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縫合歷史的藝術 Art that Stitches History Together

縫合歷史的藝術 Art that Stitches History Together

所有敏感的藝術家幾乎都面對一個共同的生存難題,即生存的現實被以往各種文化、價值模式賦予的意義,在他們的心中失卻…
所有敏感的藝術家幾乎都面對一個共同的生存難題,即生存的現實被以往各種文化、價值模式賦予的意義,在他們的心中失卻後,而對於統治他們生存環境的強大意義體系,又不因為這種失卻後有所改變。
─栗憲庭,《重要的不是藝術》
李紹榮Patrick Lee|Time For a Drink 油彩、畫布 120x120cm
Time For a Drink,和解的藝術
再訪李紹榮,一樣相約在復古台式與歐風的餐館訪問,不變的仍是那份仕紳的優雅恬靜,邊挽著寵物犬,邊悉心照料餐館陽台上綻放之盆景,陽光折射於澆花的露水之中,陽台牆面掛著他最代表的系列「Time For a Drink」。此系列最被記憶深刻的圖像,即是象徵兩岸的領導者毛澤東與蔣介石,以搭肩的姿態共飲金牌台啤,國共是壁壘分明的國界、思想與歷史,兩位領導者不曾如此歡快、坦率的飲酒,製造出這幅實質上不存在的合照,除了具有時代借位似的詼諧感,兩張政治聖像的代表臉孔與親密的肢體,似乎也暗喻著兩岸的政治情境對於台灣日常生活裡的主宰與滲透,李紹榮除藝術家身分外,以其經歷與廣泛的國際人脈,產生對於局勢與時事的敏銳閱讀,觸發他擷取兩岸關係中合拍的共鳴,而產生這類經典系列。
李紹榮Patrick Lee|Run Forward! 油彩、畫布 183.5x165cm
而訪談期間恰巧是法國左翼諷刺周刊《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總部發生恐怖襲擊案不久後,更迫切地想詢問李紹榮,面對創作,面對政治,他是如何看待?他談到解嚴時代,反共的教育是身體與心靈的記憶,時間過渡到台灣民主的滋長與選舉權的逐步開放,政治、藍綠仍是包含歷史仇恨、妒忌的對立,他希望藉由作品帶點時代距離再凝視政治聖像,是否可選擇以更幽默的方式來縫合這段歷史的傷痕,讓兩位不可能和解的人物和解,這也是藝術力量的無限與可能。這也讓筆者想到面對《查理周刊》事件法國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曾署名給穆斯林的一封信提到:
我們別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上。這並不是宗教的意義啊,這不是基督教,也不是猶太教,也不是穆斯林。這是種自私,這種自私在社會中築起一道道高牆,而這就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的事情。
李紹榮的「Time For a Drink」不是為了製造更多的分化而存在,而是一段關於和解,消弭高牆的故事。
李紹榮Patrick Lee|Buddha不鏽鋼 100x100cm
普普式的時代幽默
也許更多時候李紹榮更似一台時代速寫的相機。無論是在2008年高票當選背景下,著慢跑短褲的馬英九;抑或更具寓言式的圖像拼貼,2009年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驟逝,和莫拉克颱風暴漲溪流沖垮後、在汪洋裡載浮載沉的金帥飯店,他將兩件悲劇新聞事件貼合,除象徵時代的殞落,也似乎感嘆沒有一個符號與時代存在永恆。
這以剪輯時事、時代圖像的系列,拓樸出兩條脈絡可供閱讀,一脈是指向崛起於1960年代的普普藝術(Pop Art),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反映蓬勃消費性現實的觀念延伸,擷取媒體環境下所散佈巨量的商品化廣告符號,探究其衍生的商業圖騰,做為藝術家思考大量同一性複製商品圖像的再製與意義。李紹榮「普普」式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節錄描繪對象和主題(報紙、新聞人物或商業廣告),將現實的材料挪移至架上繪畫,帶有難以言喻的粗糙與真實,穿越傳統美學和繪畫的界線。另一路徑進入其作品的思考點,則是中國當代藝術運動「政治波普」(Political Pop),政治波普以幽默的方式出現,帶有政治情節的自我消解傾向,也使政治形象成為把握當代文化、社會與政治的切入點。
李紹榮Patrick Lee|Sun 油彩、畫布 168x124cm
微醺的豁達的自在
李紹榮曾說「越畫越會發覺,看到能讓你感動的,是『少』的東西。」近期於畫室中發展的「Landscape」系列,以水墨的皴法及接近粉彩筆觸的油彩處理看似朦朧的風景,似雲、似河的粉色,洗鍊出山河磊石的青綠,極簡卻豐美的構思,詩意的筆觸與隱約的景色,所言說的是一場關於極簡與剔除的旅程,他是如此看待關於風景的構圖與處理,隱約也呼應了藝術家在人生際遇載浮後的體悟。一段1989年的往事,從事遠洋漁貨貿易的他,在美國推動北太平洋雙邊漁業協定的背景下,為保護自身利益,特意羅織罪名誘捕他,使其因此展開一段長達五年的異國牢獄之災,這段背離鄉里與親人的遭遇使他學會對生命懂得釋懷與「放下」的態度,如同他看待藝術作品,透析後放手、直觀,存留的是了卻後豁達的餘韻。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