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不是冰冷的實驗室,而是文化磁場」:賴香伶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方案

「不是冰冷的實驗室,而是文化磁場」:賴香伶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方案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簡稱C-LAB),六年建構計畫於今年8月正式啟動,文化部長鄭麗君對於文化實驗場也定義為:「希望在這樣的基地上,建立一種新型態的藝文機構,這種藝文機構是前所未有,是一個支持文化創新生態系的『實驗』場域。」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簡稱C-LAB),六年建構計畫於今年8月正式啟動,文化部長鄭麗君對於文化實驗場也定義為:「希望在這樣的基地上,建立一種新型態的藝文機構,這種藝文機構是前所未有,是一個支持文化創新生態系的『實驗』場域。」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而為了維繫場域精神的「實驗性」,文化部以「臂距原則」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簡稱生美基金會),以中介組織的形式來經營,以求跳脫政府架構的限制,強調對於藝術自由發展的尊重。在此前提下,生美基金會執行長賴香伶是如何領導實驗場的執行單位,以實際的組織架構、項目計畫、徵件進駐、硬體規劃等,來回應實驗精神的實踐與永續?
圖書館。(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賴香伶表示C-LAB是面向所有文化產業群體,投注的資源不是偏向視覺或是表演領域,而是面對文化範疇的生產支持系統。雖然目前實驗場設定當代藝術、數位人文、音像實驗、記憶工程及社會創新等五個實驗面向,但強調會從「藝術」、「科技」與「社會」更具含括性的三大面向進行結合,並在第一期階段計畫(2018-2019年),以五大面向緊密回應符合當下的文化發展操作、議題。除了全力發展創新研發,賴香伶也同時強調文化實驗與社會脈絡的連結關係,實驗場必須回應公共性,與社會的影響力互相作用。
「文化實驗」在台灣的時代意義
此時此刻,「文化實驗」出現在台灣的時代意義為何?賴香伶解釋隨著後工業時代的發展,新的技術和學科成為時代推演很重要的一種動力,尤其是跨領域學科間產生的激盪,成為新時代發展很重要的力量。然也有了支持這樣學科間的相互影響空間與機制的需求,因此有「實驗室」這樣的機制被提出來 。
「實驗室」的出現即是為了生產新的可能,而其關鍵的概念是回應「創新」與「跨域」,而「文化實驗」的概念歐美於1970年代末提出,即是當時看到新的技術與時代發展,科技對於生活和社會的影響。
而回到台灣的現況,過去藝術與文化離常民的生活總是充滿距離,而C-LAB的設立則是希望清晰呈現,「藝術與文化要從過去社會的附加價值,轉變為社會發展必要的推動力。」讓文化與藝術實質成為社會創新重要的力量。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from Lab to Hub:從平台到樞紐
鄭麗君於〈何謂「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鄭麗君談背後社會創新、文化生態系、社會參與所象徵的文化館舍3.0〉曾表示:文化實驗場將是一個「新型態」的跨域藝文機構,除孕育社會創新的思考,更強調對於孕育文化後端的重視。然而賴香伶如何執行與看待機構「新型態」的時代意義?
就此刻的台灣視覺藝術生態發展來看,她認為已經超越過去文化館舍北、中、南三館並立的時代。許多地方美術館即將升級與新建,包括台南、新北市、台東與嘉義等,賴香伶提問,「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未來?」而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好的創作,以及提供培育人才的支持系統,「所指的人才不僅是創作,更包括如何在文化發展論述上與國際有效對話的角色,是面對內容的挑戰,而我們研究人才和評論人才又在哪裡?」
國外約在1970年代提出「新機構」(New institution)的概念,原從體制批判的角度針對傳統的機構進行批判,多年來也發展出機構本身思考如何由傳統的僵化體制突圍。進入21世紀,新機構的建置重視的是活性機制的塑造,強調「集體智慧」、「共享」、「共學」和「協作」。新機構不再僅作為展演活動的發生場所,本身必須具有創造力,鼓勵實驗和研發,支持work in progress,並成為活躍於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具有能動性和行動力。
因此賴香伶以新機構的概念,定義出「from Lab to Hub」的目標,C-LAB必須保有活性的機制,並從結點到網絡、從機構到生態,並從「實驗室」的概念,推向鼓勵文化生產、實驗創新的平台和樞紐一步步向外擴散。「但這個場域的根源仍是創新和跨域,有育成、媒合這樣的系統,統整資源和為創造性的計畫提供資源,才能和目前已有的場館有所區隔,並回應未來文化生產的需求。」
對於文化生產需求和支持的具體工作脈絡
C-LAB的場域精神,是對於文化生產需求和支持提供具體的機制,包括技術的資源、行政後勤的資源、國際行銷社會推廣的可能、評論的機制、提供操演和實作的場域等,為創造性構想的發生提供各種協助。
然而在這樣的目標下,生美基金會將以何種具體的機制來實踐「實驗性」與創造前端的生態系統?賴香伶指出,(一)目前不同實驗平台都有設有諮詢委員會,個別平台都有相關專業的委員,而C-LAB團隊內會有委員會的執行召集人,銜接C-LAB團隊和委員會。委員會則會研討許多趨勢觀察等議題,「新的問題意識能在會中被提出,新的技術和材料、媒體的關注與討論,這些交織才可能產生新的工作方法,及更新的營運方法。」而賴香伶也提及針對某些個別計畫,未來也將委員會也成為機動、可移動式、共同學習場域的可能。
除了諮詢委員會外,也將打造提供(二)實做的實驗室和技術工坊的設立,初期依照五個平台的方向來規畫,包括具高技術含量的音像實驗室、聲響研究中心,而數位人文也可能規劃具體的研究中心,社會創新則是以工作坊進行意見的整匯。
「時間另類指南」展場一景,圖為姚瑞中的攝影作品。(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而對於維繫「實驗性」精神的規畫,賴香伶指出(三)「2018 Creators 創作/研究」徵件計畫設立的用意,不以Artists作為徵件名稱,即是企圖強調身為人都有具創造性的可能,每位公民都可向C-LAB提出創新的公共計畫。而文化實驗場除了提供空間和經費,更多是後面的支援系統,包括行銷、資源、跟社會連接的挹注,為新時代的製作提供被實踐的機會。
另外則是(四)針對場域意義再詮釋的委託製作展演呈現,如計畫啟動後的第一檔由游崴、高森信男所策劃展覽「時間另類指南」,展覽當中有許多新的委託製作,包括姚瑞中、許家維、駱以軍、葉覓覓等,針對過去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的文化意涵,或基地原生的自然與人文物件,以新的製作去呈現場域的文化意涵。
C-LAB啟動後,受到國際各文化實驗室、藝術群體的關注,目前已開始和相關的國外藝術團體串聯,由於文化實驗場擁有廣大的腹地,賴香伶也指出明年很有可能會邀請國際重要的文化實驗室,來台灣舉辦(五)「LAB Exposition」,藉以討論文化實驗的多樣性與方法論,以及藝術、科技、社會間如何激盪出實驗的成果。
C-LAB的實際操作,透過委員會、實驗室與工坊、徵件機制、展演創作的委託製作和國際的討論平台等,以及不定期延伸中小型的「聚眾談」、線上出版物等,以多面向與多層次構築出對於文化實驗被落實的可能。
實驗建築現場一景。(負育群帶聚落提供)
文化實驗場未來具體的硬體規劃為何?
文化實驗場未來若順利進入第二階段(2020-2023年)的規畫,則將根據第一階段運作的需求來建置硬體。關於目前對於硬體的佈局,賴香伶則認為應該要思考實驗場提供創作從「0-1」有哪些面向,才能實際對應出硬體的塊面。
其中她認為硬體的建設應該建立在「公共參與」之上,許多人總質疑文化實驗室的範疇感覺是一種唱高調,「但如何落實到民眾有感、可感、共感?不是把民眾當作學習者,而是讓民眾有創造性的參與,讓C-LAB不是冰冷的實驗室,而是文化磁場。」
針對實驗場未來實體區塊的規畫,賴香伶表示很大區域會提供給實驗進行,表示對實驗前端的支持,包括如何結合實驗模組、實作、展演模組等,讓製成與排練演練的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另外對於高技術需求的實驗室也會被打造出來,包括數位人文的部分會打造實驗室,以及音樂聲響文化研究中心等。因此包括實驗中心、技術工坊、工作室、工作坊空間、排練場、多功能的展演中心等,以及也包括一些製成的傳統設施包括攝影棚、虛擬攝影棚、剪接室、跨領域學科媒合中心,都在硬體的規畫之中。而面對公共性,園區內硬體也規劃提供學習、創作的空間,和作為社交、休憩、體驗的空間,甚至是市民劇場等,也將是C-LAB未來硬體規畫的重點。
C-LAB的硬體規畫將逐步落實各主題實驗平台實體需求、共創工作空間、展演場館、教育基地、國際進駐場域、民眾參與區域,強調對於創作後場的支援,以及完成相關附屬設施的設置和整建,真實成為連結台灣與國際的創新實驗機構。
「時間另類指南」展覽現場。(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中介組織的執行角色與如何讓「實驗性」可視化
文化部以「臂距原則」委託生美基金會以中介組織的意義來經營,在此賴香伶定義文化部為政策提出、領航的角色,而基金會的角色就是將這樣的方向與概念,確實的落實出來。並找到可持續發展,呼應台灣時代、未來文化生態、國際性的需求,在這些層次上去找到可持續的機制。「我們必須考量文化實驗場同時扮演實驗室和新機構的雙重角色,有效的尋找一個可持續性的方法,設計出具有可視性和可感性的操作機制,這當中將有非常多的來回討論,但才能真的做出多元的方向。」
文化實驗場要保持「實驗性」與「未被定義」,但同時又會被公眾與政府部會持續檢視「績效」,如何保持兩端需求的平衡?對於賴香伶來說是最大挑戰,因實驗與績效本質上就是矛盾的。「但我仍保持信念,在這個階段讓實驗場保持一個活性與去中心化的機構,並用議題靈活的操作,目前即是用五個工作脈絡來化解,保持實驗性與可被檢視的狀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文化實驗場的實際執行層面,從實驗室到新機構概念的突破,到以不同層次、節奏、性質的活動在場域中交織,不以平行、上下的關係來化育文化生產的生態系,賴香伶表示,「每個和實驗場有關的節點,絕對是來回、交織的關係,並以活動興辦的靈活度,持續探測政策的前瞻精神與永續經營場域的穩定可能。」
由於文化實驗場是今年繼衛武營開幕後,另一個受到外界矚目的文化場館,因腹地廣大,外界也關切場地何時能夠真正對外開放。賴香伶表示,自8月18日宣布啟動以來,確實收到許多文化圈朋友與附近居民的詢問,大家都對於場館是否能開放租用相當關心。原訂要對外公告的園區空間開放辦法至今尚未能付諸執行,乃是考量目前園區內多數建築物的結構或硬體設施老舊,特別是9月初颱風外圍環流造成的大雨,對園區設施帶來明顯的考驗。因此,現在園區除了配合文化部進行修繕工程,相關辦法也須因應場館修繕的狀況再次修訂調整。「主要還是考量若要對外開放,必須做到提供安全且完備的環境與設施,因此原本已經草擬的辦法也要依照目前修繕情況與空間現況調整,這部分預計在近期公布,希望關心這件事情的朋友能再給我們一點時間。」
「時間另類指南」開幕表演「校正血管裡的音頻」。(攝影/呂國瑋,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