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期
徘徊於建制中的形式與意識:從二戰終結到冷戰終結的海外藝術行旅之路
作家在開始其職業寫作生涯時,往往反覆自問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所提的問題:為誰寫?以什麼身分寫?為誰的利益而寫...
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
《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的主尊梵名為Kṣitigarbha,有「含藏大地」、「地中之藏」之意。在中土,祂卻成為信仰歷久不衰...
幽暗的前方: 從愛知三年展「表現的不自由.在那之後」看日本當代社會的認知落差
2019愛知三年展於8月1日正式開幕,其中以展中展形式呈現的「表現的不自由.在那之後」展區,藝術總監本希望透過集結過往曾...
一位遨遊於中國藝術世界的西方人:史彬士48年文物鑑賞經驗談
接觸中國古董已48個年頭的史彬士,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那陣子正逢倫敦佳士得進行業務擴展,尋求著適合的年輕人。197...
動盪與亂世裡的藝術革新:1914-1945
百年前的兩岸三地,由於政權與制度的差異其藝術文化即使共享著同樣的文化遺產,卻也在不同的制度狀態以及思想狀態中存在著差異。...
藝術家資產管理已成新趨勢,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無可諱言,近十年來在國際情勢與經濟因素的不確定下,高端資產人士將投資品項從昔日的債券、股票證券、房地產和黃金等傳統投資品...
不輸唐三彩,即是魯山花瓷
花瓷為段店窯首創,當時的工匠並不知道其中的機理。為求變化,他們在底釉上點施成分不同的釉料,一次入窯高溫燒成,底釉呈黑色或...
香港資深古董商翟健民:避開美中貿易戰,中國古玩相對保值
每次政局動蕩、經濟蕭條過後,大家都會後悔,後悔沒有「趁低吸納」。香港人最常說的,就是回看2003年SARS爆發樓價下挫時...
藏在匾額裡的台灣故事:故宮南院「蔡牽與王得祿」特展
嘉義出身的王得祿、是清代歷史上的台籍最高武官。他自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時,募勇解諸羅城圍而崛起;嘉慶年間轉職水師,參與冊封...
藝術銀行的問題不在於議價折扣!
據我所見,藝術銀行的問題並不在於議價的折扣!而是徵件的原則和條件七年來始終不變的情況下,已經在作品的購藏上衍生出各種盲點...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