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10月6日開拍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今秋匯聚了豐富多元的西方及亞洲當代藝術名作。除了領銜的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抽象畫(649-2)》以及在亞洲創下西方藝術上拍最高價紀錄的霍克尼(David Hockney)外,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瑪琳.杜馬斯(Mariene Dumas)與艾斯沃思.凱利(Elisworth Kelly)都將首度於亞洲上拍。與此同時,與兩代收藏家合作的「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以及「更美好的明天」(Art of Tomorrow: Works Sold to Benefit the Chu Foundation)更成為此次拍賣引人注目的焦點。拍賣前夕,典藏ARTouch團隊特別訪問了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寺瀨由紀(Yuki Terase),以及收藏家同時也是香港漢雅軒畫廊負責人張頌仁,請他們與我們分享此次拍賣的想法與近期市場觀察。
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寺瀨由紀與收藏家張頌仁。(本刊資料室)
典藏ARTouch(以下簡稱典):此次秋季夜拍除了「先鋒經典」以及「更美好的明天」兩大收藏,尚有許多西方名家經典。是否可簡要說明這次秋拍的規劃特色與重點?
寺瀨由紀(簡稱寺瀨):本季度的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的總估價為蘇富比在亞洲有史以來最高,超過4.55億港元,這也是緊隨今年7月另一場破紀錄的晚間拍賣。我們很榮幸呈獻「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及「Art of Tomorrow: Works Sold to Benefit the Chu Foundation」,這兩個收藏充分體現了兩代亞洲藏家的卓識遠見,以及他們對區內以至全球文化發展的重大貢獻。張頌仁是香港知名藝術策展人、評論家及鑑賞家,亦是把中國當代藝術帶到國際藝壇的重要推手,成就卓著;而諸承譽(Lawrence Chu)及諸陳慧婷(Natalie Chan Chu)為香港知名收藏家和藝術贊助人,此次能與兩位對藝術充滿熱忱的亞洲年輕藏家合作,共同推動藝術界發展,並為全球新進藝術家提供機會,實在別具意義。
本季西方當代佳作由李希特紛華靡麗的《抽象畫(649-2)》領銜,為亞洲上拍之最高估價西方當代藝術品。香港蘇富比於2017年開始在晚拍呈獻西方當代藝術品,在短短三年間,我們的當代藝術拍賣的亞洲及西方拍品比例已達50/50。這正正反映了充滿活力的亞洲藏家們渴望並熱情、積極地收藏國際藝術品,才使得我們在亞洲區能夠為藏家提供如此多樣化的作品。我們的徵集策略一直是為品味越見精煉和成熟的亞洲藏家提供頂級國際當代作品,我認為藏家們正在各自建立與藝術藏品的對話,他們的收藏兼收並蓄,而國籍的重要性已減低。
典:近年在香港拍場中國當代顯得較為沈寂。您如何觀察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變化?這次的專拍,是否有機會帶動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另一波風潮?
寺瀨:說中國當代藝術在香港拍場上較為沈寂其實不太準確,我們的數據表示,中國當代藝術拍品在2020年迄今的平均成交價是2010年的3倍。由此可見,中國當代藝術這板塊在拍場上其實是正在增長和轉移。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在200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席捲全球,屢屢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在過去的十年中,尤其是在過去的五年中,市場漸漸穩定下來,投機性降低了,藏家們亦變得更加成熟。高品質的作品越來越受人注意,其價值也得到認可,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年輕藝術家對高品質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支持和興趣。
截至2020年7月(包括7月份春拍),香港蘇富比佔近61%中國當代藝術亞洲市場佔有率,位居榜首。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名字,我們亦刷新了新進藝術家如郝量、黎清妍的拍賣記錄。我們留意到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藝壇上已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板塊,藏家們的興趣是出自一種藝術層面上的認同,而非因為藝術家的國籍。國際畫廊和藝術機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支持也更加紮實,在我們的拍場上亦繼續是重要的一部分。
典:聽聞此次當代藝術夜拍將首度全球網上直播,您如何看待此一推展以及中國當代在西方藏家群中的需求?
寺瀨:我們的旗艦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將首次在亞洲採用蘇富比首創網上直播拍賣模式,這個嶄新模式於6和7月在紐約和倫敦旗艦拍賣取得了空前成功。身處香港的拍賣官更會即時接受紐約、香港及倫敦專家之電話投標。這次在亞洲區的首創將是一個全新、真正的全球拍賣體驗,亦標誌著香港作為全球藝術重要拍賣平臺,與倫敦和紐約看齊。
對於本季登場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我們對來自兩代亞洲藏家的收藏感到非常興奮。由於我們上呈拍品的多元化和國際化,亞洲以外的藏家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競投也非常激烈,亦推動我們取得如此佳績。隨著香港拍賣日益國際化,中國當代藝術品於國際舞臺的曝光度將繼續提高,接觸面更廣。
傑哈德・李希特《抽象畫(649-2)》(1987)。(蘇富比提供)
典:您又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近幾年在市場上的「沈寂」?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釋出手上中國當代作品?
張頌仁(簡稱張):買賣的決定往往基於個人因素,以我來說,我是在跟一些個人項目走,我在今明年也有一些藝術方面的安排,也在找一個時機把現在手上的一些重要作品帶到市場上。我覺得重要作品在市場上流通,在收藏界及藝術界層面上也是對藝術家的一個刺激,也可以激活大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學術興趣。其實我的收藏決定並不一定跟市場時機走,而且經典作品往往逆流而上,在高風險時期大家也許覺得藝術品更保險。今年大家在一個因疫情封閉、隔離的情況下,反而對這種遠距離投資更有興趣,這也說不定。
「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之劉煒 《香蕉》(1995)。(蘇富比提供)
典:此次上拍作品,無論是張曉剛探討個體與家族的關係,曾梵志將真我掩藏於面具之後,乃至於我們從劉煒外黃內白的《香蕉》,聯想到「香蕉人」這一諷刺名詞。無論是張曉剛、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鈞等人,他們對血緣、家庭、中國歷史文化的禁錮、制約等,都有不同的批判與挑戰,投射了某種時代的傷痕與意義。您是如何選擇這14 件上拍作品的?為何選擇聚焦於「人像」這一主題?
張:這14件作品闡述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獨特視角。對於中國來說,後89這個年代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我的收藏有一個重要的選題,要抓到時代脈搏是很關鍵的。沒有這種對文化感性審美的消化,對時代變遷的反映亦是不完整的。這個轉變對中國來說是走向全球性,向現代西方世界打開,所以這個年代中國改變的重要性不僅限於中國歷史,更是國際歷史的一章。這次選擇的畫作焦點集中於人像的主題,反映在中國現代化浪潮的急劇衝擊之下,身心軀體所經歷的磨練與演變。
這個收藏凝聚了1989年後中國幾個主要的藝術概念,當中有些聲名卓越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無人不曉。例如張曉剛固然是中國當代藝術界的重要人物,另外有兩三位藝術家同樣描繪人的身軀形象,這是1990年代的一大藝術主題,曾梵志的《面具》人物既代表受傷的肉體,也代表受創的靈魂。還有劉煒的《香蕉》,但它明顯是一個擬人化的比喻,他為與生俱來的生命力而著迷。這些藝術家都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是風格和表達手法都不一樣,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時代的變遷,更重要的是去觀察當時的人。
「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之曾梵志 《面具系列11號》(1994)。(蘇富比提供)
典:您這次釋出的《黑色三部曲》是張曉剛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中國社會正動盪時期的代表作。而今日,也是中國社會正面臨另一波動盪的時節。您如何看待這件藝術品在這個時間點再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意義?
張:《黑色三部曲:驚恐、沉思、憂鬱》是張曉剛早期創作於1989至1990年的三聯屏作品,亦是這14張畫作的焦點之一,因為無論在藝術家的個人層面還是藝術史的層面都具有深層的意義。有別於2011年拍出的名作三聯作品《生生息息之愛》,《黑色三部曲:驚恐、沉思、憂鬱》尺幅相對較大,同時亦有截然不同的主題。擺脫了更早期創作中的浪漫主義元素,這個作品更像是張曉剛的自畫像,呈現自己內在的狀態,最後他會在每一幅畫上都留下自己的簽名。我在91年看到這幅張曉剛的作品時,第三聯已經不在他手上了,為亞太博物館收藏,所以三部曲有兩部曲是在我的後89展覽上的。後89這個展覽在國際上巡迴了五年之久,從93年1月到98年,他這個作品我當時一直很看重,也瞭解其中的一部曲不在我的展覽上,所以當它出現時我十分興奮,可以再次把這三部曲湊成一個整體,這是在我最早看到這黑色兩部曲25年後的事情,所以特別榮幸。
「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之張曉剛 《黑色三部曲:驚恐、沉思、憂 鬱》(1989-1990)。(蘇富比提供)
典:您是最早將中國藝術家推向國際市場的人,也是最早以歷史的脈絡,回顧、梳理第一波中國當代藝術,並進而奠定他們歷史定位的人,因而被尊稱為「中國當代藝術之父」。您個人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您如何觀察1979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到現在的藝術變化?
張:這主要是因為我多年來與這些傑出的藝術家們合作,即使作為畫廊東主和策展人,一直以來,我最大的興趣是發掘一些整體連貫的藝術史觀作品。以西方為背景所指的「先鋒」,往往與社會、政治息息相關,我認為這個詞亦適用於1980年代的中國。那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都經歷了巨變,也是在那個年代,大眾的視覺文化,人們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還有人們的理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那也是人們看見機會、有人嘗試新事物的年代。
「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之張曉剛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1998)。(蘇富比提供)
「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之張曉剛《NO. 1 失憶與記憶》(2008)。(蘇富比提供)
典:一直以來,您對中國傳統與西方價值在藝術表現中出現的矛盾與衝突均有個人深刻的關照。您如何觀察下一波中國當代的發展機會?
張:目前中國當代藝術較傾向抽象、形式主義,或具象的比較邊緣、不著痕跡的感覺。這潮流已興起多年,反映一種去政治化、擺脫意識形態的走向,藝術也變得較生活化。在現今中美角力、新冷戰的情況下,中國當代藝術潮流或許會迎來另一番轉變。
Tags
朱貽安(Yian Chu)( 134篇 )追蹤作者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