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從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看泰國藝術現象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從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看泰國藝術現象

【Bangkok Art Spaces in Spring】From SAC Gallery’s 2 Exhibitions to Art Phenomenon in Bangkok

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中作品顯現一種西方視野下對於泰國傳統藝術再現的思考,利用「混搭」來強調傳統藝術在當代所展現的複雜性與相互影響造成的變異性。另一展覽「Ilmu Teluh」中的藝術家,不僅從較為個人的傳統信仰出發,還更堅定地拒絕單純再現傳統信仰的符號意象,透過轉譯、形象改造來重新思考傳統信仰在泰國當代社會如何產生新的對話可能,而也許這樣的差異也反映出新一代的泰國創作者對於「泰式」殖民的疲乏與抵抗。

前言

台灣與泰國的藝術交流並不算陌生,2010年初以來,雙方即多次透過民間藝術空間的駐村計畫、政府藝文補助、影視產業合作等來展開對話。大型展覽方面,2018年的國家歌劇院與2019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甚至接連迎來泰國著名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熱室》與個展「狂中之靜」、高雄市立美術館也在2019年展出東南亞藝術大展「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其中就包含多位泰國藝術家。後因疫情席捲全球,台泰藝術交流的情景也相對趨緩,或轉往線上發展。

不過疫後三年,近期各國開始逐步迎來邊境解封、開放觀光往來,身為亞洲觀光大城的曼谷也不例外。不僅在去年底(2022)舉辦第三屆的曼谷雙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並以「CHAOS: CALM」為主題,用「混沌」及「安穩」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與此同時,泰國本地藝術市場似乎也有漸漸復甦與茁壯的趨勢,眾多藝術空間也開始帶來許多新的展覽。而我在今年三月恰好利用在曼谷的旅行時間,拜訪了曼谷市區多個藝術空間,從中挑選了幾個具有代表性與特殊性的藝術展覽與空間,將透過「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這系列文章來為讀者連線2023年春季的曼谷藝術圖景。

位於市中心寧靜巷弄的SAC gallery

首刊登場的是曼谷一間具代表性的國際當代藝廊SAC gallery,SAC gallery是由Subhashok Angsuvarnsiri於2012年創立,旨在挖掘泰國與東南亞的藝術家,亦積極舉辦展覽、講座、論壇、工作坊以及國際駐村交流,2017年時曾設置了兩個駐村計畫,第一是座落在清邁市中心的展覽空間「沙巴索藝術實驗室」;第二是「沙巴索藝術中心駐村計畫」,位於距清邁市中心大約11公里的湄林縣。台灣藝術家何灝就曾經參與2019年的駐村計畫。

SAC gallery路口的塗鴉。(攝影/陳思宇)

SAC gallery本身位置落在曼谷市中心蘇坤蔚路39巷 (Sukhumvit 39),鄰近百貨商場,但仍保有距離地隱身在寧靜住宅區內,從巷口即可看到SAC gallery的指示牌,依照指示牌的方向走,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牆面上的塗鴉、再來是大型的手指雕塑、整理有致的庭院,以及大面玻璃窗入口。相較於曼谷市中心的其他藝廊,SAC gallery佔地非常寬敞,共有四樓,此次分別由一、二樓帶來不同的展覽。一樓展覽「Ilmu Teluh」現正展出Jun Sekino、Eiair、Pelagan S.、Noon Passama四名藝術家作品。二樓展出的展覽是「欲望的容器」(VESSEL OF DESIRES),為一位生活在泰國清邁的美國藝術家Trevor Foster個展。

SAC gallery入口庭院。(攝影/陳思宇)

信仰的當代詮釋與轉譯

一樓展覽「Ilmu Teluh」主要展示了四位藝術家對「信仰」的詮釋。Jun Sekino為具有建築師背景的藝術家,本次展出作品利用垂線設置與比例不一的長條狀木塊,堆疊出近似我們一般在佛教中常見的信仰角色形體,並將此造型以影像裝置投影建模模型,將一般我們對於建築的思維概念,對應至個人信仰與文化結構的造型物件。

Jun Sekino作品於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Eiair作品《This, that insect》在紅布台座上,展示了許多微小的昆蟲、物件雕塑,他選擇了在不同語境脈絡中有特殊能力的昆蟲,來象徵信仰不同層面的意義。展示架旁還配有放大鏡,觀者拿起放大鏡仔細觀看作品的行為,也如同我們初始對於自然界的觀察行為。

Eiair作品於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Eiair作品於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Pelagan S.本次展出作品將泰國社會長期流傳的紋身「Sak Yant Pattern」,用鮮豔的顏色和單一的線條、色塊簡化為平面繪畫作品。Sak Yant Pattern的圖紋時常代表著祝福、願望、信念等意思,藝術家透過傳統紋身圖紋再次組合設計,來觀察信仰與當代刺青圖案之間的可能對話與關聯。

Pelagan S.作品於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Noon Passama的作品《0123456789》將0到9的數字形象轉化,鍊結成似手鐲的集合體雕塑,數字不僅象徵著數量計算,在不同的文化脈絡內,數字也指向喜歡、幸運、不吉利等意義。每個數字的含意會基於個人儀式、生活事件、信仰習慣,不斷地被扭曲、流動、瓦解和再造。

Noon Passama作品於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Ilmu Teluh」參展的四位藝術家分別捕捉到傳統信仰中的形象、數字、圖紋、寓意等面相,以各自的作品打破信仰原有的符號系統、儀式、權力象徵,對信仰展開更多動態詮釋,也利用和當代語彙的結合來激起新的對話。

繁複圖繪與文化造型的詭異接合

另一藝術家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共展出了40多件作品,以陶瓷作品、家具和精細的銅版畫為主,這也是他第一次在SAC gallery展出。

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走進第一個展間,幾個繪有泰國宗教藝術常見的繁複雕花與佛像的骷髏頭一字排開,右手邊牆上掛著幾幅刻有眼睛、耳朵等仿舊的木刻浮雕,對面牆上則有一個巨大的眼球造型雕塑。再往後走入第二個展間,他帶來充滿東方異國情調的古董傢俱與雕塑,包含花式座椅、織品、屏風、烏龜、融合中國青花瓷圖繪的佛塔造型裝置作品。

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Trevor Foster從16至18世紀的插圖、洛可可時期歷史物品和圖像語言中汲取靈感,在東、西方常見的傳統器物、雕塑造型上,繪製了宗教藝術常見的繁複雕花、佛像、寓言圖景等,創造出一種在不同語境脈絡上,混搭的、詭異的、既斷裂又接合的狀態——像是西方藝術史中常出現的骷髏頭上繪製了泰國宗教藝術的圖像、具有東方意象的烏龜龜殼上則繪有像是西方宗教寓言的圖像。

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若從Trevor Foster的成長背景來看,也許會對於這樣的接合狀態感到不意外,Trevor Foster生於1990年,小時候便經常和家人一起到亞洲來尋找古董、收藏品、稀有物品等,西方人對於東方文化異國情懷捕捉的眼光,似乎間接影響到他後續創作的美學。

介於傳統、宗教、信仰泰國藝術現象

這兩個展覽雖分別在一、二樓展出,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互相對話的機會,但若拉到對於曼谷這座城市的觀察,卻能從展覽中嗅出一點有趣的互文與回應。

關於泰國當代藝術的架構建立,首先不得不從傳統藝術開始談起,而泰國的傳統藝術與宗教又脫離不了關係。其原因除了是歷史沿革之外,另一因素是泰國官方政府的有意建構。泰國官方認定的「藝術」通常是被劃分在屬於傳統的、具宗教性的、具「泰國特色」的工藝領域,如寺廟、皇宮建築、佛像雕塑、具宗教寓言性質的精細壁畫與編織布料等。對官方來說,透過藝術展現「泰式」並維持泰國傳統文化的特質,除了是凝聚國族認同的策略之一,更重要的是符合國際觀光客對於「泰國」的想像與期待,畢竟光是觀光產業產值就佔泰國整體GDP近三成。這現象如同《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一書旅居曼谷十幾年的作者Alex Keer曾提及的,泰國雖是東南亞唯一未被西方殖民的國家,但現在他自己殖民了自己。(註1)

對官方來說,透過藝術展現「泰式」並維持泰國傳統文化的特質,除了是凝聚國族認同的策略之一,更重要的是符合國際觀光客對於「泰國」的想像與期待,畢竟光是觀光產業產值就佔泰國整體GDP近三成。圖為泰國著名購物中心ICON SIAM以泰國傳統河上市集為模型範本設計的商場。(攝影/陳思宇)

因此,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曼谷總充斥著高度裝飾性的「泰式」建築、設計、裝置、甚至是藝廊販售的作品。不過,相較於城市建設與設計可以從外觀上輕易打造出「泰式」風格,「信仰」更多時候是來自於個人或群體向內追求與探索的精神價值,需要經歷更長久的歷史與文化積累。在曼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到各種「信仰」的存在,路邊的大樹會掛上參拜的布條、巷弄轉角的建築物旁會有供奉的小廟,信仰與泰國人的生活幾乎密不可分。

從這個角度來看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中作品顯現一種西方視野下對於泰國傳統藝術再現的思考,利用「混搭」來強調傳統藝術在當代所展現的複雜性與相互影響造成的變異性。另一展覽「Ilmu Teluh」中的藝術家,不僅從較為個人的傳統信仰出發,還更堅定地拒絕單純再現傳統信仰的符號意象,透過轉譯、形象改造來重新思考傳統信仰在泰國當代社會如何產生新的對話可能,而也許這樣的差異也反映出新一代的泰國創作者對於「泰式」殖民的疲乏與抵抗。

從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來觀察曼谷傳統藝術與宗教信仰在當代的現象後,下一篇的【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將帶來在商業藝廊林立的曼谷市中心,竟有一個藝術基金會提供空間支持實驗性的藝術創作,也可提供長達六個月的展覽展示期。此次展覽也是我這次在曼谷市中心的藝廊中,看到的唯一一個以改造整體空間思維來進行創作的實驗性作品。

延伸閱讀|【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2】100 Tonson Foundation的當代建築實驗場「FIELD COLLAPSE」


1 Alex Kerr著,洪世民譯,《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Bangkok Found: Reflections on the City),木馬文化出版,2014年。

SAC Gallery

地址|160/3 Sukhumvit 39, Kwaeng Klongton Nuea, Khet Watthana, Bangkok 10110 THAILAND
時間|星期四-星期六 10AM-6PM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