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編輯帶看2020 ART TAIPEI:掃描全區,原住民藝術家特展、公共藝術、潮流藝術三大板塊推薦

編輯帶看2020 ART TAIPEI:掃描全區,原住民藝術家特展、公共藝術、潮流藝術三大板塊推薦

2020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ART TAIPEI」)為期五天,在本屆展場中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精華版塊及作品呢?「典藏ARTouch」將從公共藝術展區、「聚焦.臺灣 」展區及炙手可熱的潮流藝術作品等藝博會的不同區塊,為讀者呈現編輯部精選的名單。
2020 ART TAIPEI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ART TAIPEI」)為期五天,在本屆展場中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精華板塊及作品呢?「典藏ARTouch」將從「聚焦.臺灣 」展區、公共藝術展區及炙手可熱的潮流藝術作品等藝博會的不同區塊,為讀者呈現編輯部精選的名單。
副總統賴清德、文化部長李永得、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參觀「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藝術家杜寒菘的展位。(ART TAIPEI提供)
聚焦.臺灣 : MIT 新人推薦特區 X 資深原住民藝術家特展 X 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
本屆ART TAIPEI「MIT新人推薦特區」(簡稱MIT新人特區)推出8藝術家:邱杰森、林思瑩、洪譽豪、陳庭榕、曾慶強、蔡士翔、歐立婷與龔寶稜。MIT新人特區藝術家的共同點,在於他們形態多元的藝術創作,充分展現臺灣青年創作者豐富多元的藝術樣貌。邱杰森用繪畫建立「後地圖文本」抽象敘事;林思瑩以雕塑將影像重疊變形的動物具象化,象徵重疊不同身分的自己;洪譽豪的錄像作品關注當代街區中的懷古角落;陳庭榕展出充氣物件系列、剪貼系列與聲音裝置,探討「希望」和「理想」的形狀;曾慶強的繪畫和裝置則傳達衍生於現代城市生活中各式黑色幽默與不滿足的慾望;蔡士翔以行為藝術、現地裝置、數位影像及錄像等不同方式梳理特定空間的量體;歐立婷的雕塑使用金工的細膩手法,使鋼鐵呈現獨特的柔和樣貌;龔寶稜則主要聚焦在在繪畫與空間裝置,展出作品多帶著建築質地的物件。
資深原住民特區群展「kiljivak:我的日常 愛很多」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今年的ART TAIPEI也肩負原住民藝術家展示其創作的重要平臺。展會推出資深原住民藝術家特展區,展覽「kiljivak:我的日常 愛很多」為曾媚珍策劃,參展藝術家名單亮眼,有撒古流、尤瑪.達陸、達比烏蘭.古勒勒、尼誕.達給伐歷、林介文等,均為尊彩藝術中心代理。展覽雖為第10屆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主題「陷阱」的延伸,卻揮別嚴肅的原住民正義議題,從臺灣原住民對日常及關係連結出發,引領觀眾加深對於原住民群體的認知。其中,即將代表臺灣參加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撒古流之近作《看天田》、《牛背上的天堂》、《我們沒有子彈打但我們有足夠的食物和你分享》及《父親》在展位上呈現,表達藝術家幽默之餘又鐫刻深沉的悲傷,理想中厚胸強壯的父親是鞦韆、是溜滑梯、是山脈、是溪流,偶爾也會變成一座城堡,又或成為都市高聳建築鷹架上的獵人。
「MIT新人推薦特區」陳庭榕展位。(本刊資料室)
原住民新銳推薦特區中,3位原住民青年藝術家則帶來多元豐富的作品:杜寒菘靈感源自於山林、祖靈、部落與族人的情感,以3本原創繪本中13個動物角色進行雕塑創作;阮原閩的創作關注原住民族在面對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急遽擴張下,對於身分認同的追問;宜德思.盧信作品以織布的秩序構成,著重在色彩與織紋構成的整體畫面。
名和晃平《王座》。(本刊資料室)
公共藝術展區
本屆臺北藝博幾近取消過去四散於展會的公共藝術區塊。此區塊過去的功能,是造就當年度藝博會的識別度與記憶點,以及為展會創造民眾瀏覽、親近拍照的選項,是整場展會藝術教育推廣的重要策略。讓整場整體視覺以平面作品為主的展會,增添不同媒材的審美趣味。過去公共藝術展區長期由國、內外畫廊共同推介合作,今年也許在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國際畫廊參展比例大幅降低,也直接影響了整場臺北藝博公共藝術區塊,以及相對風格接近的推薦。不若在過往公共藝術展區,各家畫廊與藝術家精心設置空間與作品間的探討關係,回歸到單純的公共性雕塑的擺放。
唯二的作品之一的名和晃平(Kohei Nawa)《王座》,其作品一直具有極高的識別度,點名日本新生代藝術家也一定都會在名單之中。其作品擅用獨特的材料及極度精巧具特色的雕塑風格,甚早就受到國際廣泛的注目。名何晃平最著名的作品即是以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珠,如像素般錯落在動物的標本中,形成為一種新的視覺體驗與混種物體之感。但更核心的是從造型的語彙傳達出日本美學、技藝深層的意涵,此次臺北藝博展出的作品《王座》,造型極度華麗,結合3D建模技術、傳統漆藝與金箔技術,回應日本美學致敬與延伸之意。
蔡志松作品《凝》。(本刊資料室)
另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為蔡志松的《凝》,來自他近期的「家園」系列。蔡志松為中國雕塑界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藝博會現場出現一隻昂首獨步的梅花鹿,其身形特意放大,因此鑑賞時需採仰望的姿態。鹿在東方的文獻與經典中,一直以極具靈性的形象著稱,更象徵能指引未來。作品外觀呈現明亮的金屬色澤,呈現出鹿身的氣韻。蔡志松在創作過程中長期近身觀察鹿群,將鹿的各種身形以造型融合,並添加東方文化所累積的多重意涵與象徵。《凝》體現藝術家探索文化、時代的精神面,並映照當代現況。
DOPENESS ART LAB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潮流藝術:掃描2020ART TAIPEI,偵測市場熱度
近年來,潮流藝術作品在拍場已佔有一定的比例,不論是油畫、版畫,還是藝術品周邊的公仔均相當搶手。根據今年蘇富比財報指出:亞洲市場崛起,其中有30%是40歲以下的收藏家。然而,藝博會是藝術市場的溫度計,去年ART TAIPEI中許多畫廊呈現潮流藝術的作品、賽璐璐手稿,締造高額的銷售成果,收藏需求直接反應在市場之中。今年或許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國際畫廊能夠參加的比例降低,再加上國際局勢混亂,藏家收藏轉向保守,各畫廊推薦給收藏家的作品也偏向在市場中相較成熟的藝術家。所謂的潮流藝術發燒至今,在臺灣的潮流藝術會是如何?本次的展會之中,帶來潮流藝術的畫廊又觀察到什麼樣的現象?
琢璞藝術中心展位現場。(本刊資料室)
於2018年成立的DOPENESS ART LAB,成立宗旨十分明確,即是以潮流藝術(Urban Art)、街頭藝術(Stree Art)的推廣為核心。今年首度參展ART TAIPEI的DOPENESS ART LAB,在預展首日,開展15分鐘即賣出了七成左右的作品,於當天傍晚銷售成績已達近八成,反應十分熱烈。在藝術家的選件上年齡層分布於20至40歲,作品的共通特質是手感、識別度極為強烈的藝術家,像是年輕日本藝術家Kurumi Kotani,畫面近看即可看見像是在浴室中的水珠凝結的立體手感,作品價格區間約為5萬至22萬,十分適合新手藏家入手。而成熟的藝術家D*FACE在英國街頭藝術界本身已具有高度的知名度,且跟BANKSY是擁有超過20年交情的老畫友,作品非常搶手。近年潮流藝術在拍場的價格崛起,許多人收藏潮流藝術選擇追隨市場中的高價作品,但若為新手藏家想要入手潮流藝術,畫廊負責人KEA給的建議則是,應回過頭來看街頭藝術的發展,回到收藏的價值初衷。
藝博會正是挖寶的好時機,在全球無法任意舉行大型藝博會的時刻,不妨到ART TAIPEI找找哪裡還有潮流藝術的身影。(本刊資料室)
除了國外的潮流藝術家以外,在近年來臺灣也逐漸掀起潮流藝術的風潮,去年ART TAIPEI期間,高雄老字號畫廊琢璞藝術中心舉辦了轟動會場的MR. Doodle個展,作品在預展首日即售罄。今年則是保持一貫的個展策略,展出臺灣本土的潮流藝術家張騰遠,展位以「人類實驗室」為主題,除了帶來新作以外,更推出了買畫作即可加購熱門的哥吉拉鸚鵡人公仔。在預展首日作品銷售的熱度極高,拍賣市場中也漸漸可以看見張騰遠作品的身影。
今年的會展中,潮流藝術的比例雖比去年減少,但是仍可看出臺灣在潮流藝術的收藏也開始成長,從在臺灣主推潮流藝術的畫廊DOPENESS ART LAB,到臺灣的潮流藝術家張騰遠,都是藝術品味的指標。藝博會正是挖寶的好時機,在全球無法任意舉行大型藝博會的時刻,不妨到ART TAIPEI親自感受潮藝術的樂趣。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