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都市轉型,空間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如何期待?

專題|都市轉型,空間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如何期待?

紛擾中的「空間活化」與「藝術能量」關於城市轉型的具體「空間轉型與再利用」,從政策、理念、經驗案例,已經累積了非常豐富的實際經驗。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 (©Wikipedia)
紛擾中的「空間活化」與「藝術能量」
關於城市轉型的具體「空間轉型與再利用」,從政策、理念、經驗案例,已經累積了非常豐富的實際經驗。一再的問,「空間活化」的目的在哪裡?是空間或是產業,是空間或是人才!到現在為止,空間可以任其閒置毀壞,但是卻沒有機制可以邀請擁有專業與能力的民間組織進駐使用,只能用促參「BOT」或是「ROT」的方式來進行。地方政治的作用,硬體經費優先,管理維護與經營開銷不是政府的責任。
或許,我們來看看這些年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想了哪些事情,成就了什麼?特別是在紛紛擾擾中所累積的「藝術能量」,我們要如何描述?或是關於下一步,我們有怎樣的期待!
藝術能量在「空間釋放」與「城市轉型」的積極意義
過去「華山藝文特區」的經驗提供了一個可以討論「城市轉型」的機會。在市中心的一塊地是要用房地產的角度來期待,或是回應藝術家的倡議。「華山藝文特區」短短四年的經營經驗,在爭議中,一年365天曾經舉辦了1,000多場各式各樣的活動,這不只是空間在這個時勢下的成就,更重要的是這個舞台爆發了台灣「藝術能量」的可觀實力,在往後台灣的地方城市發展過程中扮演了積極的表現的力量。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 (©Wikipedia)
從都市發展的空間經驗來看,「空間釋放」的公共意義不斷被生產出來,成為城市轉型的積極行動。對於地方經濟發展、資源的保育,或人文藝術的生活培養等。因此,都市空間不應只是作為在經濟起飛之後成為台灣人的地產開發主義的出口,而可以是面對當前都市實踐的生活價值觀的追求。
甚至,而在「華山藝文特區」交棒政府的最後一場研討會上,我提出了對於「華山藝文特區」的經驗所留下來的一個期待:「支援台北市作為全球城市的文化條件下,華山藝文特區的戰略位置。」同時歸結了以「藝術能量」作為觀察「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切入點的幾點心得:
1、基於對基礎資訊的掌握,針對不同的空間類型擬定不同的經營策略;並且涵括研究、人才培育與創作等活動,深化一種實驗性與可演化性的基地個性。
2、「創作」與「展演」界定了實存空間的積極意涵;因此,如何確立創作的環境,是其中的核心智能。「開放的」真實操作,是身體經驗的創生,這是一個進行實際創造行動的基地,同時其過程也將是地域空間中的一種創意經驗。
3、「空間」的經營,應是開放性的公共場域,創生一種能夠容納差異與促發創意的所在,透過不同專業之間的共同工作,讓許多文化經驗在此交會。
想像力的拉扯
「城市轉型」的物質基礎不只是土地上面建築使用的轉變,而會是基礎設施的取代,面對氣候挑戰,如何建構生態基盤以支持一個永續的城市模式需要政治能量的動員。落實在城市文化治理的目標如何從工業城市到生活城市的營造,過去20年的社區營造所累積的力量,如何在此關鍵時刻扮演作用?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又名華山藝文特區、華山文化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Wikipedia)
跳開治理口號的發明,重溫「社區營造」所挑戰的都市計畫過程中的社會轉型期望仍在路途上,在既有累積的經驗基礎下,想像力需要變成斤斤計較的政治動員力量,透過民間社會的積極主張與倡議、要求參與、勇於實驗來積極填充在生活中的「空間計畫」。在以生活、文化、社會、健康、教育作為內涵下,對既有不同尺度的都市空間載體進行「re-program」的行動。在縮收城市的議程表上,開發取向的發展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我們要持續往「豪宅空城」方向前進,或是開始啟動全面性「修補未來」的構思與行動,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
曾以當代藝術實驗場域為主的華山特區。(©游崴)
城市轉型不是靜態的關注於圖案化的台北城市或是島嶼台灣。政府在構想未來,更需要掌握機會,積極扮演平台與推動者的角色。目前最欠缺的是實踐行動與研究並進的基礎工作,以避免掉入口號治理的侷限中。舉例說明,在已經挫敗的「古根漢美術館」、「松山菸廠」或是「台北機場」的建構過程中,一些浮現的對話與想像,像是透過合作,讓台灣年輕人的工作成果放在世界的平台上曝光,給於機會。人才與城市生活可以支持台北作為亞洲的舞蹈/音樂學習中心。這些對話與想像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台灣所擁有的力量,要如何轉變成為資產。或是,最近也觀察到,台灣各地的年輕人不再以台北作為「中介」,直接將自己所選擇的落腳城市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流動經驗下的藝術版圖,或是沒有天然資源的台灣年輕人的未來世界已經在路上。城市文化不是一種表面的功夫,需要一套紮實的研究能力,在協助進行文建會所委託的「閒置空間國外案例彙編」的參訪過程中,巴黎的城市文化政策任務在於「如何找到下一個十年,將成為世界性的領導藝術家」。我一直不知道他們怎樣做到。但是他們指著厚厚一疊資料,說著就是靠著許多的研究資料分析,縱使有1/10的成功。這座城市仍舊維持在全球城市的領先位置。
相較於基於經驗與未來判斷的研究,我們則太多是仲介式的政策智囊。
要怎樣的生活方式?
喧囂之後,開始看到城市演化的力量。在「創意城市」或是「設計之都」之後,正可以檢驗文化治理的進度到哪裡?
台北市公共藝術節的經費被挪用做為選舉動員的燈節活動,破壞了好不容易建立的文化治理共識,也失去了城市文化需要長期累積的視野。寶藏巖、USR(都市再生前進基地)、南村落、中山捷運站周邊街區、康青龍或是被塗銷的「師大夜市」等,在城市轉型過程中,摸索著,從開發主義轉向都市調整修補的再生取向,伴隨著「創意行政」點點滴滴的做為,以支撐台北各具特色的街區城市紋理之維繫與強化的實驗。這個城市還在嗎?
從工業城市向生活城市的轉型過程中,落實在都市社區進行「re-program」的機會,是一個整合型的空間計畫。目的不在空間,而是「空間如何支持活動」的空間作用。都市空間的作用在於提供市民教育、社會、健康、美術、經濟上的作用有所回應與支持。而藝術能量支撐了一股「活動式的城市文化治理」運動,從台北蔓延或是自島嶼在地孕生,令人擔心的是,都市轉型的文化治理熱情被新一波的地方政治動員力量所吸納,因過於「策略性」的想像,模糊了地方的形象,例如各種「以環境藝術為名的節慶」中一模一樣的作品來來去去。策展成為顯學,過於詮釋學的優雅,卻少了生命的熱忱。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島嶼台灣
終於,我們將「社會設計」作為一個共識,面對轉變中的社會,進行社會創新。積極回應過去的社區營造理念與經驗,在政治縫隙中找尋可以串連的蛛絲馬跡。
在資訊與空間流動的年代,文化部啟動了「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作為灘頭堡。面對再次回到城市的藝術能量,這次,「藝術能量」更進一步看到年輕人所擁有的共同工作與策劃能力,不可同日而語。他們累積了許多在台灣各地的實踐經驗,除了創作,更多了策劃與想像的能力。空間作用已經不同往日的格局,因而備受期待。因此,關鍵不在於空間經營,而是如何在島嶼台灣的文化戰略思維下,參與一場科技與社會創新的競賽。這會是一座新式的科學園區,也是關於社會創新的實驗場,讓我們看到空間的實驗性與演化性。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為前空軍總司令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因為是空間,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如何成為台北城市實際使用與想像的可能,這個空間作用的任務還在。空軍總部這塊基地如何在基盤設施轉型的層次上,成為城市轉型的實驗地。空軍總部就是寶藏巖、就是社子島、就是師大夜市,這些地方不是空地,擁有許多屬於這座城市的地方知識。讓居民可以認識、看見、體驗,進而參與可以一起打造的城市空間。這個城市就是台北本身或是島嶼的任何地方,或是世界的任一個城市。
小結
順著藝術能量的思路,空間作為基礎條件的認知是重要的,如何可以讓年輕人住下來,如何支持年輕人可以在新的挑戰議程表上訓練自己,有機會提問與解決,並一起發展一個新的創意成就。空間又如何成為連結生活的管道,讓有心成為市民的每一個人,可以有場域實踐自我,積極地面對迎面而來的種種議題。面對真實的問題,訓練開放邊界的、跨域合作的能力,並與學習如何一起工作,發展針對問題獨一無二的創意。在這個認知與行動中,我們同時需要打造這個都市成為「學習型城市」。
黃瑞茂(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