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章
島嶼與私人的心象風景:劉耿一的殖民越境與威權反思
初見劉耿一的繪畫作品,觀者可以從畫面構成中感受到濃厚的陰鬱抽象氛圍。劉耿一生於日治時期末期,童年分別在臺灣和日本度過,並...
Art Basel in Basel 2024 瑞士巴塞爾藝術展與臺灣藝術的現場身影
有參展畫廊中的臺灣從業者表示,瑞士巴塞爾藝術展是一個殿堂級的藝博會,畫廊參加的展間數量也非常多,展位與藝術作品之間的競爭...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從台灣意識的歷史距離談錄像藝術中政治語境的世代差異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前輩創作者,其所面臨的社會語境,與「80後」創作者所經歷的生命體驗截然不同,兩相對照之下,於創作中所進行...
台灣當代藝術史上最「悍」圖社,高美館「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盛大開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輕盈的歷程:悍圖25年》昨日(22)盛大開幕,展出台灣藝壇重要藝術團體「悍圖社」成員25年來的創作歷程,...
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推薦選書:《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他們成長、藝術養成以及創作活躍的1980年代至今,...
【出天龍國專題】望海處的想像:台灣藝術與基隆的潮汐
雨、霧和海洋的基隆,構成了藝術家的異想奇境以及叛逃那禁錮、壓抑的思想箝制,逃離的或留下的,紛紛掀翻了台灣保守和陳舊的藝術...
【鬼月特輯】以「附身」催生:吳天章、林羿綺作品中的詩意台味
無論是心理治療、精神分析、民間信仰、或是當代藝術實踐,都不約而同透過「附身」的概念,或主動或被動地,允許「他者」力量進入...
UP26 震在藝起.賑災義賣會
《再見春秋閣》中的歷史想像與時間回眸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