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展計畫轉為前置研究的系列座談
為今年春之當代夜打頭陣的「聲音想怎樣」,在去年策展人郭昭蘭的規劃之下,原先其實是一個策展計畫,用以作為她核心關注議題之一「聲音」軸線的延伸。但因經費與教學工作等因素,導致於「聲音想怎樣」兀自先行以前置研究的座談系列姿態出現。
2016年,郭昭蘭曾在香港藝術中心策劃「困難的風景:聲音製圖學」(藝術家為金雅瑛、黃大旺、鄧兆旻);2015年,在TKG+ Project擔任楊嘉輝「前衛吃錯藥」個展策展人;2014年,她也曾在《典藏.今藝術》9月號策劃「聲音之中,策展之上」的專題裡,試圖用以延伸回應當年「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簡稱「造音翻土」)裡尚未觸及的討論面向。而她的初策展經驗,其實也是聲音為題,2006年她與吳燦政、粘利文在「CO6前衛文件展」共同策劃子單元「複音馬賽克」。
通常策展計畫的前置研究以公開形式舉行座談的不多見,不過,前一個知名的策展實踐,在前置期即有系列座談先行的,正是「造音翻土」,在展前曾舉辦了四年多季的「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而「造音翻土」策展人鄭慧華與羅悅全也在本次系列座談的第三場。那麼,這回「聲音想怎樣」的五場講座,和郭昭蘭未來在聲音主題的策展實踐,有了另一種對照和討論。
面對「聲音想怎樣」的五個問題意識
(2)楊嘉輝作為策劃人在聲音議題推進的線索
郭昭蘭於2011年在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駐村期間,結識了具備正規作曲養成的香港藝術家楊嘉輝,而他們歷次的討論,除了化為藝術界慣習可見的「展覽」及其出版,大抵上除了關心藝術家的作品樣態之外,實質上對於這種多次合作搭檔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在對話觀念的推進,也是當前藝術評論書寫生態裡,明顯較為關注不足的。然而,若閱讀楊嘉輝「前衛吃錯藥」展覽手冊裡,則不難看出他對於郭昭蘭在展覽場域的聲音美學和反身性討論,有著關鍵性的熱情延續作用。
2014年郭昭蘭在「聲音之中,策展之上」雜誌專題策劃序言裡,以當年由楊嘉輝在倫敦金匠學院(Goldsmith)研討會發表,與她和當年「中國聲音大展」策展人姚大鈞、史文華的對話裡,楊嘉輝的發表勾起了她對聲音幾個關切問題︰一、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塑造與侷限及其身分政治意涵;二、純粹聆聽岌岌可危嗎?三、全球聲音場景外,田野中的聲響實踐為何?四、聲音進入策展過程中,其地緣特質的面貌是什麼?以及當期她邀請楊嘉輝所撰的〈聲音藝術、聲音藝術策展與文化政治〉一文當中,圍繞著聲音藝術在展覽場域的「本真性」和「跨越性」的兩種矛盾的軸心開展討論。
而這幾個當年的提問,經過他們隔年「前衛吃錯藥」的合作,某些議題,仍以連續性地命題姿態,出現在這回「聲音想怎樣」的座談佈局裡。
「前衛吃錯藥」在TKG+ Projects展出時開幕表演現場。(郭昭蘭提供)
(3)不談聲音的主動,而是談聲音在藝術的被動
「所以,當我回顧當年在『CO6前衛文件展』策劃『複音馬賽克』的策展方法時,與楊嘉輝一系列的對話令我檢討當時『為聲音(藝術)而(策劃)聲音』的盲點。」郭昭蘭自剖,討論聲音之所以建立在「聲音成了遲到的聲音」的後進之姿,直接逕行將聲音藝術作為一種媒材式的探討,是有問題的。
「聲音如何進入視覺藝術主導的畫廊空間而不犧牲聲音?」「你的擔心是從策展人的角度所發出的擔心嗎?」這是郭昭蘭和楊嘉輝在「前衛吃錯藥」的對話錄裡,看似技術性問題的討論,轉化成為觀念性的反省。於是檢視這次「聲音想怎樣」座談系列的引言「遲到的聲音因此向我們拋出了問題」和主題本身,其實便是聲音在展覽場域過去先驗式設定為「主動」(或楊嘉輝所撐的『本真性』和『跨越性』)的一種否定的反諷,聲音是由於藝術史觀進入「前衛」(無論達達主義或未來主義)擴增談論的情境,於是為其所用。
「舉凡我們在視覺主宰的展覽裡,聲音藝術家試圖將作品重心視覺化,或是策展在展場規劃裡降低空間裡作品與作品接軌時『聲音的干擾』,抑或美術館的導覽語音系統將聲音孤立為輔助工具,都能明確點出這樣的事實。」郭昭蘭補充。誠然如此,座談導言裡的「以五場講座思索聲音佔領未來如何可能」這樣的正面能量宣示若要得以實現,或許,得在每個論題當中,先重新勾勒出聲音在當代藝術版圖裡的被動性,從而才有談論「佔領未來」的可能。
本系列座談第五場講者佛克茲(Hendrik Folkerts) 第14屆文件展策畫展出以克里斯多(Jani Christou)在1968年的晚期作品《行星圖》為文本而呈現的展演計畫。(郭昭蘭提供)
(4)與音樂學門接軌而論的可能
聲音除了在當代藝術或視覺藝術有著「後進而被動」的位置,論述的缺口和現當代音樂學的外部化也有著連動的關係,具體描述如此的現象,我們也可從現代音樂、具象音樂、噪音、電子聲響、數位音樂、即興演奏等多數作品的發表與歸類是座落在「當代藝術裡的聲音藝術」,但即便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應該被絕對切分在音樂學之外談論。「聲音想怎樣」的一個重要觀察點,則是它試圖讓習於放置在「藝術中的聲音」重新和音樂對話。
座談系列第二場「衝突或聚集」的講者楊嘉輝和王虹凱,某種程度呈現了作品出發點和終點互為反差,楊嘉輝從文本的聲音走向本質的再討論,王虹凱則從基礎的靈聽(clairaudience)教育學習法,看待聚集和政治的可能。
最後兩場講座所邀請的外籍講者,有著頗為大膽地從聲音向樂音方法喊話的主題嘗試,第四場講者巴雷特(G Douglas Barrett)以「批判音樂」回應傳統聲音領域不假思索地將聲音和樂音二者長期被化約的思想陣營。第五場則由第14屆文件展策展人之一的佛克茲(Hendrik Folkerts)主講,他在雅典展區裡選擇了一件郭昭蘭認為很好的切入案例:1970年過世的希臘作曲家克里斯多(Jani Christou)在1968年的晚期作品《行星圖》,這個作品不但如他一慣以音樂符號實驗文本的可能性,也描述如何空間化和時間表現,表演者們能自行決定何時加入與離開「演奏」的時間,每個觀察者都可以扮演表演者的位置,作品則能以任何時間的單位,也就是他將作曲者(他自己)的作曲權力壓抑至最低。佛克茲以「譜」(Score)這樣的工具和符號,作為他在文件展中重啟視覺藝術、音樂、編舞等面向的共通點,這樣的作法引起了郭昭蘭的興趣,便在這次座談系列,邀請他擔任最後一場講者。
「聲音想怎樣」策畫人郭昭蘭。(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5)如何突破座談的不連續性設計?
「聲音想怎樣」確實在講題和講者規劃上,就如序文所言「勘測(map)遲到的聲音在藝術、文化與政治上的回響」,也在藝術界的角色、區域政治關係、創作者與策展者對聲音思考不同切入點的展示,然而,議題愈全面而均衡,則考驗策劃人在不擔任主持/回應者在這樣的設計下,如何將宏大的議題,收攏在各議題之間所交集處產生對話連續性,進一步在其所宣稱的「以一種後進的姿態推進問題意識」?
如果五場都不約而同談到了「作曲」,那我們從這五場所談的「譜」,又要用什麼樣的眼光與耳道,建立當代的聲音觀點呢?
「妳是以策展的身分問這個問題嗎?」楊嘉輝問郭昭蘭。「你是以評論的身分問讀者問題嗎?」我相信有耐心看到這裡的讀者會這樣問我。
我下個月試著回答問題,或提出更多問題,告訴你們「聲音想怎樣」告訴我怎樣想聲音。
2018年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聲音想怎樣」。(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時間|3/16、3/23、3/30、4/13、4/20(週五,19:00-21:00)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策畫|郭昭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兼策展人)
3/16|聲音場景批判
講題|中國聲音場景批判:技術、審美、與倫理
主講人|王婧(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聲音研究學者)
主持人|王福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系助理教授)
回應人|張惠笙(藝術家)
3/23|衝突或聚集
講題一|戰地鐘聲,及近期作品
主講人|楊嘉輝(作曲家、聲音藝術和媒體藝術家)
講題二|共聽者,同行者
主講人|王虹凱(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
主持暨回應人|呂岱如(獨立策展人)
3/30|聲音、現代性、社會講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與「社會作曲」
主講人|羅悅全(聲音研究者、立方計劃空間共同負責人)、鄭慧華(獨立策展人、立方計劃空間共同負責人)
主持暨回應人|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4/13|聲音之後講題|聲音的限度:聲音之後的批判音樂
主講人|巴瑞特(Douglas Barrett,跨領域藝術創作者及作家)
主持暨回應人|黃建宏(國立台北藝術大藝術跨域研究所所長)
4/30|號召群集
主講人|佛克茲(Hendrik Folkerts,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迪特默現當代藝術策展人、第14屆文件展策展人之一)
主持暨回應人|徐文瑞(獨立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