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求知慾從來都是無盡的─對於國家政府,它是一種科技發展的象徵;而在廣義層面,太空探索代表了人類尋求地球以外的新家園之共同渴望,不分年齡、性別、種族。正如新任蘇富比副總裁兼資深專家Cassandra Hatton所言 :「科學是世界的共通語言,你不需要既有知識瞭解太空發展,因為任何人都可以為人類歷史的進步而興奮。」
「太空漫遊」拍賣會現場。(攝影/胡思敏)
最高成交:月球沙塵
太空專場拍賣在市場上非常罕有,業內通常把太空相關的拍品與其他門類混合,而老牌國際拍賣行中只有邦瀚斯為太空歷史設有獨立專家部門。已近20年沒有亮相於太空專拍市場的蘇富比看準這個收藏類別的潛力,於去年10月從邦瀚斯網羅Cassandra,並任命她策畫在紐約的「太空漫遊」拍賣會。這次拍賣於人類成功登月48周年紀念日舉行,呈獻逾170件有關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和各國進行登月任務的拍品,包括照片、模型、圖章、太空飛行紀錄等,其中最矚目的是太空人岩士唐(Neil Armstrong)於阿波羅11號所用的樣本袋,袋內仍含殘存月球沙塵。該樣本袋由100萬美元起拍,兩位買家一直爭持,最後由電話投標以逾181萬美元購得,低於200萬美元低估價,但仍躋身本次專拍中的最高成交價。
太空人岩士唐於1960年4月在載人航天中心模擬從月球表面擷取物質樣本,該價值逾181萬美元的白袋正作運載樣本之用。圖|蘇富比
整場拍賣氣氛熾熱,部分拍品有曾參與太空任務的工作人員之簽名,引來大量藏家的青睞。一隻有太空人塞爾南(Gene Cernan)親筆簽名的10吋史努比模型,和一個有多位登月太空人簽名的月球儀均以高於10倍估價成交。另外,4幅「現代太空藝術之父」Chesley Bonestell的畫作全數售出。這位美國藝術家富有創作建築構圖及好萊塢特別效果的經驗,擅於結合想像及理論於作品中,不但為畫作增添一份真實感,亦啟發人類對太空的想像。專拍中一幅油畫繪於1955年(即任何登月任務成功之前),並以對火星的想像為題,激發長達10分鐘的競投,最終以高於估價12倍成交,成為本次專拍中成交價第三高的拍品。
「現代太空藝術之父」 Chesley Bonestell 的畫作悉數售出,其中這幅油畫描繪人類對火星的想像,以逾12萬美元成交。圖|蘇富比
或許讀者都有一個疑問:這類國寶級的物品應為國家所有,怎麼能夠於市場上流通?關於太空人執行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和登月任務時使用的物品,美國政府一直沒有法例清楚列明其擁有權花落誰家。直至2012年10月,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簽訂法案,落實這一系列物品由參與水星計畫、雙子星座計畫和阿波羅計畫的太空人全權擁有,意味著他們能夠轉讓、售賣或委派物品至第三方。基於受到法律保護,這個收藏門類於近幾年更為活躍。
史努比是阿波羅10號任務的吉祥物,這隻10吋模型有太空人塞爾南的親筆簽名,以逾27萬美元成交。圖|蘇富比
策畫本次拍賣的Cassandra提到,其中一件最感動她的拍品是阿波羅13號的飛行紀錄。阿波羅13號本應為美國史上第三次登月任務,但於任務執行56小時後氧氣箱爆炸,並引發了大量電力流失。由於執行後補飛行計畫需時,工作人員在緊急太空艙內生存了4天,才能折返地球。面對當時的資源緊缺,這本飛行紀錄保存了團隊的求生計畫,包括太空總署的指令、軌跡運算及航行軼事等,事件亦於其後被改編成家喻戶曉的電影。該冊子由一位網路競投買家購入,成交價逾27萬美元遠超預期,位列本次專拍中成交價第二。
阿波羅13號飛行紀錄成交價遠超預期,其封面簽有太空艙工作人員的名字,內頁則有太空人親筆繪畫的插圖,盡展他們的幽默一面。圖|蘇富比
阿波羅13號飛行紀錄成交價遠超預期,其封面簽有太空艙工作人員的名字,內頁則有太空人親筆繪畫的插圖,盡展他們的幽默一面。圖|蘇富比
採訪當天適逢預展開放第一天,當專家從櫥窗中取出飛行紀錄時,一名中年女訪客立時表現興奮,更與筆者一同聆聽受訪者的仔細介紹。Cassandra表示:「此門類的買家通常來自某個年齡層,他們可能是小時候見證過登月任務的成功,現在希望擁有這段歷史的一部分。」歷史上,這些科技發展被定性為國與國之間的「太空競賽」,但沒有蘇聯的咄咄相逼,何來美國搶先登月?筆者相信這些無名英雄的動力並非只是好勝心態,從前的科技非如今天發達,太空照片需由大量人手拼貼,更枉論中途繁瑣的傳送過程,不得不讚嘆當時在「競賽」中各個部門的認真。這些單位的堅毅是出自一份人類對「未知」的期許和盼望,而這種情結是世界共通的。本次專拍成交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不但吸引逾半千人競投,當中不少買家更是首次參與蘇富比拍賣。拍賣行似乎又一次成功抓住了這種消費心態,拓展更大的市場。
蘇富比資深專家Cassandra Hatton檢視有登月太空人簽名的月球儀,每個簽名的位置代表了各個太空人的著陸點,拍品以高於估價10倍成交。(攝影/胡思敏)
胡思敏( 3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