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在課堂上問我:「藝術是人性的需求嗎?」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什麼是人性呢?每個人說法不同。但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從演化的角度去觀察,藝術的出現,是否有生理學上的依據。如果有,至少藝術是我們身體本能的一部分,其必要性即能獲得某種保障。
網路上能找到一個有中文字幕的TED演講《美感演化論》(A Darwinian Theory of Beauty),講者是美國哲學家丹尼斯.達頓(Denis Dutton),他即是從演化論來思索這個問題,認為人類開始創作藝術,甚至可以追溯到語言出現之前。達頓援用達爾文的理論,主張藝術需求背後的動力,跟性的競爭是有關的。藝術品往往展現了一種美,可以用來吸引異性。能創造藝術品的人,必須有卓越的技藝,對異性來說,這種人也有著更強的魅力。
不過要從美感過渡到複雜的各種藝術創作,還是有一段距離。
神經元美學(Neuroesthetics)是近二十年的新興熱門領域。藉著當代腦神經科學研究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已能對複雜的審美經驗,透過斷層掃描等技術,觀察我們大腦在觀察藝術品時,會出現對應反應的種種狀況,並加以分析。英國神經科學家塞默.薩基(Semir Zeki)的《腦內藝術館》一書,就是從這個角度,探討對不同藝術創作的欣賞,從米開朗基羅到畢卡索的立體派畫作、甚至是萊茵哈特(Ad Reinhardt)的抽象畫,在神經科學上的理論基礎。薩基說:「這些事實再次證明,藝術家其實都是在探索頭腦的奧祕,只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罷了。」
不論是從演化或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基本上還是一種外部的進路。但內部呢?我們是否也能從某種內在的角度,說明藝術的必要性。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是內部進路的突破性名著。對康德來說,在人類的認識能力中,進行某種藝術或美的判斷,是先天結構的一部分。換言之,只要人類有理性能力,其中必然包含他對美與藝術的需求。這種說法,跟當前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是類似的。但康德認為,關於藝術或美的判斷,只能具有「主觀的客觀性」,也就是這個判斷在效力上是主觀的,不是一種能有對錯回答的客觀知識,但卻有普遍性的要求,會期待所有人都能同意這個判斷,即使現實上不見得如此。
主觀的客觀性也意味著,即使無法找到一個客觀標準來決定什麼是藝術,但基於普遍性的要求,人們會對藝術爭辯,捍衛自己所相信的作品,結果促進社會產生各種溝通活動。長期下來的結果,是人們有機會理解各種對立觀點,反而讓社會變得更成熟,更能容納多元。或許這也暗示了,藝術不能沒有藝術評論,評論是藝術創作要引發的目標。
或許答案就在問題當中。藝術是否為人性的需要?並非是只能有對錯回答的問題。如果「是」的話,那又何必需要維護藝術的價值,根本多此一舉。「不是」的話,藝術的存在也缺乏辯護的堅固基礎。但正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地去創作,去回應不同時代與社會的質疑,反而展開了藝術的豐富面與可能性。
這就是我對這位學生的回答。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