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
愛看展│高雄兒童美術館《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一同探索美術館建築空間的奇妙世界
《美術館的一百種想像》建築教育展,除了匯集建築師、藝術家的創意,同時也邀請高美館好鄰居-中山國小的同學們,以及正修科技大...
臺灣現代建築.博物界的啟蒙之師──漢寶德是如何煉成的?2024五大館所推出「漢館長逝世十週年紀念展」一次看
漢寶德,1934年出生於中國山東,戰亂年代1949年隨父親服務的海軍南移到臺灣。在2024年歲末,文化部聯合與漢寶德有著...
現代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不朽傳奇──香港M+博物館「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大型回顧展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回顧展超高的含金量,得益於2017年M+分別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以及香港大學建築學系,聯合舉辦「重思...
打造具永恆價值的建築:大衛・奇普菲爾德獲2023年普利兹克建築獎
與其他建築師不同,David Chipperfield創造的建築風格簡潔、低調、典雅,富有永恆美感,而非跟隨流行趨勢。在...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下)|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上)|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
以自然為師: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談創作靈感
羅丹在1912年的《藝術》中表示,「對任何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我從大自然中汲取的一個主要教訓...
為了孕育未來而建築:南藝大漢寶德紀念館開幕、台大藝文大樓競圖首獎出爐
2022年底,南北兩座學校各自以不同的藝術建築,紀念創校校長與百年: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與首任校長漢寶德...
為台灣建築貢獻超過半世紀: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逝世(1928-2022)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耆壽94歲,其自1960-90年代之間的建築作品包含臺北市立美術...
美將拯救世界?建築詩人卡拉特拉瓦的建築精神
對我來說,最後一個問題是,是否有什麼東西觸動我、吸引我。最終,良好的架構必須能感動和驚喜。那可能是建築形式需要強大的主要...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