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匯宇

女神的死亡與復仇:異色符號的媒介轉譯與再現
從繪畫到電影,再從電影到社群網站,我透過「異色文化」在經由不同媒介轉譯與傳播之後的例子,闡釋可能出現的不同社會反應與文化...
【影形力專欄】刑房銀幕:當錄像藝術遇上黑電影
蘇匯宇尤其自《臨風高歌》(2015)與《超級禁忌》(2015)以降,無不在戒嚴政體與違禁身體等攸關社會背景與流行文化的關...
現場藝術的時態:專訪C-LAB年度展覽「Re:Play 操/演現場」策展人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
本次C-LAB選定三位背景殊異的策展人,嘗試掙脫「參與」之名的枷鎖與「黑白對抗」的張力,將策展主軸拉回另一端之於藝術創作...
第17屆台新藝術獎公布獲獎名單
第17屆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揭曉了!15 組入圍作品於 5 月下旬交由國際決選團,選出三大獎項:「表演藝術獎」...
藝術家蘇匯宇、鄭淑麗,獲選參展第17屆「Videonale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
1984年首度舉辦的「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Videonale)致力於展示與推廣當代錄像藝術(video art)和時基...
專題|紀慧玲:當藝術成為少數
因此,談論「稀缺性展演」,自然不是反向地回轉藝術的高門檻自限,但弔詭的正是,限定參與與接觸的限制,能換來多少詮釋的自由?
回顧「台灣渥克」對談:陳梅毛、邱威傑、蘇匯宇
1992年成立的台灣渥克劇團(Taiwan Walker Theater),由陳梅毛與楊長燕創立,劇團風格以結合本土娛樂...
致命的不再致命,蘇匯宇的小本閱覽室
如同他說的,「我不是要在『性』上做什麼突破,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什麼限制了它。」蘇匯宇並不借用當下時空的性壓抑來生產新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