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聚99間國內外頂級畫廊的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北當代),讓濕冷的台北週末因為藝博會效應及引發的一連串藝文活動充實而豐富。在偌大的台北當代展會現場人潮熙來攘往,而我們又該如何逛藝博會?典藏ARTouch編輯團隊特別訪問了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其中包含策展人、藝術家與收藏家,來談談他們是怎麼看藝博會、以及有哪些是他們認為不容錯過的精彩作品。
策展人高森信男。(本刊資料室)
高森信男|策展人、「奧賽德工廠」廠長
高森信男首先推薦來自台南的182 Artspace,此次參與台北當代介紹日本藝術家團體「intext」。該團體是由包括設計師、程式專家等不同背景的創作者所組成,作品展現了對於「編碼」及「符號」的高度掌握。《Dimensional Wall (Book)》將不同語言字典的書側朝外並列,成為某種抽象雕塑。而intext再抽取其元素,加以放大並編輯成影像作品。此屆台北當代展出不少日本「物派」(ものは)作品,譬如Takeda Art Co.展出菅木志雄(Suga Kishio)1976年所繪的極簡作品。相較之下,intext可說是結合了傳統與新意。
日本藝術家團體「intext」《Dimensional Wall(Book)》。(高森信男提供)
長期關注東年亞藝術發展的高森信男,也特別表示此屆台北當代較少見東南亞及南亞作品,反而是長期於台灣紮根的日動畫廊推出兩位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作為泰國新興畫家,其早期作品多直接涉及政治寓意或軍警形象的描繪。但塔萬・瓦圖亞近期的「世界小姐」水彩肖像系列,則是嘗試以此為題來諷刺國族政治的荒謬。此次於現場展出之作品,恰巧皆以非洲地區的選手為主,一方面呼應藝術家所強調的主題,但也同時呈現出被繪者的某種尊嚴。
塔萬・瓦圖亞(Tawan Wattuya)的「世界小姐」水彩肖像系列。(高森信男提供)
最後,他推薦香港畫廊漢雅軒所長期支持的本土影像藝術家葉偉立、針對前輩畫家葉世強進行一系列的記錄和空間改造計畫。葉偉立在長達數年的計畫中,留下了數量及質量兼具的影像作品。在影像的背後更可看到藝術家如何在空間改造的過程,嘗試和素昧平生的已故畫家葉世強對話。此次於漢雅軒的展出,大膽地將兩者作品並列,方才令觀者明白何謂對話的可能性。
漢雅軒此次展出葉世強與葉偉立的展位現場。(高森信男提供)
姚瑞中在卡德.阿提亞(Kader Attia)的作品《無題》(Untitled)前。(本刊資料室)
姚瑞中 ︳藝術家
法國藝術家凱德.阿提亞(Kader Attia)的《無題》(Untitled)鏡面反射出往來駐足的人。真實的彈孔觸目驚心,結合當前日漸形成的新冷戰國際局勢,姚瑞中在這件作品中看到深刻的政治性與反思力度。他描繪在鏡面造成的反射下,面對鏡子的觀眾彷彿成為被彈擊的人。同時,他也將之與回頭來觀照自己內心的驅力聯繫起來,近一步思索究竟是否要為了經濟發展或社會控管而失去人性。此作也讓姚瑞中聯想起1989年肖魯在中國美術館對著自己作品開的那兩槍,雖然作品內容截然不同,但都意味著某種追求自由的反抗,而姚瑞中認為這種追求,也恰是藝術的終極目標。
卡德.阿提亞(Kader Attia)的作品《無題》(Untitled)局部。(本刊資料室)
在德國藝術家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em.phg.03》前,姚瑞中稱其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並強調他基本不太用相機拍攝的弔詭之舉。也令人反思:攝影究竟是什麼?對此姚瑞中的答案是:攝影是一種心識的反射、也是某種觀念的產物。魯夫作品中凝聚了人類深層的慾望,透過不同的數位技術生產影像本身,例如他挪用天文台拍攝的繁星照片、日本卡漫等現成圖像進行再創作,將原圖像抽象化,成為由色、光組成的抽象光暈。姚瑞中認為當前台灣對攝影的定義依舊比較傳統,魯夫以其非自然、數位化的影像處理質問了攝影的真實性,所引發的思考對台灣攝影的發展應該有著正向意義。
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em.phg.03》。(卓納畫廊提供)
姚瑞中最後推薦美國藝術家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於裝置藝術展區的錄像裝置系列,這位重要的錄像藝術先鋒在1980年代便以機械接合他標誌性的人臉與五官主題進行實物投影,這些不定型的投影裝置,彷彿製造出科技與藝術介面交錯下的AI身體。姚瑞中在他歷年來的作品中看到了某種幽默感和被壓迫感,不時具有美式懸疑劇或肥皂劇風格。加上奧斯勒的個展即將於3月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姚瑞中覺得這次藝博會的小型個展,可說是讓台灣觀眾進一步認識其創作之暖身。
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的作品於裝置藝術展區。(本刊資料室)
吳季璁|藝術家
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一直是藝術家吳季璁相當喜歡的藝術家,他的畫面黑暗到極致、想像到極致,但也正因為如此痛楚、壓抑,卻又試著用幽默的角度看待人間的痛苦與掙扎,於是讓作品充滿力量,同時擁有多層次的敘事。可惜的是藝術家英年早逝。然而這種立於個人生命與掙扎的創作,卻往往能予人更多正面、解放的力量。
吳季璁於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個人展藝區。(本刊資料室)
相較於石田徹也情感的力量,吳季璁想要推薦的另一件作品則是陳萬仁的《夜太美》。他認為其在錄像語言形式上的創新超乎想像,擁有極為純粹的形式力量,同時飽有高度原創性。同時,作品討論今日影像社會下,人們在看不見的資訊海裡「悠遊」的情境,也是他相當欣賞的。
陳萬仁於現場的大型裝置《夜太美》。(陳萬仁提供)
張耿華於葉世強的作品《森林前一村屋》前。(本刊資料室)
張耿華|藝術家
豪華朗機工的成員張耿華推薦葉世強的作品《森林前一村屋》。在展場初見作品並不知道是葉老師的作品,只覺得這畫無論是在用色、構圖上都非常寧靜、舒服,尤其是在這麼喧鬧的展覽會現場,更會令人想駐足於前。後來得知是葉世強的油畫,回憶起與葉老師相識,是在多年前的一個聯展,而當時看到的都是藝術家的水墨作品。第一次認識老師的油畫,除了驚豔,也回想起葉老師生活、創作的狀態,那種孤寂、寧靜,和自己工作的狀態很對比。也或許,是在葉世強的作品裡看到某種心之所嚮。
漢雅軒(Hanart TZ Gallery)推出的「葉世強與葉偉立」,葉世強的作品《森林前一村屋》前。(本刊資料室)
林昆穎|藝術家
豪華朗機工另一位成員林昆穎則推薦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與馬庫斯.林南布里克(Markus Linnenbrink)的作品。一直很喜歡卡普爾作品的林昆穎認為,雖然大家都知道卡普爾是利用極純粹的材質,反映環境與人的仿相。不過他自己很欣賞的部份則是卡普爾在極為細緻的工法下,把人(觀者)的感知從現實拉到想像的層次。尤其是在這麼小的面積,使用如此令人容易親近的手法,卻同時帶有一種寧靜感。
林昆穎於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作品前。(本刊資料室)
而林南布里克的作品也帶有一種簡單的深度。林南布里克的作品藉由歷時性的痕跡與堆疊,再透過藝術家用單純挖洞的動作,創造了藝術空間的維度。繽紛的色彩下,卻有著許多藝術家細膩的思考。而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雖然都沒有直接表現動態,但卻都在視覺上動了起來。這種用看似簡單的方式表達藝術家深刻思考的巧思,是林昆穎欣賞的特質。
馬庫斯.林南布里克(Markus Linnenbrink)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James Wang|香港金融界人士、藏家
目前任職於香港金融界的James Wang,開始進行系統性的藝術收藏已邁入第四年。本次於台北當代他推薦藝術家吳季璁的《皺法習作之72》。觀察吳季璁的藝術實踐,會發現他對材質與創作的技法有著強烈地的追求,從傳統材質出發,力求在此基礎上不斷突破,並嘗試創造新的美學觀念。在James看來,皺法雖是藝術家最早使用的技法,卻創造新的美學觀念,利用顏色及明暗的對比來呈現抽象表現的形式,而吳季璁作為在國際上有著較高知名度的當代藝術家,獨特而又具有能見度,是台灣當代藝術家中,十分能體現藝術創造力的代表。
James Wang與吳季璁《皺法習作之72》(2020)留影。(本刊資料室)
菲律賓籍華人劉安民(Liu Lianben)的畫作《池塘(松尾芭蕉)》(2019)也是James Wang力薦的作品。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極簡中蘊含著東方禪意,單色構圖也是韻味十足,體現其心靈的平靜。James Wang認為,作品《池塘(松尾芭蕉)》與中國文人畫的氣質一脈相相承,同時結合抽象,以微妙隨機的方式捕捉事物的本質,且畫面處理細緻,給予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十分適合台北當代的調性。
劉安民(Liu Lianben)的作品《池塘(松尾芭蕉)》。(本刊資料室)
James Wang 推薦的第三件作品為韓國女性藝術家李昢(Lee Bul)的《Perdu XXX》。李昢是James Wang 最喜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此次在台北當代上,其代理畫廊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展示了了糅雜生物形態和賽博電子形式的繪畫作品。李昢的創作揭露了「人造」與「有機」的概念與實質上的二元對立。James Wang亦表示,李昢的作品媒材廣泛且多元,這件《Perdu XXX》由有機和無機材料構成,比如珍珠母、絲絨和頭髮等,充滿巧思與新意。於藝術家而言,這些作品與其早期探索身體和語言主題的作品有著相似性,也隱喻藝術家對於未竟之事的思考。因此James選擇這件作品,凸顯亞洲女性藝術家在藝術創造上的生命力與活力。
李昢(Lee Bul)的作品《Perdu XXX》。(本刊資料室)
ARTouch編輯部( 1685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