顧問林怡華協助策劃,展出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林安琪(Ciwas Tahos)、魯碧・司瓦那(Ruby Swana)和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四位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展覽不同於去年以編織和木雕為主,今年帶來錄像藝術、裝置藝術以及新嘗試的繪畫語彙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伊誕・巴瓦瓦隆為屏東三地門達瓦蘭部落的藝術家,今年展出的作品延續他2009年創發的「紋砌刻畫」,以雕刻刀為筆、木板為畫,並加入新的繪畫語彙。他啟發自母親在八八風災後回到舊大社部落時說的話,「當人類無法跟自然良性互動時,我們終將被反撲」,而人跟自然的關係也彰顯在原住民的各種傳統行為中。伊誕的繪畫即以石板拓印為底,在上面繪製同心圓,除了是自己藝術脈絡的視覺元素外,也象徵著族人在土地上活動的痕跡。
泰雅族藝術家林安琪《生⇆熟⇆福》以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討論出發,作品中她躺臥在地,被一機器不停地在身上印上刻有生、熟、福字樣的印章,意指生蕃、熟番、河洛人等標籤被強行壓印在我們每個人身上,而其中一幅用泥土蓋「福」字印章,都蓋不出有符號的字體,則是她認為接觸土地它會化解一切的標籤、符號與邊界的人。她的作品不僅包含普遍的國際性議題,也納入在地與個人的生命經驗。
卑南族藝術家瑪籟・瑪卡卡如萬以基督教教堂常出現的窗框形狀為造型,用羊毛氈製作了數顆檳榔來拼貼成一基督形象,在尾端卻逐步崩解掉落,在地上排成卑南族儀式的陣形。作品透過圖像造形的相似以及檳榔本身所具有的原住民文化脈絡,來講述原住民傳統宗教儀式受到西方宗教的影響,而產生衝突與分裂的情況。瑪籟也在檳榔中放入珠子,象徵著傳統儀式中族人們會在檳榔中放入小鐵片,鐵有取之不易的珍貴意象,又是堅硬有力量的象徵。
阿美族藝術家魯碧・司瓦那以天然染料和真實植物的枝葉進行染布,透過與自然互動來療癒自我的傷痛,其中一件大型裝置作品,呈現一傳說中在先知降臨時會開的花,結合雛鳥在學會飛翔時會長出的細細汗毛,象徵生命的能動性與堅毅的心靈。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