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詔藝之眼】亂買也會賺?談談收藏NFT藝術的時機 - NFT藝術化系列探討之(三)

【詔藝之眼】亂買也會賺?談談收藏NFT藝術的時機 - NFT藝術化系列探討之(三)

Profiting from Impulsive Purchase? Let’s Talk About the Timing for Collecting NFT Art - Exploring How NFTs Became Art (III)

以指標性的NFT銷售平台OpenSea上的交易額來說,去年的交易量每月約維持在100萬美元上下,到了今年(2021)起,1月銷售額約為800萬美元,2月為9,500萬美元,3月達到近1.5億美元,然4月的月銷售額僅剩下9,360萬美元。在另一NFT知名平台Nifty Gateway上,4月銷售額為6,090萬美元,雖較1月份的875萬美元高了許多,卻不到3月份1.44億美元的一半。

「賠死了!」這是身旁五、六位新生代NFT收藏家幾個月來的共同心聲。


歷經數月,NFT的相關新聞依舊未曾間斷,但據幣圈收藏家們和媒體報導,該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已經大幅下降。引用《路透社》的說法,NFT的交易雖然在2021年2月和3月發生爆發式增長,4月累積銷量與3月份相比大幅下降了37%。以指標性的NFT銷售平台OpenSea上的交易額來說,去年的交易量每月約維持在100萬美元上下,到了今年(2021)起,1月銷售額約為800萬美元,2月為9,500萬美元,3月達到近1.5億美元,然4月的月銷售額僅剩下9,360萬美元。在另一NFT知名平台Nifty Gateway上,4月銷售額為6,090萬美元,雖較1月份的875萬美元高了許多,卻不到3月份1.44億美元的一半。


即使將NFT擴大到實用性相對比較紮實的「收藏品」(collectables)類別來分析,由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所核發的NBA Top Shot,其NFT的4月份銷售額和平均交易單價65美元也遠低於3月份的157美元、2月份的182美元,和1月份的80美元。唯一的好消息是,整體NFT市場中的參與買家人數於4月有約324,000位,高於1月份的約30,800位。

近期NFT市場走勢圖表。(擷取自NonFungiable.com)

由於參與NFT的絕大部分交易無法直接透過法幣支付,有一定程度門檻,以及操作技術與交易平台安全性風險(如被駭、詐欺、惡性倒閉捲款逃走、遭各國法規禁止交易等),阻礙了不少有心嘗試該收藏領域的傳統藝術界收藏家。許多想試試看的人往往反映「買個東西還要另外去弄個熱錢包、冷錢包。此外,還要搞清楚在『哪個鏈』和在『哪個平台』購買和換『哪種虛擬貨幣』才能進行交易。這些種種交易程序上的繁瑣流程,真的有比用法幣刷卡買來,等幾天寄送過來方便嗎?」


於是,這時候我們又發現到另一個有趣的問題:當我們在關注NFT藝術並考慮收藏的當下,或許該更冷靜地想想,現在真的是收藏NFT藝術的好時機嗎?以下提出幾點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現在投資NFT還不如投資加密貨幣?

首先撇開許多陰謀論者,認為先前在佳士得購買Beeple、在蘇富比購買Pak等的幾位知名幣圈大鱷外(其他知名拍賣行作為行銷上的跟隨者,誰去買、花多少錢買,反正也沒有再創紀錄,媒體們早已麻木而沒有興趣去關心和報導了),讓我們來算看看,如果購買Beeple那件作品的買家,沒有花掉當時價值6,900萬美元的以太幣,光因延遲幾週、幾個月繼續持有那些數位貨幣,並於相對高點將該筆以太幣在近日最高點換成美元的話,將可以換回約2億美元!這個數額甚至可以買到「接近半張」許多人站在前面看得如癡如醉、恍若受主蒙恩、金光罩頂、去年卻遭羅浮宮官方認定大有疑問的那件《救世主》(Salvator Mundi)!當然,若是羅浮宮官方的判斷無誤,Beeple的買家應該要由衷心懷感激,畢竟他花的那6,900萬美元「數位資產冠名權」(有人這麼主張)NFT已透過ERC-721智能合約上鏈,其真實性和出處透過區塊鏈技術的認證,真實性無庸置疑。相較於那位花了4.5億美元買《救世主》的苦主,他還真是位天選幸運兒呢!

據稱創作者為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名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擷取自WIKIMEDIACOMMONS)

收藏NFT藝術的目的為何

人類收藏的動機多樣,且收藏本身也是相當私人的體驗,其行為結果可能和金融收益有關,但多數在收藏初衷上並非單純金融操作。如果收藏NFT藝術的主要目的是因為喜歡嘗鮮,反正就是花點小錢,體驗一下跟風的樂趣,那也未嘗不可。可惜的是,根據絕大多數當下收藏者的反應,以及從多數媒體觀察分析所得結論,這幾個月以來,欲藉此風潮大撈一筆,抱持著這種心態的NFT藝術收藏者居多。或許有人會否認,但證據就在於我們幾乎難以找到任何一篇像樣的非業配文章,用來說明這些數位作品在藝術本質上的品質和創新,有的只是在探討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商業模式」和其經濟上的「潛力」。這些討論和原先藝術存在的目的都沒有任何關係,要是那些引人注目的議題消失了,這些所謂的「作品」是否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尚未可知。

網紅經濟的群眾基礎:

在藝術市場中,有許多大眾不認識的藝術家,即使知名度不高、賣相沒有那麼受歡迎,依舊可以因為作品所呈現的創作強度受到重視,甚至很多例子都不需要受到大部分人的追捧,依舊有機會進入美術館這樣的殿堂。正如著名美國當代藝術家大衛.薩利(David Salle)的名言:「藝術不是比人氣」(Art is not a popularity contest)。


在這個無數人高舉「去中心化」(decentralize)旗幟,在各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上衝鋒陷陣的年代,人們卻反其道更加缺乏信心,對自己的判斷和能力都愈加迷惘,竟回頭去追隨帶有「絕對中心化性質」的名人效應,如「馬投顧」(註:幣圈投資者對於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謔稱。此乃因幣圈投資的變化過於快速,有「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十年」之稱,幣民只能緊盯消息面)的推特來判斷市場趨勢。


在前述現象下,只要某人在Instagram上的跟隨者夠多,不論她或他所丟出來什麼東西,反正在幾百萬、幾千萬人中總有接盤的下一位,在一種跟著那些最多人追蹤的名人總沒錯的心態下,造就了一大堆毫無意義的NFT(藝術)。大家就不妨在此暫停閱讀幾秒鐘,看看超模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ngne)在賣什麼樣的NFT。

超模Cara Delevingne在其Instagram上銷售NFT。(圖片擷取自前述Instagram帳號


市場價格還是藝術價值?

人們往往因為只看到藝術市場上那些不可思議的數字在大幅波動,而忘記了藝術價值和藝術市場上的價格,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當然,藝術作品的品質和其藝術性本身並非藝術家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潮流趨勢、運氣、市場操作,以及藝術家經年累月所得之不易的聲譽等,才是奠基一位藝術家是否能夠在相對長期的歲月中達到一定高度的背後因素。


許多已經持有數位貨幣的倡議者都會拿班克斯(Banksy)作品來比擬NFT作品的現況,並預測這些在媒體上被報導的熱門數位作品將來的發展:「回想2000年初Banksy才幾百元英鎊…,現在他的作品都已經經過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藝術』公司『認證』,成為國際拍賣公司中的當紅炸子雞了。」事實上這樣的論述中有許多因為跨界而產生的誤解:能進入這幾家國際拍賣公司銷售的東西,不見得就是(多數共識上認知的)「藝術品」(artwork)。再者,拍賣公司是「商場」,頂多因為國際拍賣龍頭們自身的聲譽,累積了數量龐大具備收藏實力的客戶名單,且相對而言,他們在徵集作品上拍比較謹慎而已,也談不上有無「認證」哪些是藝術品、哪些不是的能力。


以Banksy為例並不恰當,蓋因Banksy正是絕大多數具有聲譽的「美術館」(fine art museum)還不願意收藏的藝術家之一(註:據報他的一件鈔票作品於2019年初受到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收藏,該「博物館」是以收藏「文物」〔cultural relics〕著稱)。沒有人會否認他是近期媒體鎂光燈下的焦點,但他的作品(包括創作形式和行為)有無學術上足夠的藝術性和原創性,依舊受到很的質疑。


正如蘇富比歐洲私人銷售部負責人伊莎貝爾·帕格曼(Isabelle Paagman)在電視節目《下一件大事》(The Next Big Thing)中說:「今天,規則已被推翻。」(Today, the rules have been overtured.)她接者解釋:「傳統上,一位藝術家首先會在畫廊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聲譽和觀眾群,並建立起一個第一市場,然後逐步發展到第二市場(二手市場)。如今,一位藝術家透過Instagram便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觀眾,並突然間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這樣的結果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年輕並處於職業生涯初期的藝術家出現在拍賣場上。」


從她的看法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帶到一個結論:如果收藏者繼續只對最當紅的事物,也就是所謂的「紅籌藝術」(red-chip art)感興趣,由社交媒體帶動的淺碟文化現象,很可能會對原先的藝術市場帶來嚴重的衝擊。然而,這樣的現象將會在往後造成如何的發展,我們現在實在也無從判斷,只是依照歷史經驗,任何短期的熱潮從未能夠帶給人類精神文明可持續性的價值。畢竟至今出現在媒體上各種以藝術之名的NFT,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必須要靠鎂光燈維持它們的熱度。一旦觀眾的眼球分神去追逐其他新冒出來的吸睛體時,它們的存在感(更遑論價格),也許很快就會被遺忘了。長遠來說,唯有得以創造出真正獨特且其他人無法輕易模仿其風格的藝術家,才有機會在藝術史或藝術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基於商業因素而倡議購藏NFT藝術者大有人在,並以西部拓荒掏金的故事持續鼓動人們投入這個新藍海。如果當下購藏的目的在於參與時代進步的快感,那也很好;如果是單純想要投資獲利,那麼,你或許可以再思考一下,收藏NFT是個好的選擇嗎?現在真的是收藏NFT藝術的好時機嗎?

詔藝( 16篇 )

法學背景,專注研究西方近現代藝術家,並持續關注藝術市場與潮流
藝術作品辨識app ART MASTER全球冠軍紀錄保持者。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