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新鮮事】我們希望為孩子勾勒什麼樣的都市紋理?直擊《Explore! 兒童教育體驗培訓計畫》新竹現場 探索與共創「兒童友善」的城市!

【小典藏|新鮮事】我們希望為孩子勾勒什麼樣的都市紋理?直擊《Explore! 兒童教育體驗培訓計畫》新竹現場 探索與共創「兒童友善」的城市!

新竹市文化局推出的「Explore! 兒童教育體驗培訓計畫」以「兒童」、「探索」為關鍵字,推出2023全年度的兒童系列活動,首波4月至5月推出的第1季講座以「共創」為主軸,邀請長期關注與實踐兒童友善的跨域夥伴,與市民分享他們長期凝視、聚焦的兒童議題。本文直擊講座現場,整理出四位講者如何回應「兒童探索」的主題。

文/許擎 (新竹市文化局)

「因為,孩子是為了尋找世界的美才誕生的。在一個晴朗的日子,或是雨天,在這個國家,或在其他地方。」

─阿朗.賽赫《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參與文化》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4月,新竹市0~18歲人口比例佔該市人口的20.3%,未成年人口比例為全臺各縣市之冠。在這樣一個充滿年輕活力的城市裡,我們希望為孩子勾勒什麼樣的都市紋理?又希望與孩子們共同創造什麼樣的生命經驗?

新竹市文化局推出的「Explore! 兒童教育體驗培訓計畫」以「兒童」、「探索」為關鍵字,推出2023全年度的兒童系列活動,首波4月至5月推出的第1季講座以「共創」為主軸,邀請長期關注與實踐兒童友善的跨域夥伴,與市民分享他們長期凝視、聚焦的兒童議題:

  • 和兒童一起玩博物館—兒童友善及賦權的博物館經驗
  • 和兒童一起做設計—如何設計專屬於孩子的產品
  • 和兒童一起逛展覽—兒童文化參與及創意教案發想
  • 和兒童一起每個日常—神聖的自私—家長比孩子玩更瘋的親子活動

什麼樣的展覽,適合你們心中的孩子參與?

首場講座「和兒童一起玩博物館—兒童友善及賦權的博物館經驗」邀請到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副理事長李玉華和友善兒童世界觀察家劉鈺絜,和聽眾分享了許多國外兒童友善空間及服務設施的案例,並帶出Laura Lundy教授的兒童參與模式的幾個重點:

  • 兒少要有安全包容的空間,來形成及表達其主體意見
  • 兒少要有專業的成人引導和支持,來表達其主體意見
  • 兒少的主體意見要被聽見,且是正確、有能力的受眾
  • 兒少的主體意見要以適當方式被具體執行而形成具體決策
(圖/新竹市文化局)

玉華認為,城市空間中的友善基礎建設即使沒有兒少參與過程,仍必須以「兒少為核心」,先求有、再求好,並希望讓每一個孩子從小處體驗到被尊重、疼惜的生命經驗。鈺絜透過簡單的紙筆、貼紙等材料,要聽眾製作一位「你心中的兒童」,接著請聽眾分組討論、共同進行一個想像中的紙上策展:什麼樣的展覽,適合你們心中的孩子參與?

(圖/新竹市文化局)

如何設計專屬於孩子的產品?

兒童文化設計倡議者林宇儂在第二場講座「和兒童一起做設計—如何設計專屬於孩子的產品」中引用了兒童權利學者Roger A. Hart的「兒童的參與模式階梯」,將兒童表意權劃分為三個層級:

  • 發起決策
  • 分享、傳達、顧問、派任務
  • 操控、消費、擺佈
(圖/新竹市文化局)

宇儂的分享讓聽眾思考,許多看似兒童參與的活動或設計也許只是將兒童做為樣板、裝飾的假參與,或僅為告知、派發任務給兒童的低層次參與。

另外,宇儂也分享了瑞典家長鼓勵孩子勇敢探索、體驗自然的教育觀,並介紹他在瑞典時利用設計改善兒童通學路徑的經驗,強調許多兒童「害怕漆黑的洞穴、有坡道就不爬樓梯」等行為模式,就是他跟孩子相處、一邊觀察時的體悟。

(圖/新竹市文化局)

把展覽的內容轉化成兒童的語言

第三場講座「和兒童一起逛展覽—兒童文化參與及創意教案發想」的講者「品文藝」藝術教育基地創辦人許亞歷,介紹如何透過展覽及遊戲激發孩子創意、引導孩子思考、促進孩子討論,並分享「把展覽的內容轉化成兒童的語言」的技巧:適時地使用小遊戲、用圖文並茂的畫面建立故事脈絡、加入文學或時事等元素呼應展覽內容。

亞歷認為面向人物式的展覽及主題式的展覽,應該啟動不同的備課腦,前者可以重點聚焦在「個人故事」及「故事中的重要題材和元素」並「轉化、活用元素」;後者則可以思考「誰來當串聯脈絡」、「現下社會的呼應處」及「找到與兒童的連結」。

(圖/新竹市文化局)

親子共處就是要挖掘生活中的樂趣,創造珍貴回憶!

第四場講座「和兒童一起每個日常—神聖的自私—家長比孩子玩更瘋的親子活動」邀請到小村子Mmama Team Up創辦人高雅雪,在講座開場就透過「自我介紹九宮格」的賓果遊戲讓聽眾在遊戲中破冰,傾聽彼此最近的煩惱、新學會的技能、蜜月旅行的地方等等個人資訊,讓平時身為兒童照顧者的家長們在不知不覺間療癒身心,也在與他者的互動中再次認識自己。

接著,雅雪帶領大家到戶外,撿拾自然環境中的素材設計屬於自己的穿搭配件,以及運用繩索、布料、紙團等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品一起發想戶外遊戲,聽眾像是回到充滿創意與活力的童年般玩得不亦樂乎!雅雪認為無論家長或小孩,最重要的是挖掘生活中的樂趣、創造彼此相處的珍貴回憶。

「一個孩子如果不知道這一切,如果他從來不曾圍繞著一座雕像轉圈圈,如果他從來不曾用黑色的顏料,在柔軟的白紙上畫來畫去……他會像一千隻從來不曾學飛的小鳥一樣傷心。」

─阿朗.賽赫《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參與文化》

「Explore! 兒童教育體驗培訓計畫」第一季講座將觸角延伸至兒童友善的博物館經驗、專屬孩子的設計、與兒童一起在展覽中遊戲與學習、將生活點滴轉化成遊戲等主題,看似發散卻又圍繞著「共創」的理念,並收束成「兒童探索」的核心命題,期望將兒童友善的概念深入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

(圖/新竹市文化局)

也許有朝一日,全新竹都能做為兒童探索的場域,成為一個「兒童友善」的城市,我們也更希望這樣的願景能在全臺各地發生、實現。而家長們接收、傳播的兒童權與兒童參與的觀念,將成為充滿希望的芽,並在未來遍地開花。

延伸閱讀

【專題│眼底城事】從特色公園到兒童友善城市的點線面–推動兒童友善城市,是為了誰好?

【專題│眼底城事】兒童友善城市:特公盟引入國際經驗改造台灣兒童遊戲空間

後疫情時代孩子與社會的重新連結! 第10屆「城市中的兒童」世界研討大會,愛爾蘭都柏林直擊觀察

【專欄│芬紛聊天】如何讓兒童愛上博物館?芬蘭博物館的兒童友善設計

【專題│小孩眼中友善又好玩的museum】02. 德國慕尼黑的猶太博物館

【專題│小孩眼中友善又好玩的museum】01. 德國慕尼黑的倫巴赫美術館 The Städtische Galerie im Lenbachhaus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409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