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藝聞摘要:2025影像香港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安聖惠、張徐展參展「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霍爾・阿爾・凱西米獲2024年《Art Review》「Power 100」之首、印度藝術家Khandakar Ohida獲第七屆賈米爾獎、Art Blocks × OpenSea生成藝術家駐地計畫、水星隕石坑「名人榜」新增八位女性創作者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
【張寶成專欄】時空擴延、展覽實況與分散式策展的可能——跨國生成藝術巡展「dialog()」東京站觀察(下)
有人或許會認為同一批/件作品在不同國家巡展並非新鮮事,藝術領域行之有年,何需如此強調?這是因為數位(原生)作品和實體作品...
【張寶成專欄】在Bright Moments結束後重看日本的新興藝術組織與行動者——跨國生成藝術巡展「dialog()」東京站觀察(上)
8月12日,由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共同策畫的亞洲生成藝術展演「dialog()」東京巡迴首站順利結束。在Bright ...
【張寶成專欄】「薄而利」與「厚而鈍」:對AI與區塊鏈的機制論反思
AI「薄而利」,只要產業還有孔隙能被資本滲透、發展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人們就會受吸引;區塊鏈「厚而鈍」,僅當遭逢危機,人們...
【薄荷薄荷】網路不只偶爾404錯誤,它比想像中更快崩塌
我們每天都會上網,白天上班使用網路工作,晚上下班使用網路娛樂......方便到我們很容易誤以為網路是永遠存在的。直到我們...
【張寶成專欄】藏家創作與雙鏈連動:引介兩件最新鏈上藝術品
打開《Entangled》(糾纏)作品頁面,我們會看到藝術家設計的兩兩影響的圓形儀表板,更可以針對每一個——確切來說,「...
【張寶成專欄】技術的政治與政治的技術:區塊鏈作為交鋒地帶
政治領域的本質是權力,不是暴力。施暴者在不顧對象意願的情況下,毀其肉身和精神,而掌權者卻能使對象甘願為己做事,甚至自毀肉...
【張寶成專欄】足跡的點滴工程:未來的表演藝術生態系
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些人(觀眾)的「身分」嗎?與其掌握他們的姓名、性別、年齡和聯絡方式,創作者及其團隊迫切想知道...
【薄荷薄荷】地域振興與數位村民的行動網絡——探訪山古志村與其分散自治組織
山古志村(Yamakoshi Village)作為錦鯉原鄉與嚴重人口老化的農業村落,在這兩年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web3地...
【薄荷薄荷】自主世界的構作——一字千金的裝備後來怎麼了?盤點《掠奪詩篇》演化系譜
在區塊鏈世界中,有一條獨特的支線遺世獨立,尋求絕對的「去中心化」與「開放共享」,卻意外成為話題炒作的中心,黑底白字的「L...
文章導覽
1
2
3
4
...
1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