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
後疫情時代的地域分離與商業交融──2021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的亞洲當代藝術
在全球最具權威性的藝術博覽會中,軍械庫雖然不及巴塞爾(Art Basel)的豪門聲譽和財團投資,也並非像弗里茲藝術博覽會...
藝文活動回溫,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相對悠閒的現場氛圍與依舊高昂的成交率背後,意味著藝博會商業模式的悄然轉變,無論是展前預售還是遠距離即時線上服務,都是介於...
藝術博覽會:一種被活動驅策的生活型態
商業藝術博覽會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十五世紀就有了。然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主要活動都是在二十世紀創造出來的─諸如倫敦的格羅...
仲介商:超級大畫廊的興起 &「國王」拉里.高古軒
本世紀以來,藝術市場已見識到兩次勢力與金錢的巨變:首先是如同第一章所看到的拍賣公司崛起,以及它們不斷入侵仲介商的地盤。再...
《媽媽》:蜘蛛是我對母親的一種歌頌
布爾喬亞對於蜘蛛的關注主要來自於對照護與保護的需求,以及對於被拋棄的恐懼。如同這件奇特作品的標題—《媽媽》試圖讓人憶起母...
拜訪馬諦斯《紅色的畫室》(The Red Studio )
1949年以來,《紅色的畫室》始終被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它的第一位買家是英國貴族名流大衛.田納特(Da...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ART TAINAN 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昨(11)於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盛...
上海Kitsch:疫情下的上海藝文場景
此刻這座城市只與生死有關……某種程度上說,在上海所發生的關於藝術的一切,改變了藝術的內部結構,或者說藝術開始從內部消亡—...
藝博會疲勞症? 巨型畫廊近三年參展藝博會策略與趨勢分析
現今藝博會數量暴增的速度,不禁讓人想起12年前,帕科.巴拉甘(Paco Barragán)在其《藝博會時代》(The A...
價值與價值
當我們回望前不久剛結束的各地秋拍,以及一貫以來的二級市場,不難發現超高價拍品及其藝術家在至少一定時期內的穩定。拍賣市場的...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