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亞倫

(後)戒嚴時代的新媒體藝術策略(一):巨型理性、分析式主體與現實性世代的藝術政治
事實上,在這16年中,除了社會學式的X、Y、Z世代、厭世代等世代劃分的挪用外,我們會發現對(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的世代觀察...
專訪林茲金尼卡得主徐容:This is not the end,菌膜與新公民抵抗
台灣藝術家徐容與哥倫比亞藝術家Natalia Rivera,共同獲得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金尼卡大獎。...
【地景說話專題】延展視野的幻境:當代虛擬藝術的「烏有風景」
「烏有風景」作為當代虛擬科技介入自然的「再風景」,並非只強調虛擬環境創造的感官經驗或聲光效果,而是讓藝術作品中的虛擬性召...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從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的發展,觀察本地新保存倫理的急迫性
科藝典藏計畫則是一個自發性的計畫,欲從機構外部處理只有機構內藏品管理人員才能直接或授權他人接觸的典藏品。這個現況限制大幅...
直面來臨的政治性藝術: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一別以往的中性、神聖和純淨,陶亞倫這次的個展是暗黑、鬼魅、陌異和奇幻的。就此,陶亞倫這次個展是溫厚的。他的作品要給我們的...
2020當代館年度展覽公布,新任館長駱麗真持續推動前衛體質
昨(25)日,臺北當代藝術館宣布2020年的年度計畫。具有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及學院教師等跨域經驗的新任館長駱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