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New face! 台北當代2022年首次參展畫廊,勇闖台北的理由?

New face! 台北當代2022年首次參展畫廊,勇闖台北的理由?

First Time at Taipei Dangdai 2022, The Reasons These Galleries Decided to Venture into Taipei

第三屆台北當代參展的62家畫廊當中,除了大家常見的熟悉面孔外,亦有首度參與本次台北當代的新面孔。為什麼會想要參與本屆的台北當代,他們又各自帶來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家與作品?本刊擇選六間首度參與的畫廊,為讀者一探究竟。

Dio Horia Gallery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S13│Dio Horia Gallery

來自希臘雅典、以年輕藝術家之合作與代理為主的畫廊Dio Horia Gallery,首度參加台北當代,選擇以塞爾維亞年輕藝術家瑪雅.喬爾傑維奇(Maja Djordjevic)的個展,來向台灣觀眾自介。畫廊名Dio Horia取自希臘現代主義建築師Aris Konstantinidis的著作名,意味著「兩個空間/兩個城鎮」,象徵著畫廊的雙重層面:在雅典的畫廊與在米克諾斯島的駐村計畫空間(後者目前暫停中,預計2023年重啟)。

屬於千禧世代的喬爾傑維奇表現數位原生世代標誌性的圖像敏感,以數位媒介為日常「寫生」工具,再將此類媒介代表性的畫素風格呈現為油畫作品。她的畫風童趣、幽默而不流俗,一方面取材自充滿奇思幻想的個人日常生活與思緒,另一方面從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古典時期中汲取經典元素,如鏡子、燭檯、柱子、花園等,在跨越時間性的美學經驗間以輕鬆但不輕浮的姿態探索人的生存狀態。

Jack Bell Gallery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D13│Jack Bell Gallery

以主推非洲藝術家知名的倫敦畫廊Jack Bell Gallery初次來到台北當代,帶來Aboudia、Ajarb Bernard Ategwa和Marc Padeu這三位分別來自象牙海岸與喀麥隆的當代畫家,幾件近兩年的大尺幅畫作以人物肖像為共通點,但在創作風格卻各異其趣。雖然過半數作品在展前已獲收藏,但畫廊仍決意以這幾件代表性作品,來為自身於亞洲首度亮相的形象代言。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象牙海岸國家館代表藝術家Aboudia,以家鄉街頭文化為主要立基點,塗鴉畫風表現鄰里普通人的內、外在狀態,觸及更為深層的集體創傷與精神世界。Ajarb Bernard Ategwa延續其過往的色彩拼接風格,以文化視覺元素拼貼結合肖像為近作系列主要形式,跨越抽象與具象藩籬。Marc Padeu則展現其紥實的學院寫實技巧,《受洗後的女孩們》表現力鮮明,壓克力色彩明暗對比與傳神的人物描繪,較藝術家其他作品更為內斂,但內在張力呼應藝術家長期以來在生活日常與宗教、歷史之間迸發出的創造性。

VETA by Fer Frances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D12│VETA by Fer Frances

2021年11月方於西班牙馬德里開設空間的VETA,是今日馬德里空間最大的畫廊之一。其負責人Fer Frances雖然僅有32歲,但在業界已有十年經驗。相較於前合夥人對極簡與攝影的愛好,自己則對具材料性與比喻性的繪畫更加捍衛。與此同時,他也希望能捍衛屬於自己這一代人的某些潮流,並為他們展示藝術史上不同的參考資料。此次參與台北當代,VETA帶來西班牙中生代藝術家桑切斯(Matías Sánchez)與拉卡耶(Abraham Lacalle)的繪畫創作,在細膩處可見其深厚的繪畫傳統。

墨齋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B03│墨齋

2013年成立於北京的墨齋,長期關注水墨藝術的當代性與實驗性,在畫廊藝術總監與策展人林似竹(Britta Erickson)的主導下,有序地推廣與建立屬於墨齋的當代水墨詮釋。此次也親自參與台北當代的總監余國梁(Craig Yee)表示,台灣保有相當的水墨藝術傳統,但又相對多元、開放,是非常重要的水墨核心,因此選擇前來參展。這次帶來鄭重賓、彭康隆、張耀煌、冰逸、蘇煌盛等藝術家的作品。對余國梁而言,墨齋選擇的藝術家除了必須接續畫廊一直以來的歷史脈絡,同時要能用新的方法、現代的語言創作。因此,儘管某些自己代理的藝術家「我不反對他不是水墨藝術家,但我覺得他的作品有趣」。而他也認為,就水墨藝術發展而言,有多樣化的詮釋才是好事。

SPURS Gallery展位一景。(SPURS Gallery提供)

C02│馬刺畫廊SPURS Gallery

馬刺畫廊(SPURS Gallery)前身為Universal Studios-Beijing 與博而勵畫廊,是中國成立最早的當代藝術畫廊之一。SPURS Gallery首次參加台北當代,於展位C02與台北當代線上展廳帶來藝術家侯子超、安塞姆.雷爾、王加加、葉凌瀚和周軼倫(R3PM3)的全新作品,期盼透過此藝術家陣容,為台灣觀眾及藏家傳遞不同區域間的當代藝術對話。侯子超的全新繪畫作品對「樹」的題材深入考察,圖騰式的象徵抓取了人渴望汲取自然的啟示與力量的含義,既指向人與自然豐富互動,同時描繪理想的意志、思緒的閃現。安塞姆·雷爾與葉凌瀚兩位藝術家的獨特實踐則形成了一種相映成趣的平衡。周軼倫的作品面貌龐雜,包含繪畫、裝置、雕塑等多種媒介,R3PM3由藝術家於2012年創立,提供包含服飾、家具等各類設計產品。在周軼倫看來,家具可以是立體的畫布,就像雕塑也可以是日常使用的家具一樣。

Gallery COMMON展位一景。(本刊資料室)

E02│Gallery COMMON

來自日本原宿的Gallery COMMON首次參加台北當代,透過參與博覽會,為台灣觀眾展示畫廊成立十週年最具代表性的代理藝術家,以及代表原宿精神的創作。其中包括Yukari Nishi、Waku、Shohei Takasaki與Hiroto Ikeuchi。原宿被公認為東京次文化和反文化的代表領地,其重新定義了理解藝術本身的核心價值觀:審美和社區、獨特性和排他性、所有權和消費等特徵, 這些源於原宿社區的運動和實踐。Gallery Common期盼透過「原宿價值觀」的框架使大眾重新思考日本藝術,同時致力於推廣原宿藝術家有機會站在國際舞臺並獲得認可。

ARTouch編輯部( 16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