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會
當生命給你無聊,把它mint成NFT:黃海欣「#stayathome」
此次黃海欣與SOYL合作於台北當代藝博會期間首次發表的NFT項目「#stayathome」,是透過以太坊最新的智能合約「...
藝術市場與液態愛情:台北當代與ART SG,是穩交或開放式關係?
藝術市場中的合作關係總令人與感情關係中的流動產生聯想。對於本地藝術從業者來說,或可趁著這個特別的契機,思考台北當代能如何...
ART TAICHUNG 2021 台中藝術博覽會: 蓄積九年的品牌實力, 樹立飯店藝術博覽會的標竿地位
已邁入第九屆的ART TAICHUNG 2021 台中藝術博覽會今年因疫情影響,原訂7月的展覽將在12月3日於台中日月千...
關於文化力的一點零散想法
本年度ART TAIPEI在本期雜誌截稿之時開幕,付梓之前趕往預展現場的匆匆幾小時,感受到了些許不同的印象。疫情衝擊之下...
後疫情時代的地域分離與商業交融──2021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的亞洲當代藝術
在全球最具權威性的藝術博覽會中,軍械庫雖然不及巴塞爾(Art Basel)的豪門聲譽和財團投資,也並非像弗里茲藝術博覽會...
藝文活動回溫,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相對悠閒的現場氛圍與依舊高昂的成交率背後,意味著藝博會商業模式的悄然轉變,無論是展前預售還是遠距離即時線上服務,都是介於...
藝術博覽會:一種被活動驅策的生活型態
商業藝術博覽會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十五世紀就有了。然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主要活動都是在二十世紀創造出來的─諸如倫敦的格羅...
仲介商:超級大畫廊的興起 &「國王」拉里.高古軒
本世紀以來,藝術市場已見識到兩次勢力與金錢的巨變:首先是如同第一章所看到的拍賣公司崛起,以及它們不斷入侵仲介商的地盤。再...
《媽媽》:蜘蛛是我對母親的一種歌頌
布爾喬亞對於蜘蛛的關注主要來自於對照護與保護的需求,以及對於被拋棄的恐懼。如同這件奇特作品的標題—《媽媽》試圖讓人憶起母...
拜訪馬諦斯《紅色的畫室》(The Red Studio )
1949年以來,《紅色的畫室》始終被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它的第一位買家是英國貴族名流大衛.田納特(Da...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